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唐鲁孙:王又荃席卷本戏

  • 程砚秋先生

    程艳秋的鸣和社原来有四大金刚,是贴旦吴富琴,小生王又荃、里子老生曹连孝,丑角曹二庚,红花绿叶,极尽衬托之妙。同时砚秋本戏特多,讲究艺口严,场子紧凑,一出戏有一出戏的行头,就是配角也得跟着行头翻新。所以鸣和社的班底都是老搭档,别的角儿搭不上,同时也搭不起。一直维持了四五年之久。不料天桥戏棚里出了个坤角叫新艳秋的,不但扮相有点儿像程御霜,就是嗓筒唱腔也颇有几分似处。北平有的是吃饱了没事干的捧角家,于是大家一起哄就把新艳秋摔起来了。

    王又荃本来是南城的票友,时常在正乙祠票戏,扮相儒雅俊秀,由票友而正式下海,因为王是公子哥儿出身,当然声色犬马都相当内行。此时新艳秋正苦于学程无门,尤其是程派本戏无处淘换;恰巧又荃的跟包刘长生和新艳秋住街坊,经刘的撮合,又荃就给新艳秋说上戏了。日子一长,首先是《赚文娟》《玉镜台》的本子拿过来,继之《聂隐娘》《鸳鸯冢》也唱上了。

  • 王又荃《镇潭州》

    程老板的花腔虽然王又荃知道个大概齐,可是知道最清楚的,是御霜的琴师穆铁芬。穆也是怪人,13 岁就是春阳友会的名琴票,下海后身体发福,留了两撇小胡,小平头,缎子坎肩,翡翠表,在台上拉起胡琴来派头亚赛处长,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处长。处长经过王又荃苦苦哀求,由说戏变成傍角儿了,程唱是他拉,新唱也是他拉,程虽然生气,可是说不出来。后来王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自己给新配戏,甚至把鸣和社的班底全拉到新艳秋的班子里来了。程老板在忍无可忍之下,才一气改组了鸣和社,所有搭新艳秋班的配角一律不用,跟王又荃更是断绝一切关系。可是所有程派本戏,举凡提纲、总讲、场子、戏词,又荃都有一份,自然而然也都到了新艳秋手里。鸣和社刚要改组,新艳秋马上就贴出程派拿手好戏《梅妃》《红拂传》《文姬归汉》来了。

  • 1930年3月1日《平报》新艳秋《鸳鸯冢》广告

    此后程班最感觉困难的,第一是胡琴,程的抽丝垫字大喘气,不是一般琴师可能托的。先试过赵桂元,后用赵喇嘛,都格格不人,没法凑合,最后经张眉叔的介绍才用上周长华。照实讲周长华之傍艳秋,可以说是后而又后了。至于第二困难是小生,先用顾珏荪,后用俞振飞,唱的主儿觉得不合辙,台下听的主儿也觉得别扭。程门本派,自从又荃席卷全部本戏而离班,程派也就由灿烂而趋于平淡落没了。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36月出版

    欢迎分享本文至朋友圈

    文字、 音频、视频编辑:点点

    终审:点点

    投稿:jmb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