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重口味爱情喜剧片《唐璜》:剧情幽默,斯嘉丽妖娇美丽,推荐观看

  • 《唐璜》是好莱坞新生代偶像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首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讲述热爱“小电影”、泡妞无数的帅哥唐璜恋上金发美女芭芭拉,由于芭芭拉厌恶男生看“小电影”,因此唐璜不得不试着戒掉这个爱好。

  • 可惜男主定力不足,依然一次又一次重回小屏幕前,陷落波涛汹涌的虚幻世界,究竟唐璜和芭芭拉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

  • 《唐璜》交出一张「讨喜」而非「惊喜」成绩单,这部看似拆解与诚实面对男女大不同的爱情小品,最后仍回归传统类型片的观点。

  • 它说一段成功的爱情关系,靠的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双向交流、它说小屏幕里波涛汹涌的女主角们或是好莱坞爱情电影里的优质男主角们,全都比不上现实生活一个愿意认真对待你的男人和女人重要(用“小电影”和好莱坞爱情片来批判银幕外的观众,太过着迷于屏幕/银幕幻象,反倒忘了现实人生该有的真实样貌)。

  • 它说爱情要走得长长久久,顺眼或许可以抢得先机,但是顺心才是最后笑傲的王者。

    《唐璜》的爱情故事令人想起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的《和莎莫的500天》,或是桑德拉·布洛克的《二见钟情》或是瑞恩·高斯林主演的《疯狂愚蠢的爱》等片。

  • 这些作品都点出爱情关系里的某些「盲点」,最后也都不约而同地简化影片提出的种种问题(一段关系要怎么走下去,压力往往不单来自男女双方,更多的是家人或其他外在因素从中作梗与捣蛋),以尚称完美的结局作收,让主角们「暂时」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 没错,《唐璜》的影像和台词或许「重口味」,但喜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影迷们倒不用担心,这仍是一部内在精神极为典型与传统的爱情片。

  • 《唐璜》一片有三个点让我挺有感。

    其一,当唐璜把芭芭拉介绍给他的家人时,唐璜的父母亲都对芭芭拉极有好感,他们之所以喜欢芭芭拉,不单因为这个女孩非常有礼貌,更因为这个女孩「真漂亮」。

  • 漂亮女孩有何好处?除了「顺眼」的优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带出去介绍给亲朋好友认识也不丢脸」,对唐璜的父母亲来说,「面子挂得住」似乎就足够了。

  • 回看现实人生,不少家长们不也常如此要求儿女的交往对象,如果长得不够帅/漂亮、又没有资金雄厚的家世背景撑腰,就算对方性格温厚善良,仍然会被打枪。

  • 其二,我挺喜欢《唐璜》里的老少配关系(女方比男方年纪大许多),朱丽安·摩尔饰演的艾丝特顺利击败青春妖娇的斯嘉丽·约翰逊,赢得男主角的信任与爱,诉说真正的爱情不单靠外在吸引力,更多的是对方能否「触及」你的内心深处/灵魂。

  • 我一方面觉得《唐璜》没有就老少配的议题做更深入的讨论有点可惜;一方面却又认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刻意规避这个「敏感话题」,让故事停在唐璜和艾丝特的「秘密交往」中。

  • 不得不承认这正是现实人生较可能出现的结果,毕竟「熟男配少女」被大众社会接受度的程度还算高,「熟女配少男」则容易成为被嘲讽的对象;谈起爱情,我们(大众)都以为自己的包容度很高,事实上我们对某些既定印象的成见,仍是小鼻子小眼睛来着。

  • 其三,《唐璜》结尾,唐璜与芭芭拉重聚首,他说:「我想跟你道歉,我不该说谎……」,芭芭拉得理不饶人回复:「我只要求你做一个简单的事情,那就是不要说谎,而你却做不到!」

  • 唐璜回说:「可是你不只要求我一件事,事实上你要求我很多事情……」,芭芭拉不听解释,她拿起皮包准备离去,她说:「请不要再打电话给我了,再见」,语毕,芭芭拉扬长而去。

  • 我挺欣赏唐璜和芭芭拉的结局,精准刻画这对「前」恋人的观念落差,也更证明芭芭拉的「分手」决定,对他或她都是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正确解答;这之中没有孰是孰非的二分法与批判,只有我不会为你改变自己,你也不会为我改变,所以我们就到此为止的诚实态度。

  • 《唐璜》有幽默剧情、好听插曲、妖娇美丽的斯嘉丽·约翰逊、编导演集一身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难得没有裸露镜头的朱丽安·摩尔;以及许久不见的《妙管家》老爸托尼·丹扎!

    光是这些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们观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