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阿旺说越剧第三十五期:她就是王文娟的师父

阿旺说越剧

  • 杭州电视台知名主持阿旺,她曾是黄龙越剧团的王派花旦演员,也是王文娟老师的弟子。每周二、六,《阿旺说越剧》都会和越剧之家的戏迷朋友们见面!为方便北方戏迷,将提供文字解说版。

    杭州话解说全文字版

  • 竺素娥

    在我们越剧的老前辈里有一个人被称为“越剧盖叫天”,这个人就是竺素娥,如果你还不知道竺素娥是谁,那么我再来介绍一下,竺素娥是王文娟的表姐,也是王文娟的师父。今天阿旺就和大家说说竺素娥的故事。

    竺素娥小时候学戏的戏班和其他的戏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请了一个绍剧老师教武功。绍剧是非常注重武功的培养的,它的特长就是武戏好。绍剧师傅每天早上鸡叫的第一次就把这些小女孩喊起来练功,比如说头朝下,两只脚朝天,两只手撑地,要撑住不准下来否则要打屁股的,先每个人三分钟,过了几天开始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反正每天每个人的地上都会有一滩水,什么水?汗水。

  • 50年代王文娟和

    老师竺素娥(中坐者)、师姐筱素娥(左)合影

    竺素娥这个人非常吃得起苦,总是能够不折不扣完成师父布置的任务,师父一看这个孩子好,要重点培养,就是开小灶。什么叫开小灶,就是人家练半小时,你练四十分钟;人家翻三十个跟头,你五十个,所以后来竺素娥的武功底子在越剧界她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这个戏班子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文武双全第一班”,竺素娥刚开始的时候是演花旦的,就是因为她的功底好,花旦武戏比较少,相比之下小生的武戏更多,所以师父叫她改演小生。小生穿的鞋子是靴子,鞋底很高,像踩高跷一样,如果功底不够好的话连走路都不太稳的,但竺素娥穿“高跷”,做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也能如履平地。她有一个拿手动作叫“云里翻”,就是从三张桌子那么高的地方翻跟头翻下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妥妥的”。所以我这里插一句——王文娟是竺素娥的学生,你看王文娟在越剧界就是属于文武双全,而且花旦小生都很拿手的人,比如说有一个王文娟老师的戏叫“孟丽君”,这个戏是反串的,她做小生,动作也很潇洒,还有一个戏《追鱼》,也是王老师的拿手戏,有很多武功上的表演,王老师就是生、旦、文、武,都很擅长的,是学竺素娥的。

  • 在《盘妻索妻》中饰演梁玉书

  • 在《碧玉簪》中饰演王玉林

    我们说回来,1938年3月19日,越剧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很开心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天两个越剧戏班子和一个绍剧戏班子一起联合演出,其中有一个戏,《武松与潘金莲》,这个戏实际上是一个绍剧戏,而且是一个武功戏,但是分配角色的时候说武松谁来演呢?大家一致认为武松这个角色应该由竺素娥来演,连绍剧团的演员都认为竺素娥演武松,他们心甘情愿跑龙套。演员名单一公布大家都惊呆了,纷纷对竺素娥刮目相看。竺素娥确实是会演武松的,谁教的?不要忘记她从小的武功老师是绍剧名师,师父教她武松的一招一式必须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节奏明快,干净利落,洒脱漂亮,每一个动作都要很标准。所以哪怕把竺素娥放到绍剧的戏班子里,绍剧的兄弟姐妹也是服气的。这件事情观众就称她为“乐坛活武松,越剧盖叫天”,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竺素娥只会演武戏,她的文戏也是很好的,只是因为她武戏的名气太响,抢走了她文戏的风头而已。尹桂芳比竺素娥小,出道也比竺素娥晚,尹桂芳去上海的时候竺素娥已经在上海很红了,于是尹桂芳没事的时候就去看竺素娥的戏,尹桂芳晚年的时候自己还经常回忆起来说自己的很多戏,比如说《何文秀》,就是向竺素娥前辈学的。

    所以我在想,虽然由于时间长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竺素娥是何许人也,但是阿旺还是觉得说越剧不能忘记竺素娥。

    — END —

    图片剧照来源影像越剧馆资料库

    本期编辑:东方笑

    ☞ 投稿邮箱:iyueju@126.com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