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最拎得清的女人:命运给她一把尴尬牌,她却打得通透明白
说起《金粉世家》中豪门媳妇的生活,世人往往想到高开低走的冷清秋,为她艰难的豪门婚姻叹息不已。
但书中偏偏还有另外一个女人,要出身没出身,要学历没学历,却能在嫁入豪门的几年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左右逢源,偶尔甚至还能顺手帮一把金家的少爷们、做做人情。
这个奇女子,就是翠姨。
1.明明是个尴尬人,却如鱼得水、上下和睦
翠姨是谁?其实身份还有点尴尬,她是金燕西父亲金铨的三姨太。二十几岁,已经嫁给年过半百的金铨几年了。
书中虽没明说,但从金铨原配金太太不屑的态度推断,翠姨的出身很可能有风尘之嫌,连普通平民老百姓还不如。
翠姨的文化水平也相当一般。她曾在冷清秋面前自叹“我们这种人,连读书的福气都没有”;而且翠姨与自己的亲密姐妹的书信来往时,对方的书信不仅白话连篇,而且错字还不少;有这样的闺蜜,翠姨自身的水平大概也只限于“些许认得几个字”而已。
但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女子,却在偌大的金家混得左右逢源。
金铨贵为一国的高级政要,在金家也是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稍微沉沉脸色就能让家里的几个少爷们如鼠见猫,却唯独能够在这个年轻的小姨娘面前放松得像个“不正经”的毛头小子,不仅能彼此开开玩笑,甚至宠溺得翠姨都敢当面叫他“老头子”。
金太太虽然对“花蝴蝶一样”的翠姨心存不满,但也抓不到她言行的错漏,于是表面上也维持着和平。
金家其余的人,从少爷小姐少奶奶,到丫环仆妇,都与翠姨相处融洽。
难道翠姨仅仅因为自己年轻美貌、深受金铨宠爱,所以就能受到整个金家上下的接纳吗?
未必尽然。一方面,“红颜未老恩先断”的事例太多了;另一方面,“老爷喜欢、家人龃龉”的事例也不少,就像《金瓶梅》里的潘金莲,虽然能把西门庆一个人哄得团团转,却在其他妻妾仆人口中风评极差。
那么,翠姨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2.通透清醒,不仅是豪门求生的基础,也值得所有人深思
翠姨最难能可贵之处,是她在看似受宠、风光无限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的风光并不牢靠,所以从不曾被这种表象蒙蔽双眼,而是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求生欲”。
为了在豪门中安身立命,她在言行方面的分寸拿捏得总是恰到好处。即便抛开翠姨“姨太太”的特殊身份,也对现在的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1 清醒的女人,不会得意忘形
翠姨在金铨面前固然得宠,但身份毕竟只是姨太太,而且年纪还与少爷小姐们差不多,自己本身也还没有生育子女。
这就天然给翠姨罩上了一层“狐媚子”滤镜。不管当初是金铨主动纳妾,还是翠姨主动招惹的金铨,在世人眼里、尤其在金太太眼里,她总是逃不掉轻浮妖媚的人设。稍不留神,就能被寻出错漏、借机打压一番。
翠姨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于是在“规矩”方面做得滴水不漏,绝不授人以柄。
举两个例子。
金燕西冷清秋结婚当日,金燕西正式引领新媳妇一一认识家人。礼堂正中摆着两把椅子,首先是金铨金太太老两口落座,冷清秋行礼;然后是二姨太过来,她“不坐了,只靠住椅子站着一点头下去”。然后是翠姨。
她先笑道:“不敢当!不敢当!”连椅子边都没站过去,就是侧面立了。
同样是姨太太,如果是恃宠而骄的,虽然不敢大模大样坐在椅子上,至少也得学着二姨太的样子站在椅子边。但是翠姨则主动比二姨太又降了一级,显得又谦卑又明礼。
除夕夜,金家上下大拜年。轮到给金太太拜年的时候,翠姨的表现依旧与二姨太不同。
二太太首先行礼。只向下一站,说声太太,拜年二字还不曾说出,金太太就向前一把拉住了她,笑道:“我也给你拜年,两免罢。”二太太和她,已是老君老臣了,而且自己也有儿有女,只要面子敷衍一下,也就算了。其次便是翠姨,倒整整地和金太太行了一个鞠躬礼。
翠姨明白自己与二姨太的差别,所以即便二姨太可以与金太太“意思意思”就算了,翠姨却绝对不敢含糊。她鞠躬行大礼,丝毫不偷懒。
不要以为做到这些很容易。还记得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余莺儿吗?余莺儿机缘巧合、偶然得宠,立刻便张狂得忘记了天高地厚。在路上与沈眉庄走了个对面,明明余莺儿位份比沈眉庄低,却趾高气扬地端坐轿子上不行礼,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要求沈眉庄给自己让路。
更有甚者,余莺儿仗着皇帝喜欢,就敢在宫中夜半高歌,完全将森严的宫中规矩置之不理。于是,轻狂的余莺儿很快就付出了代价,直至最后送掉了性命。
相比之下,翠姨的清醒冷静就更显得十分难得。也许一时的清醒,人人都能做到;但进门数年依旧这样清醒,就不容易了。而长久的好运,却往往更青睐保持清醒头脑的女人。
2.2 会说话的女人,让人舒服又暖心
有人说,要论《金粉世家》里最会说话的女人,翠姨绝对是数一数二。这话着实有些道理。
在与三少奶奶王玉芬逛公园时,因王玉芬说起表妹白秀珠与金燕西的爱情出现了波折,翠姨赶紧表示:“白小姐人很聪明,也很漂亮,配老七正是一对儿。和你们妯娌比起来,未必弱似谁呢。”。一句话,又夸了白秀珠,又夸了王玉芬。
在与金铨聊天时,因金铨感慨自己老了,“和你这鲜花一朵并坐一处,我有些自惭形秽”,翠姨连忙反驳“夫妻们好不好,也不在年岁上去计较”,而且还形象地打了个比方:
老头子怎么没有可爱之道?譬如甘蔗这东西,就越老越甜,若是嫩的呢,不但嚼着不甜,将甘蔗水嚼到口里,反有些青草气味。
寥寥几句,就把原本情绪有点低落的金铨哄得哈哈大笑。
