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电影三剑客”祁海回忆赵军:他为人和气,但做电影敢为天下先
5月24日,著名电影人赵军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5月22日,赵军因病逝世,享年63岁。
赵军在中国电影发行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营销事业和电影评论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电影文化界享有“中国策划影院票房第一人”的美誉。他曾任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珠江电影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创始常务副总经理等职。生前担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和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荣誉会长。
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对国产片情有独钟,赵军与祁海、周俊杰共同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国产片市场的业余学术团体——广州三剑电影学社。专门做影片的推介和促销工作,在策划过程中出奇制胜,创造了中国电影营销史上许多经典案例,被称为“华南电影三剑客”。
当年的各种创举,不仅为当时的国产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更是为后来中国电影发行营销事业的发展累积了宝贵的经验。
2006年,72岁的周俊杰去世,如今,赵军也离开了人世。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祁海沉痛表示,自己又再次失去了一位战友,“含泪翻看一幅幅老照片,我和赵军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华南电影三剑客(左起:赵军、祁海、周俊杰)
发起“三剑电影学社”,令众多无人看好的电影起死回生
在广东电影市场,祁海与赵军并肩战斗,有过两次深度合作。
第一次合作是在1995年,当时的电影发行基本由国营电影发行公司独家垄断。多数发行公司的经营观念僵化保守,使许多本来可以卖座的国产片无力对抗进口大片。
时任广东省电影公司宣传科副科长的赵军,冲破旧发行体制的垄断,邀请祁海(时任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总编室高级编辑)和周俊杰(刚退休的广州市电影公司宣传科长)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国产片市场开发的民间团体——广州三剑电影学社。
“三剑”团队群策群力,各有所长,主持了30多部国产片在广州的宣传发行,无一亏损。营销手法大胆出新,在全国创下多个第一。受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的公开表扬,赵军应邀前往全国各省电影界介绍先进经验。不仅提高了广东电影票房,更重要的是对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有示范意义。
“当时我45岁,赵军37岁,周俊杰61岁刚退休,我们自己出钱出力,自发组建了三剑电影学社,为许多国产电影策划宣发,但同时,我们与国有的广州市电影公司之间不是分庭抗礼,而是合作,联合发行影片,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共同获利,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这种模式在当时全中国都没有的。”谈及当年,祁海依然心潮澎湃。
三剑电影学社令众多影片“起死回生”
出奇制胜,创下中国电影史上多个营销奇迹
“越是难发的片子,我们越有兴趣。”祁海回忆,当时“三剑”选片的眼光很独到,在宣传包装、排片技巧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新鲜、大胆、灵活、省钱的营销策略,出奇制胜。
1995年,“三剑”接到第一部影片——国产片《狂吻国外》,由刘颖涛、冯巩主演,“当时,像冯巩这样的演员,在北方很受欢迎,但在广东这边却没什么票房号召力。”
怎么做呢?“三剑”将目光聚焦到了广州一家老字号——新华电影院,“这家影院当时要拆迁,我们灵机一动,建议该电影院在最后一个放映日(1995年5月18日)举办首映礼。在一家即将关闭的电影院举办一部国产片的首映礼,这在广州电影史上是破天荒头一回,“它说明广州电影工作者在站最后一班岗的时候,还在支持民族电影,颇为感人。”
这一举动吸引了媒体极大的关注,媒体争相报道,报道一出,立刻吸引了众多对新华电影院很有感情的老街坊前来捧场。首映礼当天,“三剑”还请来广州本土的知名老演员前来站台。“表面上,他们与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老观众喜爱他们年轻时追的‘星’!就这一天,《狂吻国外》排了三场,场场爆满。尽管首映礼第二天,新华电影院就歇业了,但影片的知名度已经打出去,后续其他影院也跟进排片。”此次策划,让“三剑”一炮打响。
文艺片《红樱桃》没有明星效应,但经过“三剑”的运作,该片在广州的零售票收入高达237万元,击败了1995——1997年在广州上映的任何一部国外大片,使国产片在市场上扬眉吐气。
“《红樱桃》在全国的票房都很好,但能够连续三年打败国外大片,这个成绩在其他城市是没有的。”祁海回忆,在策划《红樱桃》的宣发时,大家发挥各人所长,周俊杰是美工出身,他重新设计和绘制海报,在白纸上贴上放大的剧照图片,手绘策划词,也很抢观众的眼球。“多少家影院需要,就制作多少张。”
