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流媒体,不可能取代影院”

与同为环球影业推出的《坏蛋联盟》一样,上周上映的《侏罗纪世界3》是一部仅供院线放映的影片。前者在全球狂斩2.18亿美金票房,四月底引进中国后上映40天,收获2.7亿票房,成为截至目前2022年进口片票房亚军。后者开画3天,全球票房接近4亿美元,中国市场超3亿票房,折桂2022中国进口片票房冠军,并带动中国影市全面回暖。

在2022年放弃线上线下“混搭”发行的,环球影业并不是唯一一家。派拉蒙的《惊声尖叫5》《迷失之城》《壮志凌云2》;华纳兄弟的《新蝙蝠侠》《神奇动物3》;迪士尼的《奇异博士2》,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回归传统院线放映。

  •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官方剧照

    今年4月底,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inemaCon上,美国全国影院主协会主席约翰·菲西安在演讲中直接抨击了线上线下同步发行政策,并直言“混搭”已“不再奏效”。紧随其后,5月份《壮志凌云2》戛纳电影节发布会上,阿汤哥被问该片是否会在流媒体平台上同步发行?他说道:“这永远不会发生,绝对不会!我为大银幕制作电影,我享受这种感觉,我还会乔装打扮到电影院去,和观众们一起看!”。

    这场由华纳兄弟与迪士尼牵头的线上线下“混搭”发行策略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之举?还是好莱坞大制片厂疫情期间的“急病乱投医”?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知名影评人、多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选委周黎明。

    周黎明表示,疫情期间好莱坞“六大”急于下场流媒体,主要是受到了近几年华尔街对Netflix股价超高估值的影响,以及2020年不少好莱坞制片厂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蒙”了,再加上大量媒体宣传夸大流媒体平台的作用,Netflix则赶上了疫情特殊环境所带来的“红利”增长迅速:影院关闭后,流媒体就成为了唯一的放映平台。为了表现出愿意拥抱新技术、迈向未来的态度,好莱坞各大片商都开始对流媒体方向进行试验和探索。

    “孤注一掷”与 “如履薄冰”

    在媒体与华尔街的双重鼓动下,迪士尼、华纳、派拉蒙、环球均推出了自己旗下的流媒体平台进行试验。但出于对流媒体“推陈出新”理解上的差异,以及自家战略部署的不同,好莱坞“六大”对此发行策略呈现出明显的“温差”:

    其中, 华纳兄弟将2021年全部影片均实行线上线下同步的“混搭”策略,大力推行其麾下流媒体平台HBO Max发展; 迪士尼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发行的18部影片中有12部实行线上放映,其中10部上线Disney+,也是不懈余力地探索流媒体与线上发行的道路。

    而相比之下,同为好莱坞“六大”之一的 环球影业,2020年8月至2021年年底发行的29部影片中,只有6部走线上发行,其中仅有2部上线环球自己的流媒体平台Peacock; 派拉蒙同期推出的13部影片中,也只有2部上线自家麾下的Paramount+

    环球影业对于“混搭”策略的谨慎主要是源于与AMC院线的一场纠纷,2020年4月,环球影业以视频点播发行《魔发精灵2》,很快就收获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益,此举激怒AMC(American Multi-Cinema美国电影院线),威胁要抵制全部环球作品。经过三个月协商,双方达成了名为“动态窗口期”的协议:环球影业的中小电影采取17天PVOD窗口期,而首映票房超过5000万美元的“大片”窗口期则要延长至31天。由于这个协议的存在,环球影业在疫情期间自然不可能像华纳、迪士尼一样“大张旗鼓”地进军流媒体。

  • 《魔发精灵2》官方剧照

    然而,迪士尼与华纳兄弟相对激进的“混搭”策略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2021年,斯嘉丽·约翰逊因《黑寡妇》同时在线上和影院发行而起诉迪士尼,作为该片主演和执行制片人,斯嘉丽·约翰逊在她的诉讼中说,她与迪士尼漫威娱乐公司的协议保证了独家戏剧发行,并且她的薪水部分取决于电影的票房表现。尽管此案以双方和解告终,但对《黑寡妇》的宣传起了负面影响。 据外媒报道,将2021全部影片线上线下同步发行的华纳兄弟,也为此举重新谈判了许多影片的合同,并向明星和导演支付了超过 2 亿美元的赔偿。

