《扫黑风暴》:他俩是同班同学,命运却天差地别
金润酱最近看了一张图片,看得倒吸一口凉气。图片是《扫黑风暴》中孙兴和徐英子演员的合照,但是因为剧情,却觉得不忍直视两人同框。
剧中徐英子的命运非常悲惨,为了救弟弟被孙兴强暴,即使做出巨大的牺牲弟弟依旧死了,在灰心绝望之余选择了跳楼自杀。
而徐英子的同学林浩,也同样经历了人生中巨大的创伤事件。林浩在读大学的时候,从小信任和崇敬的父亲溺水死亡,并且据说父亲是黑警,收受贿赂,这无疑颠覆了林浩的人生观。
然而林浩的出场却充满朝气和生命力,也最终成为除暴安良的扫黑先锋。
曾经是同窗的两人,为何命运的走向却如此不同?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人的家庭来看看。
Part.01
林浩
林浩的父亲林汉是一名老刑警,为人正直,忠于职守,在警队里颇有名声。
剧中有一个回忆片段里,林浩考上了警官学校,林汉欣喜地想着将来有人接班了,并且想李成阳帮带带徒弟。
从这个细节里我们可以看到林浩对父亲有着非常强烈的认同,想从事父亲的职业。并且父子之间的感情很深,父亲也想着如何帮助儿子的职业发展。
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纽带,父亲林汉就是林浩的安全基地。
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际,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
我们信赖的人,就是依恋对象,这个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安全基地。
林浩的幸运之处在于他有多个安全基地。
父亲虽然去世了,但是他还是局长贺芸的干儿子。
在他闯进孙兴的夜总会、被诬陷强奸、抓进派出所的时候,贺芸连夜就来救他。并且斥责派出所长胡笑伟:一个亮明身份的警察会去强奸吗?不符合逻辑。
贺芸有权势、有智慧,并且在乎林浩。林浩有这样一个安全基地,自然敢于深入虎穴、惩奸除恶。
安全基地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有着健康人格功能的人对生命的认知是:在我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是能够获取帮助的。并且我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人格健康的个体能够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做出角色上的转变。
有时,他给自己的同伴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使得同伴可以去探索;有时,他又很乐意去依靠自己的同伴,因为同伴反过来也能给他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我们可以看到,林浩在与何勇、黄希的合作上,都展现出很好的合作与信任,是一个良性互动循环。
Part.02
徐英子
徐英子的家庭看上去比林浩幸福,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弟弟。然而遗憾的是,徐英子的家庭却不能给她一点点力量。
徐英子的出场,就是为了救惹祸的弟弟;在为弟弟筹钱的时候,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告诉家里,徐英子着急地哭着说:我爸妈都病着,不能和他们说。
可以想象,徐英子的父母没有做好看护者,他们不能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出现并给予回应,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给予明确的帮助。
父母如何履行自己的照顾职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程度。
徐英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得心疼,她觉得自己有义务照顾好爸妈和弟弟,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这也是不安全依恋的一种类型。
可能在徐英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更喜欢作为男孩的弟弟,而她只有通过照顾弟弟才能得到父母的夸赞。
通过照顾他人,建立一种假性的情感纽带。
这样的孩子会展现出强迫性的自我依赖和强迫性照顾。这样的个体非常不信任亲密关系,不允许自己去依靠他人。
剧中林浩其实有向徐英子发信息和到徐英子家去看她,但是她都放弃了这样的联系。
徐英子除了不知道要求助,同样不知道谁值得信赖。她听信了胡笑伟的建议,可能以为他是长者,可能认为他是权威,于是夜晚去夜总会向孙兴道歉,最终走进了狼窝。
徐英子的悲剧让人吁叹,更为我们家长在养育孩子时提出了警醒:我们作为孩子的依恋对象,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基地。
在这个基地里,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获得回应和支持。
这样孩子和父母能建立情感纽带,他能够去世界展开勇敢的探索,在他的内心他知道:在我需要的时候,我是可以获得帮助的。
并且他已经有这个经验,去识别谁能给予帮助,并且如何去获取帮助。
愿我们的孩子们都有内心的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