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戴荃受邀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制作讲座 谈国风歌曲的演变

为期三天的“2021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于日前圆满闭幕。14场讲座、2场高峰论坛、3场发布仪式、1场论文宣讲、1场游戏音乐总决赛暨颁奖晚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这次“音乐节”别开生面、成果斐然。词曲创作者、歌手、制作人戴荃受邀参加“音乐制作讲座”,他以《中国元素在歌曲创作中的融合与运用》为题,深刻解析了国风歌曲的创作精髓,为更多音乐人打开了思维与脑洞。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前身为曾举办三届的“数字音频大赛”。自2010年举办以来,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数字音乐交流平台,在推进国内数字音乐发展的同时,持续为高校学子及数字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行业交流与自我展现平台。从历届大赛中走出来的获奖选手有不少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中坚力量,如戴荃,也正是从这个大赛脱颖而出。他说:“第一届我是来参加这个比赛的,也由此开启了新的音乐世界;这才是真正的专业比拼高手过招,不带任何一丝与音乐无关的干净的比赛。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真正的音乐人才出自这里。”

在当天的讲座上,戴荃以《中国元素在歌曲创作中的融合与运用》为演讲主题,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他的观点。首先,他解释了“什么是国风歌曲”;其次,他对“民族乐器与流行语言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他以自己的代表作《悟空》为例,与嘉宾分享了决定一首国风歌曲风格的要素,需经由碎片提取再整合的阶段;又以《济公》与《东走迷》中的唢呐为例,讲述了“巧合与碰撞”下所能迸发出的美妙火花。第三点,他以“纪录片《紫禁城》第11集《破晓》的创作要点”为切入,系统分析了在国风歌曲中的音乐元素运用,例如用传统的四大件加弦乐的方式,来为配音打下一个扎实的基地,电子音色则可用于营造氛围,“在运用民族乐器时,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最后,戴荃指出,演唱也是决定一首歌曲的关键,《女儿情》作为《西游记》里的一首插曲,最初是由李玲玉演唱的,造就了一个经典。之后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翻唱以及全新的改编,其中最为大胆的是由万晓利诠释的版本,用一种男性视角,唱出了另一番滋味;而刘宪华版本,更显悲怆与无奈。从传统的影视剧插曲到相对小众的民谣再到独具气质的国风,不同的演唱,令《女儿情》,呈现出万生相。

从“数字音频大赛”出发,到作为专家再次回到这个“起点”,戴荃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源自于内心对音乐的那份真诚与挚爱。他似乎已成为一类歌曲的代名词,却又从不被任何形式所拘泥和束缚。他所探索和实践的国风音乐观念自成一派,并不是简单的把流行音乐和传统戏曲拼接在一起,而是希望揉碎了混入血脉之中,从而产生化学变化,以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去听中国戏曲、理解中国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