  • 外媒就斯嘉丽·约翰逊起诉迪士尼的相关报道

    周黎明认为,“ 华纳兄弟提前决定将2021全部影片线上发行的策略是为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直接导致了一大批影片的失败,例如《自杀小队2》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票房表现都平平无奇。迪士尼2020年7月线上推出的《汉密尔顿》以及重量级大片《花木兰》,尽管为其麾下流媒体平台Disney+招揽了大批新订户,但这些新订户带来的价值并非‘立竿见影’,更多是靠着华尔街对其股价的估值间接实现。而迪士尼对《花木兰》实行的单片定价29.99美元(一家)的策略,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人们愿意花同样或更多的钱进影院看片。”

    影院“窗口期”缩短,大势所趋

    到了2021年夏季,好莱坞对线上策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小规模的影片比较适合线上播映,而大片直接上线不仅会损失巨大的影院收入,而且会抑制观众对该片的兴趣。华纳兄弟早早尝到了“冒进”的苦果,无法将2021年线上线下同步的影片撤销,但与AMC院线达成协议,在2021年后恢复45天的院线“窗口期”。

    随着北美电影市场的逐渐复苏,曾经对流媒体战略甚为热衷的迪士尼线上发行影片数量锐减,2021年6—12月发行的26部影片中,仅有4部上线Disney+;去年的票房冠军《尚气与十环传奇》,和今年的《永恒族》《奇异博士2》的“窗口期”变为45天等一连串的事实,反映出即使是迪士尼流媒体这个疫情的受益者,其线上策略也在明显地收缩。

  •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海报

    无论是迪士尼与华纳兄弟的45天“窗口期”,还是环球影业“17+31”的所谓“动态窗口期”,相对于疫情前长达90天的传统窗口期都有明显的缩短。 周黎明表示,“窗口期的压缩是过去20年来一直都存在的趋势,疫情可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CinemaCon上,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查尔斯·里夫金提到,上映前的盗版平均会夺走20%左右的电影票房。这对于本就因流媒体同步放映损失一部分票房的大成本制作无疑是“雪上加霜”。周黎明认为,尽管疫情前也有盗版,但影院里偷拍的枪版因为画质太差,只能吸引很少的特殊人群,甚至能反向鼓励潜在观众走进影院,而如今同步上线的是高清画质的正版,这从客观上是在鼓励看盗版。

    周黎明强调:“ 影院作为整个放映产业链‍‍的上游,其独特地位是很难动摇的。即使近年来流媒体技术增长迅速,的确代表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绝无可能取代影院;影院的作用经过疫情的考验,被证明‍‍是不可取代的。近日Netflix因为订户首次出现减少所带来的股价暴跌,更是华尔街对线上未来的一次矫正,这也对好莱坞的线上策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线上发行,难以支撑“大片”

    由于好莱坞事件性影片(event movie:即每一部电影上映都是能上新闻的轰动性事件)中特效与高新技术的占比越来越高,再加上高昂的片酬,使得拍摄好莱坞“大片”的成本居高不下,例如《奇异博士2》预算高达2亿美元,《新蝙蝠侠》预算1.75亿美元,《侏罗纪世界》的1.5亿美金预算等等。

    对此周黎明表示,“ 事实证明线上发行带来的收益根本无法负担这些成本高昂的商业大片。尽管在美国线上单片收费曾被寄予厚望,但片商不愿公布数字,可见数字极其难看,业内估计该收入不超过一亿美元。这样有限的收益,即使是理论上能够获得全部线上收益的Disney+,也至多能够拍摄中等成本影片。”

    周黎明认为,影院是放映环节的龙头,它除了能带来票房,还能制造口碑,这口碑能直接影响到线上等各个下游环节的表现,这是流媒体平台所无法做到的。另外,很多强调声光特效,剧情却经不起推敲的“大片”只有在影院的大银幕上,才能让观众们感受到“爆米花”的爽快感。而将这些大片直接搬到小屏幕,会给观众“反刍”影片剧情的机会,不利于大片口碑的塑造。

  • 《花木兰》IMDb评分页面

  • 《鱿鱼游戏》官方剧照

    他认为,对于倚重声光特效的“爆米花大片”,以及部分中小成本喜剧片和惊悚片而言,影院独特的封闭环境让观众之间的“气场”相互传染,塑造出独特的观影氛围,这种“体验”是线上流媒体所不能代替的。而对于中小等成本的剧情片、家庭片,可以提高订户黏性的连续剧集则更适合上线流媒体。

    可见,影院并非万能,而流媒体也并非万能。 周黎明认为,目前的线上线下“混搭”比例是临时的,会随着科技、模式和平台的发展而变化。这次疫情加速了这种变化,提升了网络观影的地位,但并没有对影院这一传统平台造成致命打击。

    |刘苏洋

    编辑|李佳蕾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