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年幼被卖、惨遭强暴,她却活成“时代传奇”:一生颠沛,一生勇敢

年幼被卖、惨遭强暴,她却活成“时代传奇”:一生颠沛,一生勇敢

1985年,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摄制完成,导演却因找不到唱主题曲的人愁眉不展。

有一天,30多人的交响乐队听说剧组找到了绝配的演唱人,个个翘首以待,互相猜测是哪个年轻漂亮的明星。

结果,来到现场的,竟然是一位拄着拐棍的老太太,大家顿时泄气了。

“准唱不好,这么大岁数的老婆婆,能唱出什么味来?”众人纷纷议论道。

前奏刚开始时,老太太懵了:“这是什么呀?听了半天听不出旋律来,跟京韵那个完全不一样。”

她的琴师张子修说:“这样吧,您看着我,我一点头,您就唱。”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歌声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已经古稀之年的老太,嗓音竟然如此地沧桑惊艳。

  • 骆玉笙

    导演林汝为擦着眼泪:“老太太,我写出来的您给唱出来了;我没写出来的,您也唱出来了......”

    电视剧播出后,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红遍大江南北,年轻人也知道了名闻天下的“金嗓鼓王”骆玉笙。

    骆玉笙这辈子很苦,她出生于旧社会,六个月被卖,四岁登台卖艺挣钱,成名后惨遭强暴,晚年丧夫亡子。

    所幸,这些惨痛经历都成为她人生的磨刀石,让她在滚烫的人生中,雕刻着不朽传奇。

    天资聪慧,出道即巅峰,形容骆玉笙一点都不过。

    1918年的一天,上海的一场“怪物”表演舞台上,一位艺人连翻5个跟头,台下掌声不断,没想到最后一个跟头,居然变出一个小女孩。

    这孩子落地就唱,观众瞬间惊呆。

    “这可真是个‘小怪物’,说话像个大男人。”

    这个小孩就是日后闻名天下的骆氏京韵大鼓鼻祖骆玉笙,四岁的她就开始跟养父卖艺赚钱,无论是什么戏,骆玉笙一学就会,从不怯场,见人就唱。

    从小就在舞台挣钱的她,其实是在六个月的时候,就被父母卖给养父骆彩武的。

    养母为了让她学戏挣钱,对她是一天几小打,三天一大打。

    当其他孩子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却为了活着不得不努力挣扎。

    骆玉笙晚年回忆道:“我5 岁时曾得过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

    那是1919年的冬天,养母让骆玉笙去打水,她太矮,只得踩着凳子舀水,结果一头栽进水缸,幸好邻居发现得及时,把她拎了出来。

    回到家后,养母心疼那身被弄湿了的小花棉袄,气急败坏地扒下她的湿衣服,抡起鸡毛掸子就是一通乱抽。

    惊魂未定的骆玉笙,刚从鬼门关出来,就被打个半死。

    那天之后,她得了一场大病,整整三个月都躺在床上,吃什么药都不见效。

    有一天,养父领回来的江湖郎中给她开了一个偏方,她竟起死回生了。

    后来,骆玉笙拜京剧大师苏焕亭为自己的师傅,专门修炼京剧老生。

    小小年纪的骆玉笙每天背词、练唱、吊嗓、练功样样刻苦,不仅学会了四五十出京戏,还学会了拉弦子、敲锣等,只要文武场缺人手时,她就能顶上。

    就这样,她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骆玉笙的影子。

    痛苦的人生格外漫长,关键处却只有几步。

    1931年,骆玉笙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抉择:放弃京剧改学京韵大鼓,拜韩永禄为师,取艺名“小彩舞”。

    当时有这么个说法,戏不进北京不响,曲不入天津不鸣。

    唱大鼓要是在天津叫了座,那才叫真正的腕儿。

    1936年,在师傅的鼓励下,她斗着胆子来闯天津卫这道关。

    回忆那段经历,她说:“小段子半月学两段,大段子半月学一段,新段子学会就贴出海报上台演唱,在演唱中不断改进。”

    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是要坚持下去才能闯出名堂的。

    在奉康商场三楼小梨园,她倾喉一歌《红梅阁》,响遏行云,一唱而红,博得了“金嗓歌王”的美号。

  • 年轻时的骆玉笙

    出名后,骆玉笙经常连赶三家园子,从早唱到晚,声音越来越润,底气越来越足。

    然而,骆玉笙的名气虽很大,地位却极其低下。

    有一次,骆玉笙赴约给韩国人演唱,由于那天上午节目很长,去得时间稍微晚了点。

    到达后,骆玉笙遭到对方一阵臭骂:“拿什么臭架子?到点不来你靠谁?谁给你撑腰?”

  • 晚年骆玉笙

    她刚想开口解释,对方不屑地问:“你会多少段?一段多少钱?”

