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导演、自降戏份,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说话硬气
关于秦海璐丑的话题,是从拍摄《榴莲飘飘》那时开始流传的。
“最丑影后”
21岁的秦海璐凭借陈果的《榴莲飘飘》得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同学刘烨也是当年的金像影帝。
两人上台,主持人让他们“数落”对方几句,结果实心眼的刘烨说“她是我们班最丑的姑娘。”
这一句话,成了秦海璐挥之不去的烙印。媒体太喜欢这送上门的热搜了,一时间大街小巷都知道了秦海璐是公认的“丑女”,因为这事秦海璐难过了好久,很久没跟刘烨说话。
漂泊的旅人
1978年5月,秦海璐出生在辽宁省营口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没空管她,把秦海璐和姐姐放到了姥姥家,小学还没毕业时,姥姥身体急转直下,离开人世。
秦海璐只得跟着姐姐在学校寄宿,她说自己天生就爱演,所以父母遵从了自己的愿望,把自己送到戏曲学校,从小就展现了又倔又硬的性格,选择学习最苦的刀马旦。
戏校很苦,这里长大的孩子,有超出常人的承受力,独立也有主见。
很多演员是戏校出身,像曾黎,还有袁泉,包括更早的何赛飞,从小就离开家人,身长流露着自己的独特气质,可是缺点也明显,离开家早,有漂泊感。
无心插柳的机会
秦海璐的是班级里最不被看好、但最出乎人意料的那个。同班的章子怡、袁泉、梅婷都拿奖到手软,她每天在学校穿个军大衣,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心想毕业了能当个小白领就行。
那会陈果导演想拍一部妓女的电影,拍到一半总感觉缺什么,就拍不下去了。她知道自己没有找到那个感觉的演员,有一天有人给她提议,可以试试秦海璐。
陈果找秦海璐那天,是通过学校广播喊的,传话的人告诉她去学校旁边的大公鸡面馆,一人一碗茄子面,聊聊。
秦海璐觉得这就像个骗子,不过看了眼自己正在煮的面,还是选择去吃茄子面吧。
陈果一见她,开门见山,说自己要拍一部电影,但是没想好怎么拍。秦海璐一听果然是骗子啊,再听对方说,角色是个妓女,她更加觉得可笑。
最后,是她的班主任常莉好言相劝,让她不要放弃这个好机会,不要带主观偏见,去试试也挺好。
这部《榴莲飘飘》就让她获得“三金”大奖--金马奖、金像奖和金紫荆奖,而且还是最佳新人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舍弃小我
秦海璐很受“没钱”导演的喜欢,她对电影的那种敏锐的感受力能让她准确的判断出好的电影,也愿意去成就一部好电影。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秦海璐看到了一部张猛的作品,对这个人很欣赏,就对他说以后要是拍电影,自己原因帮忙。张猛一听甚是高兴,说“我真有一部,但没多少钱”。
秦海璐说钱不是最关键的,整合好系统、尤其后期发行才是关键,否则电影拍出来放不了,像生孩子没人养一养。
没过多久,张猛带着《钢的琴》信心十足找回来了,原来他去忙活了出品人和发行人这事,现在都料理定了,电影可以拍了。
结果到了片场,秦海璐才知道,这没钱不是一般的没钱,是极度困难。
开机的时候,只有5万块。张猛虽然刚开机,却迅速捕捉到了在十几年前,那些老工业区工人阶级的苦涩和窘迫,她随即决定投资这部电影,把它拍完。
“我也没那么傻,知道要赔钱还硬要投资,是我们拍摄到了一半,我又喜欢这部电影,不投,前半部拍好的也白费了。”
秦海璐对好作品的偏执不仅仅是自掏腰包,还有自降戏份。
在电影《桃姐》中的一幕表演:当桃姐问蔡姑娘(秦海璐),为什么不和家人过节的时候,蔡姑娘没有台词,只是肢体上的踌躇,足足有一分多钟,使本来在电影中没有什么过多戏份的蔡姑娘一下有了层次。
“在这个电影里,不能玩出离环境的戏。”秦海璐抓到了角色的精髓,要求导演拿掉一些自己的戏份,表演欲是对这部电影的伤害。
拍摄一群在上海寻生活的“阿姨”的故事——《阜阳六百里》时,导演给了她所演的曹丽很多戏,可是看了剧本,她觉得曹丽为主线是不对的,故事的结构应该是以群戏为主,单独突出曹丽就会压缩其他的角色。
她花两天时间,把整个剧本重新梳理了一遍,导演觉得编剧的名应该挂给她,这一挂,就得了最佳编剧奖。
结语
当娱乐圈人人都争着向聚光灯跑去,她愿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成全一部好作品;
当女明星追逐名利,招术用尽时,她在认真琢磨自己的演技。
做演员当学秦海璐,不刻意为名、不一心求利,自然有源源不断的清流流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