翠姨的话之所以好听,不仅在于她的“恭维”或者“顺着别人说”,更在于她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诚恳自然;即便明知道是恭维,都显得不着痕迹,俏皮可爱。
2.3 会做人情的女人,会在复杂环境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翠姨还有一个精明之处:她虽然苦心在复杂的豪门中保全自己,但却不是一味只想到自己;相反,她很乐于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对人施以援手,通过帮助别人,给自己攒下人情。
大少爷金凤举偷偷娶了个叫做晚香的风尘女子做外室,被父亲金铨得知。凤举惶恐不安,翠姨却出头替他在金铨面前说情。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果然劝得金铨放弃了对凤举的责罚,自己赚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冷清秋嫁入金家之后,显得很不合群。于是翠姨在闲聊时指点她“你也不可以太用功了,大家玩的时候,你也可以凑在一处玩玩。你公公就常说什么人是感情动物,联络联络感情,彼此就格外相处得好的”。让冷清秋又感慨又感动。
甚至,在金燕西娶了冷清秋之后,当小丫鬟秋香说起白秀珠,翠姨都悄悄提醒她不要在七少奶奶面前提白秀珠的名字,免得惹人不高兴,还会连带着小丫鬟也受埋怨。
从上到下,只要翠姨顺手能帮的,她基本都会帮助一二。这些积攒下来的人情,即便不会立即给她带来什么回报,但是那些人对翠姨的好感,都是她在偌大豪门中长久立足的“群众基础”。
即便不能立刻成为朋友,至少消减了成为敌人的可能——对于身份尴尬的翠姨来说,这些都太重要了。
3.真正的爱自己,一定要“目光长远”,而不是汲汲于一时一事
翠姨这个精于人情世故的小女子,不仅依靠清醒的头脑在豪门中站住了脚;更厉害的是,她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路其实也早有规划。
老夫少妻,又是尴尬的妾室,而且膝下并无子女——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翠姨将来的凄惶结局。无论眼下怎样得宠,终究都是昙花一现。
但翠姨并不是一个眼睁睁任由命运摆布的人,她自己早早就做起了打算。
3.1 存钱——未雨绸缪
很多依靠美貌换取好日子的女人,整日里沉迷在短暂的荣华富贵中醉生梦死。而翠姨则将目光放得更长远——她热衷于存钱。
金铨笑她:“凭我现在的情形,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要你挨饿,何以你还是这样地拚命攒钱?”
他不懂,但翠姨自己懂。
她眼下的身份,看似是富贵花,其实是浮萍草。
有朝一日,一旦金铨这座靠山没有了,她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自己积攒的金钱了。
虽然谈钱总显得有点俗气,但在当时的故事背景下,却是翠姨最好的选择。她不能只顾着眼下的富贵,她更需要在乎的是以后自己的人生。
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有越来越多的女人意识到:好的人生,一定要懂得谈钱、攒钱、用好手中的钱。
金钱虽俗气,但是一旦风吹草动、命运变故,钱却可以成为人最后的底气。
3.2 抽身——事先争取同情、留下后手
该来的终究要来。
金铨忽得急病去世。金家的大厦瞬间塌了半边。
翠姨为自己选择了“逃离”这条路。
虽然金家其他人都感觉很意外,但精明的翠姨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一方面,她事先给大少奶奶吴佩芳账上转了几次钱,这也等于拉拢了金家长子金凤举。果然,当金太太主张“追讨翠姨”的时候,金凤举夫妇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行动上进行了消极抵抗。
另一方面,她在逃离的前几日,在面对金太太“分家产”的提议时,公开反对金太太提出的财产分割方案。
很多人都很疑惑:平日里那么会做人、那么能隐忍的翠姨,为什么忽然就主动与金太太撕破脸了呢?
其实这次撕破脸,翠姨更像是主动激怒金太太,让盛怒之下的金太太口不择言,借机打造了翠姨“受气”的形象。她心里大概早已存了“私逃”的念头,只是需要获得金家更多人的同情,以减少逃离之后可能存在的追责。
事实证明,她这个目的也达到了。翠姨逃离之后,尽管金太太怒不可遏,想要一路追到上海去教训她,奈何家人态度消极,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对于翠姨的“逃离”,我们无法脱离故事背景去评论其对错。但如果只看她这份长远的眼光、这份清醒的认知,却着实非同一般。
4.结语
翠姨身份特殊,处事之道也未必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真活脱脱展示了什么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且也让读者在掩卷之后,还能心有所悟。
女人的安全感,只靠男人的感情并不够;女人的人生,只关注眼下一朝一夕的舒适也远远不够。
不管是在命运的巅峰也罢,在低谷也罢,女人都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通透的内心。什么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什么才是自己的长远目标?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看清自己的需求,牢记初心,才能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