    她陪着笑脸说:“会二十几段,一段30块钱。”

    对方说:“你去院子里把这二十几段全唱了,老子不差钱。”

    就这样,骆玉笙在寒冷的冬天,憋着泪唱了二十多段曲子。

    无人问津的委屈,连说出口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往肚子里咽。

    当时的天津,地痞流氓横行霸道,骆玉笙便是他们侮辱的对象之一。

    那时侯,梨园行业被大流氓袁文会把持,而早对骆玉笙垂涎三尺的他,干脆强行霸占了她,还使其怀了孩子。

    这也是骆玉笙最黑暗的人生时刻,她当时惟一的希望,就是将爱子抚养成人,绝不能再让他走自己的路,吃自己受过的苦。

    为了无辜稚子,骆玉笙只有逃到上海,但折腾来折腾去,她又赔光了所有积蓄,举步维艰。

    后来骆玉笙又辗转来到南京,在摇摇欲坠的蒋氏家族统治之下,骆玉笙的事业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再次回到天津,在一个小茶楼跟别人搭伙唱大鼓。

    此时此刻的骆玉笙,已不再是人吹人捧的名角,每场演出结束之后,她也只能撑着笑脸,得到可怜的几个“加钱”以维持每天的生活。

    还好,新中国成立后,骆玉笙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她来到工厂、农村等地,在群众中演唱,吸收革命歌曲、地方戏曲及南北曲艺的音乐,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改变了以演唱悲剧为主的戏路,而以高亢、刚健、响亮的崭新风格演唱了《飞夺泸定桥》《英雄黄继光》等新时代现代曲目,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

    如今,她不再是被人歧视的“下九流”,而一跃成了人民艺术家。

    而这时,爱情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骆玉笙孙女骆巍巍回忆起她的爱情故事时,还忍不住说道:

    “我爷爷赵魁英和我奶奶恋爱时,很多人都不看好。”

    奶奶的闺蜜说:“找他干嘛?其貌不扬,也没钱。”

    爷爷身边的人也说:“你是革命干部,为什么要娶一个旧时代的艺人,还带个儿子?”

    可爱情,从来不是世俗偏见所能阻挡的,即便他们因为恋爱受了处分,也没能阻止两人奔向对方的脚步。

  • 骆玉笙夫妇结婚照

    1954年,两人结为夫妇,生活上相互体贴、相互照顾,事业上为了让骆玉笙能专心工作,赵魁英决定不再要孩子。

    丈夫的豁达和挚爱,结束了她的半生孤独漂泊。

    然而,幸福的时光却很短暂,生活的磨难猝不及防。

    在特殊时期,骆玉笙被剥夺了上台演出的权利。

    在那段煎熬的日子,小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赵魁英不离不弃,还到处借钱度日。

    虽然告别舞台十余年,但骆玉笙却从未荒度过一天。

    每天早晨7点,骆玉笙就起床了,简单洗漱后开始哼唱、谱曲,直到深夜。

    幸好,岁月从不败美人。

    1978 年,64 岁的骆玉笙再度登上舞台,一曲歌罢,台下掌声雷动,很多老观众激动得落下泪来。

    90岁的骆玉笙回忆往事时说:“当年我嫁给赵魁英,都反对,现在看,我嫁赵魁英是嫁对了!”

    人生有三大苦,少无父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任何一种苦,都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忍受。

  • 骆玉笙家人

    1980年初,赵魁英因脑溢血抢救不及时而不幸去世。

    临终前,赵魁英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替我照顾好骆玉笙,这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事儿。”

    赵魁英去世之后,很多人都想尽办法劝劝骆玉笙再婚,也有人主动为她张罗合适的对象,但骆玉笙都一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

    她说:“这一辈子,我有一个赵魁英就知足了!”

    可经历过丧夫之痛的她,还未能真正释怀时,又遭到了亡子的沉痛打击。

    1992年3月31日,骆嘉平像往常一样来看骆玉笙,临走的时候说:“娘,我走了。”

    这一走,便再也没回来。

    第二天清晨,骆嘉平因病离开了人世,当时只有57岁。

    所有关心她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却没有掉下一滴泪,反而平静地说:“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出事的,观众还要听我唱呢!”

    1999年底,骆玉笙举办了从艺80周年演出后,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育人、培养下一代上,先后培养了16名入室弟子,将手艺传给许多年轻的学生。

    骆巍巍回忆道,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叮嘱家人看望那些“曲艺苗子”。

    生前, 骆玉笙曾说:事实上,我不知道真正姓什么,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

    她的前半生,被养母逼迫卖艺,只有弦板笙歌和家庭暴力,混杂着屈辱与恐惧,让她几度轻生,登台演唱也是泪目凝噎,尽是凄凉之意。

    直到全国解放后,年近中年的她,才有了温暖的家,即便是在后来历经生死离别,却依然砥砺前行。

    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要为春天作序。

    这个耄耋老人,终于活成了一代传奇。

    -END-

    作者:若初

    编辑:桢桢

    参考资料

    1.今日头条:中国近代百年看天津 骆玉笙:舞台生活六十年

    2.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

    3.昊人物:往事 | 骆巍巍回忆骆玉笙:那些年我陪奶奶吃遍了和平区所有大饭馆

    4.摞地儿:40位天桥老艺人的沉浮命运

    5.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30辑

    6.档案与社会:走近骆玉笙——骆玉笙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7.津沽史话:怀念骆玉笙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