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电视艺术家、《话说长江》总撰稿陈汉元去世!陈晓卿发文悼念

据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消息,12月20日3时16分,著名电视艺术家陈汉元安详离世。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的陈晓卿悼念称:“他是我最敬佩的行业前辈,有令人嫉妒的才华,帮助过很多人……”电视主持人张泽群、电视导演哈文及众多国内纪录片人闻讯后也发文哀悼。南都记者了解到,陈汉元曾任原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为中国电视留下了《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作品。

  • 央视网资料显示,陈汉元出生于1936年,浙江人。1961年,他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起先分配到了四川高教局,数日后改派北京,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编辑,是中国第一代电视人。

    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留下了多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作品。上世纪80年代,他为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担任总撰稿人,“浓笔重彩”的解说词、评书般的“章回体例”,为作品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83年,该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期间,曾创下高达40%的收视纪录;为纪录片增设主持人、全国征集主题曲等创新做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最终的主题曲《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传唱至今。

    此后,陈汉元又与著名作家汪曾祺等人共同完成了《话说运河》的撰稿,该片播出后产生了更大的轰动效应,陈汉元在解说词中,把长城比喻为阳刚、雄健的一撇,说运河是阴柔、深沉的一捺,“一撇一捺”恰好构成了中国汉字里最重要的“人”字,他的巧思,让汪曾祺都惊叹不已。

    除了是一名成就极高的电视撰稿,陈汉元还曾为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担任制片人。不同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文学化”手法,陈汉元对《望长城》提出了多用长镜头、重视同期声的意见。成片的纪实主义风格,对此后的中国电视片产生了深远影响,《望长城》也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新纪录片”的开端。上世纪90年代调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之后,他催生了《北京人在纽约》《苍天在上》等现实题材电视剧。有趣的是,陈汉元还曾为《唐明皇》《武则天》《雷雨》《香港的故事》《海瑞罢官》等众多电视剧撰写片头、片尾或主题曲,他为《雷雨》创作的主题曲《一生都给你》,被演唱者蔡琴称作“自己最喜欢的歌”。

    晚年的陈汉元曾加入杨澜的阳光文化媒体集团,辞任后从事文学创作。

    1998年,他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研究委员会授予“特别贡献奖”;2000年,被布达佩斯21世纪艺术节组委会颁授“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贡献奖”。后辈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追忆,“他有令人嫉妒的才华,却很好相处。他是段子大王,有他在总有笑声。”主持人张泽群称他是“令人崇敬的领导、前辈”,对他人无私提携、全力保护。

    陈汉元曾说,在自己心中,纪录片的终极目标是让人们形成和改变对某个事物、某个现象、某个人的看法,“就像是一块石头扔进了池塘里,产生的涟漪越大、越远,就越好”。他向往的生活却宁静而恬淡,“拥有一间茅草屋,屋后有山,山上有树,前面有河;檐下经常滴着雨滴;点着蜡烛看书,喝着淡淡的茶,远处隐约飘扬着音乐……”

    采写:南都记者 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