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恶的距离》心理学解析
《我们和恶的距离》
一关于后天教养
李晓明是从头到尾的主线,同时也是一个最大的悬念。所有人,李晓明父母、妹妹,李晓明的弱扶律师王赦,所有被害者家属,政府组织、媒体大众,都想知道他的杀人动机,为什么?王赦一直试图找出原因,但李晓明被仓促执行死刑,这个问题成为永远的未解之谜。
但从剧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很多线索。李晓明的父母是开面馆的小生意人,孩子的床铺就在门店的隔板后面。在一向乖巧的儿子成为杀人犯之后,李晓明的妈妈说了一句话:“以前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付房租、水电、孩子学费各种账单更苦的事,是成为杀人犯的妈妈。”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晓明从小生活在经济拮据、父母劳碌、对他无暇顾及的家庭环境中,可以推测,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是完全放任的,李晓明一直被父母忽视。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导致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有四大因素:生理缺陷、被忽视、被抛弃、溺爱。”
被忽视的儿童,不知道爱与信任为何物,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冷漠敌意的,毫无友善可言,他们从未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他人”,因此,他们只能就这样抱着对他人的怀疑生活,甚至无法相信自己。他们与世隔绝,一切“他人”都是物件,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李晓明在成为杀人犯之后,给家人的最后一封遗书中写到:我要完成我伟大的梦想,成为世界的焦点。”
虽然李晓明的随机杀人原因在剧中被设置为悬念,但到这里,他的心理动机已经一目了然:我要被“看到”。于是,他选择了在人群最集中的电影院杀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和他手中自制的枪一样,只是达成这个人生目标的一个物件。
二号人物应思聪,在精神逐渐错乱,以及最后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之后,一直出现的幻听幻视,内容都是三个人:一个是改嫁的妈妈,说带了他这个拖油瓶就不会幸福,抛弃了哭喊的他;一个是嘲笑他无能的制片人;一个是鼓励他、已经自杀的女友。
被抛弃,是对自尊和自我价值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早期记忆和童年创伤,使得答应永远不离开他的女友自杀时,那种被抛弃感再度醒来,导致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一无是处的这样的认知,越是这么认为,被抛弃的恐惧使他一直强迫性地想证明自己可以,有价值,能拍一部好片出来,叠加上制片人对他的撤换,终于超出了他最后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两性关系
剧中有两个非常正面的人物,想从他们身上分析“两性关系”的话题。一个是弱扶律师王赦,一个是应思聪的姐姐应思悦。
王律师,一身才华,业界良心,本可以做名利双收的名律师,却偏偏选择做刑事案件的弱扶律师,为那些被判死刑的弱势案犯辩护。他一心投入工作,四处奔走,薪资微薄。一个旁观者说:当你的家人一定很痛苦。是的,在经历了一次次考验之中,家境优良的岳父母的暗示与影响,富家千金的老婆逐渐的不满、干涉,最后当二胎因事故被流产,老婆逼他在婚姻和工作中做选择、牺牲、取舍,一心做自己的他,屈服了。但他老婆感受到了他活得冰冷、不开心,连笑都是假的。老婆对他选择了成全,从而一段婚姻也重现活力,起死回生。
应思悦,一家小饮品店的老板娘,善良而热心,对家人有担当。李晓明的妹妹被全社会喊打时,是她收留了她,并义无反顾和她站在一起。弟弟患上精神分裂症,继母不愿照顾,是她义不容辞承担了照顾弟弟的责任。他的未婚夫,一个恋爱六年不变心的富家子,看中她不贪钱能照顾自己的奶奶,可是他觉得行情很好,有许多女人贴的自己忠诚感情,肯娶应思悦就对她是最大的恩赐了,可是应思悦因为感受不到对方高质量的陪伴,以及对自己家人和朋友的接纳,选择了退婚。
三社会情景
最后,想用简略的笔墨说一下社会环境与氛围。李晓明的父母被人人喊打,父亲染上酒瘾,母亲戴口罩到脸烂掉,妹妹大学毕不了业,在家躺尸了二年,改名字才能正常生活。他们是施害者家属,但同时又是社会偏见的受害者。
杨姓母子因为媒体暴力,母亲最后抱着儿子跳海,双双身亡,人们发现妈妈用绳子把自己和儿子绑得很紧,一丝幸存的机会都不留,该是有多绝望,才会觉得死比活着更容易。
被社会严重拒绝和排斥的下场,要么疯,要么死。
还有那个为了媒体独家故意以感情的样子接近李晓明妹妹的学长,那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精神科医生宋一骏,懒、胆小、欺善怕恶,那个儿子被李晓明杀死的母亲林乔安,用酒瘾麻痹自己,变得冰冷、狂躁、歇斯底里。
但结局圆满,每个人都从冲突与伤痛中得到反省、救赎。就像律师王赦说的:原谅跟惩罚之间很难抉择,但解决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善后与预防,而不是惩罚。
愿每一个人都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能有明确的定义和最高标准?愿每一个人都明白,也许众生皆有病,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是游走在善恶之间。愿每一个人都相信:人人尽力对每一个擦肩的人当前的人善,整个社会才能回馈给我们更少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