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河北日报:李洪绸团队——9.7高分网剧,他们拍的

相比另两部的大制作,《毛骗·终结篇》只是一部低成本网剧。甚至有人会问,这部剧演什么?谁拍的?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他们拍了什么

《毛骗》每集讲述一个悬疑故事,集集串联,部部相关,从第一季第一集起,埋下一条条支线,所有的支线边演边发展,前面挖的所有坑到最后一季全填满。剧中大量的反转、落点却每每在观众的意料之外,剧情跌宕烧脑。

这并不是李洪绸团队的第一部作品。

李洪绸看到了这一点。

石家庄相对论乐队主唱邵庄因为住在河北传媒学院附近,偶然到剧组玩的过程中,顺路演了个角色。观众们今天看到的团队主要成员,就这样聚集在一起。

要知道那一年,我国的网络普及率22.6%,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数量不过2.98亿。

非科班团队的高分作品

两个场景在同时拍摄,安宁恨不得分身有术,因为两个场景都需要她的镜头。

之所以这么赶,是剧组在重庆租赁的设备超过24小时要多计费一天,金额数万。“能省则省。”李洪绸说,尽管现在已经有了投资进来,但剧组习惯把资金留得更充足一点。

《毛骗》的铁粉在网上向新人传授经验:看服化,请走开,看明星,请走开,看特效,请走开,看剧情,请进来。

剧情好,是李洪绸团队的作品评分高的原因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自编自导。”李洪绸说,不管是火爆网络的《毛骗》,还是新近上映的《非常保镖》,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转折,甚至一个标点,都诞生在这里。

另外,原班人马始终捆绑作业,也是李洪绸团队的一大特点。

让作品登上大荧幕,是李洪绸团队的梦想之一。

这个任务,交给的是一批并非科班出身的非专业演员。

邵庄是《毛骗》中的邵半仙,也是《杀不死》中的哨子,还是《异物志》中的石坚,从老谋深算到碎碎叨叨,演啥像啥。实际上,他毕业于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还时不时要弹着吉他咆哮摇滚。经常客串出场的“包哥”,是李洪绸的同班同学,还是宫家庄一家打印店老板。

“这并不代表我们用人门槛低。”李洪绸说,邵庄第一次出镜时,是一个没有台词的回头镜头,“那个眼神我现在都记得。一个人有没有戏,一眼就能看出来。包括冬冬,他第一次演醉鬼,虽是客串,但很有亮点,才会一再在剧中作为主演。”

如果说,最开始这个团队的组合是受制于资金的低成本小制作,发展到今天,他们已经用作品证明了什么是专业。

他们做出了一张石家庄名片

《毛骗》火了之后,有人猜度,这个团队大概率要到一线城市寻找机会。

这个问题,剧组不是没想过。但他们最终选择留下来,还是和石家庄这个城市有关。

这个“其他”包含了方方面面。

“我刚来石家庄的时候,并不喜欢这座城市。”邢冬冬说,他第一次吃炒饼,惊奇怎么会有这么硬邦邦的饭,现在,他会娴熟地先剥两颗大蒜。

李洪绸也在石家庄安了家,“留在石家庄,是在最合适的地方做最合适的事儿。”

这个积极作用,或许更直接。

“听完我很震撼。”邢冬冬说,表演中他从未想过,影视作品对观众有如此大的教化效果。

生活在石家庄多年,李洪绸团队用镜头,把这份热爱拍了进去。

画面中夕阳西下,水面远景是一道跨河的大桥,桥上车辆徐徐通过。镜头又顺着水面横向摇动,极具辨识度的冀之光塔出现其中。

“其实石家庄很美的。”李洪绸默默盯着画面。

有人说,《毛骗》把石家庄拍得很土,剧中充斥着城中村、小吃店。那不如说,当时李洪绸团队的预算有限,能选择的拍摄地和角度也就那么几个。

但即使这样,《毛骗》依然带火了石家庄。贴在李洪绸团队和《毛骗》剧上的标签之一,就是那个“石家庄的剧组”。

很多人从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歌词中,记住了这座号称摇滚之都的城市,也有很多人从《毛骗》剧情中,刷新了对石家庄的印象。如果说万能青年旅店用歌词和音乐给石家庄画了一张二维图,那么《毛骗》剧组则用画面和剧情,给石家庄画了一张四维图。

■相 关

“不亦乐乎”里的李洪绸

位于石家庄北二环的一处住宅小区,一层的门脸各卖其货,比如朝北的一排,左边一家飘出浓郁的中药味,右边的小喇叭一直在重复播报——排酸肉排酸肉。中间那间门牌上写着“不亦乐乎”,进进出出的年轻人一度引起邻居们的好奇,李洪绸和他的团队就在这办公。

李洪绸说,几年前准备搬到这里时,要给门口挂一块牌子,想了想,就叫不亦乐乎吧。

“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形容非常喜悦。

其实这些年一路走来,李洪绸和团队的艰难,网友也略有耳闻。

李洪绸成名很早。

“我不认为这是消耗,所有的积累都是为了将来的爆发。”这是李洪绸的不亦乐乎之一。

李洪绸团队被网友戏称为三无剧组——无钱、无宣发、无流量明星。

他非常真诚地说:“每次接受采访,都是因为新剧要上线了。大家吃鸡蛋,不必要认识下蛋的鸡。这次接受媒体采访,是我们的《异物志》即将上线。”

这种刻意和当下的影视圈有些违和。

当天接受采访的几位主演鲜有出演其他导演的作品,大家好像困在了团队的自制剧中。

没有演员不想红。

李洪绸说起这一点有些自责,“我没把大家拍红,倒是把大家拍老了。”

《毛骗》大获好评后,李洪绸和团队有过不少机会。

就连这次对剧组的集体采访,也是李洪绸坚持的。

采访结束走出“不亦乐乎”,门前的通道上,夜市开始出摊,哈着白气的摊贩整理着西红柿白菜,卖麻辣串的推车上已经热气袅袅,下班的、接孩子的来回穿梭。

“不亦乐乎”里灯火通明。



【总编审: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