儿童片因为经济效益低,一直是许多影院望而却步,不愿触碰的影片类型。1995年,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上映,“三剑”认为,必须逆向思考。“发行儿童片,最先要打动的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三剑”邀请家长、校长们前来看片,在“发行儿童片,其实先要打动两个‘长’。家长和校长。只有他们对影片认可了,才会带动孩子们前来观看。“独生子女话题,对成年人更有吸引力。片中所倡导的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孝顺长辈对孩子有益,家长、校长也都会愿意推荐给孩子。电影营销必须精准地打到你的目标观众心里面。”
将该片重新包装之后,也放了3个月,可排映533场,票房收入竟高达36万元,是首轮的400倍以上,使《独生女》片成为广州近十年来第一部卖座的儿童片。
复映美术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上座率超过新的国外卡通大片《狮子王》;纪录片《较量》、在全国率先掀起卖座热、,受八一电影制片厂委托,“三剑”将放映时间长达3小时40分的《大转折》上下集成功删剪成2小时的单集,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创,震动了电影界······当年,“三剑”的大胆探索,不仅令许多被断定绝对没有经济效益的影片“起死回生”,对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和电影营销理念的创新,树立了样板。
携手带动硬件先天不足的电影院实现逆袭
祁海与赵军第二次深度合作,是在10年之后,赵军已升任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2005年,广东省电影公司投资的广州青宫电影城开业,赵军担任该影城董事长,邀请祁海出任该影城策划总监。
青宫影城影厅的硬件先天不足,座位很少,又没有IMAX巨幕,票价不高,装修也不够别人高端,当时周边半径300多米范围内还有3家影院与之竞争······“赵军决心将这家小影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模范影院,他提出许多新思路,同时又从善如流,采纳了我和影城经理的建议,全体员工合力创造一套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当时,青宫影城开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国产小片高产出试验田”,独家上映23部在全国不卖座的国产小片,都在青宫影城成为卖座片。青宫影城还创建了全国第一支外来工志愿放映队为外来工群众放活动电影。
青宫影城迅猛崛起,年均上座率可高达52.66%,两次获全国影院冠军,单座年产值可高达5.1万元,这一纪录至今没有其它影院能打破。”
青宫影城开业10周年之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给青宫影城发来贺信。国家的电影界最高领导机关给一家基层影院发贺信,至今仅此一例。2022年,青宫影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赵军在职期间,广东连续15年蝉联全国电影票房冠军,广东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票仓,赵军功不可没。”祁海说。
毕生奉献给电影事业,不遗余力支持小众影片
赵军的另一面,是对学问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他曾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道德心镜——老子明义》《混沌与苍茫——萧尔斯电影评论集》。2005年起,持续在《中国电影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光明日报》等报刊及互联网上发表产业评论,在业界内外有重大影响。赵军个人账号“中国院线”一直保持更新,作为一名资深电影院线从业者分析市场与文化的交流,为行业内人员指点迷津。
“写文章,很多人都写。但赵军最可贵的一点是,他能坚持写。据我所知,他坚持每周给《中国电影报》写一篇稿,迄今至少有十几年了。”祁海说。
近年来,赵军依然奋战在一线。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众片子,因为他的奔走和推介,得到了观众与媒体的关注。
2016年,他为了陈为军导演的一部聚焦产妇与生育问题的纪录片《生门》,到处奔走路演。他还专门撰文推介影片,形容这部纪录片,“一部来自远离电影界的中国电影,一个国人并不熟悉的电视台编导拍摄的真实大电影,《生门》一出现就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疫情打击,一直对互联网非常青春的赵军已经嗅到了变化。作为一位超过60岁的传统发行人,赵军发起首届中国电影市场云推介会,率先在网上进行出镜,联合最新电影《掬水月在手》《刑场上的婚礼》《田园时代》《瑞喜爱小白》,共同为广东电影“带货”。
赵军以出镜的方式推介广东电影
“在我刚刚起步学习电影时,赵军老师第一位站出来帮《掬水月在手》做出镜介绍,那一场是赵军老师第一次做出镜。”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制片人徐薇在朋友圈回忆起赵军对影片的支持。参与了广东电影产业振兴的全过程的他,再次站到了为广东电影加油鼓劲的最前线。
“我们合作了27年,他为人很和气,很亲切,但是做电影,真的是敢想敢干,思维超前。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电影。”祁海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图/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