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有了独行天下的能力,再来谈反抗父权!
母亲节那天,一家人去看电影,买票时看到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评分高达9.7分,一时好奇,决定去看看。看完之后,一家人都觉得挺不错的。严格说来,这真是一部励志的鸡汤片,也正好让做父母的,做子女的都反思一下自己。
但让我意外的是,刚刚上网查资料,发现很多人在喷这部电影,说什么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一个男权和父权至上者,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竟剥夺了女儿爱美的天性,对她们进行残酷的摔跤训练……
我也真是醉了,所谓仁者见仁,还真是这样。我们看得好好的电影,却被一些莫名的“直女癌”批成了这样。但是,我想说的,你TM坐在咖啡馆闲极无聊,说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良心不痛吗?所谓“何不食肉糜”,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先不去说电影的社会背景,在电影中的印度乡村里,普通女孩生下来就像是做家务的,到了十四岁竟就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从此在生孩子做家务中度过一生。这样的境况下,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如果不是做父母的有着非同常人的意识,和忍受别人异样目光的勇气,是很难支持孩子去改变这一切。
而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在年少时,并不会意识到如何去改变命运,也不会意识到人生到底差别在何处。所以,在《摔跤吧!爸爸》里,两个女儿是在同伴的婚礼上,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那个满怀苦楚的女孩才14岁,已经体会到了未来人生的痛苦。当她们明白这个道理后,也就愿意主动去训练,奔向另一种人生。
我一直记得龙应台的一段话,也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成就感和尊严,是相对的。对于《摔跤吧!爸爸》里的女孩来说,只有努力才能摆脱男权的控制,才寻找到真正的尊严。而对于现实中国的小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其实都是同一样道理。在少年时期,你需要努力去掌握足够的本领,在成年之后,才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迫去勉强挣够生活费。
一些人总是在谈,不可以勉强孩子过于用功,而要给他们快乐的童年。这样的话,可能也是“何不食肉糜”的变异。快乐,有很多种,一种是贪玩虚度的快乐,一种是充实自己的快乐。而后一种快乐,将给未来人生带来更多的快乐。或者说更多选择的从容。
同样,孩子们自然应该快乐健康地成长。而健康呢?难道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在我看来,更多是指心理上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则包括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包括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乐观和积极,是建立在不断充实的本领所带来的自信基础上的,而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除了自身拥有过硬的本领之外,别无他法。
孩子终究会长大,父母也将放开手,让他们独行于天下,给他们祝福。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却必须行使必要的所谓“父权”,让他们不至于幼稚而误了人生。
是的,当你有了独行天下的能力,再来谈反抗父权!至于那些看完电影,坐在咖啡馆闲极无聊的所谓直女癌患者,是不懂这样的人生酸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