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黑色闪电Черная Молния‎(2009)

  • 原名:Черная Молния‎
  • 地区:俄罗斯
  • 语 言:俄语
  • 首播:2009-12-31 周四
  • 制作公司:
  • 类型:动作/科幻/惊悚
  • 翻译:暂无
  • IMDB:5.7分/4931人评  tt1569364
  • 别名:Black Lightning
  • 导演:德米特里·基谢廖夫 / 亚历山大·瓦尔金斯基
  • 編劇:Aleksandr Talal
  • 主演:吉里格力·多布金 / 叶卡婕琳娜·维尔科娃 / 维克多·维尔比斯基 / 瓦列里·佐洛图欣 / 叶卡婕琳娜·谢·瓦西利耶娃 / 尤奥扎斯·布德赖蒂斯 / 伊万·日德科夫 / 谢尔盖·加尔马什 / 达托·巴赫塔泽 / 米克哈尔·弗里蒙弗 / 谢尔盖·特罗菲莫夫

黑色闪电,Черная Молния‎,Black Lightning海报

影片中被称作“黑色闪电”的车是一辆伏尔加(Volga)跑车,是当年苏联GAZ公司的顶级汽车品牌,曾经作为俄罗斯官员御驾。
  莫斯科大学的学生Dima(吉里格力·多布金 Grigoriy Dobrygin 饰)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好车,然后和漂亮的女同学Nastya(叶卡捷琳 娜·维柯娃 Ekaterina Vilkova 饰)约会。生日那天,他收到了父亲的生日礼物—一辆老牌的“Volga21”。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这是一辆会飞的车子。他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依靠这辆会飞的车子,他赚到了前所未有多的钱。他在拥堵的莫斯科城上空盘旋。
  但好景不长,灾难从天而降,Dima不得不肩负起重担。从此,莫斯科上空出现了“黑色闪电”,一位随时向市民伸出援手的无所畏惧的英雄...... ©豆瓣

幕后制作

【电影缘起】
  影片的创意出自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他让亚历山大·基谢列夫,这位流行组合"兹瓦里"的音乐制作人担任导演一职。基谢列夫和贝克曼贝托夫已经相识多年。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我让亚历山大在我的几个点子里面挑选一个。他挑中了“黑色伏尔加”。那是一个关于街头赛车手的惊悚片。他说要仔细琢磨这个点子。2到3周后,他回来了,带给我的却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只有"伏尔加"一词被保留了下来。
  基谢列夫也在细节考虑这个点子,当他让制片人回来的时候,他对制片人说,他同意担任导演一职,条件是基谢列夫必须同意他的一个主意,那就是“伏尔加”要会飞。
  亚历山大·基谢列夫: “ 最初提莫的主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稍后我们写了一个故事梗概,打算进行自我挑战。我们反复地酝酿并且不断地重写这个故事。”
  初稿在1年内完成。然后成为贝克曼贝托夫公司与环球公司之间一个颇具潜力的合作项目。尽管“黑色闪电”并非唯一一个被纳入讨论的创意。但是它是第一部与环球公司合作创作的电影剧本。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当然,俄罗斯之前也曾有过描写超级英雄的故事,如“巨人叔叔”。影片的主角是个拥有超级力量的人类。超级英雄是谁?他是一个能让世界更美好的拥有超级力量的男人。”

【两位导演】
  制片人觉得,如果能有一位专门负责电影特效的导演,对这部电影的制作将受益匪浅。
   “亚历山大·基谢列夫是这个项目的创始人。然后是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我之前在《守望者》系列 和 《通缉令》和他合作过。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是我的第二导演,负责动作戏和特效制作。这就是我们决定启动两名导演的原因。 ”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和基谢列夫在1998年相识。他们一起创作过电视广告。在与贝克曼贝托夫之前的合作中,吉塞列夫主要负责的就是特效,复杂场景以及后期制作。因此,当贝克曼贝托夫邀请他担任“黑色闪电”的副导演时,他欣然接受。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我和基谢列夫不是按照剧本来分工的。我们按照特效和情节来分工:我负责特效,而他的是情节。”

【俄罗斯人爱伏尔加】
  汽车从一开始就是整个电影制作的核心。“伏尔加”的概念是街头赛车点子的延伸。启用老式“伏尔加”的主意大受俄罗斯人的欢迎。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我们最初要使用的车子不是21‘伏尔加’,而是现代 31-型号。稍后,大家又说要用一辆完全叫不出名字的外形抽象的车子。 随着剧本的逐步完成,我们也有了清晰的概念,应该使用一台70年代苏维埃时期的明星车。”
  与其他描写超级英雄的电影不同,《黑色闪电》发生在莫斯科,而不是某一个普通的高登市。(高登市是蝙蝠侠故事的场景)

【寻找英雄:角色挑选】
   演员挑选是电影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选中年轻演员格里高利·多比亚津之前,制片人和导演筛选过很多演员。经过一堆测试(淘汰了大约150个演员)后,他们最终选中了格里高利·多比亚津。
  亚历山大·基谢列夫:“ 我与格里高利交谈,听他说话,我注意到他具有某些特质。他很与众不同。这让我觉得与他一起工作将会充满挑战和乐趣。尽管合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对结果都很满意。”
  在测试中,格里高利被要求朗读最后一个场景,这是最难的一幕。
  亚历山大·基谢列夫: “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情节。迪马意识到他即将要失去那西亚了。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正义。我们选了最难的一幕,并日夜兼程地把结果做到最好。”
  格里高利·多比亚津回忆到:“新年过后,他们打给我说:‘你的履历和试镜片段已经发给了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公司。’我通读了剧本,然后他们通知我需要和导演亚历山大基谢列夫见一面,并且再试一次镜,之后他们又电话正式通知我:‘我们决定了让你来演,你的两次试镜送到了环球影视,环球影视和我们的意见一致:选你做主演。’当时的情况是:我正在商店买面包和酸奶,突然接到这个电话,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弄得收银员很是尴尬……”
  格里高利·多比亚津继续说道:“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对我的评价是:‘直率,可靠,务实,还带有些神秘色彩,真诚,以及创造奇迹的非凡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完美地集合于多比亚津一身。’”

  伊凡·日德科夫,是契诃夫的玛丽剧院以及奥列格·塔巴科的影院工作室的一个年轻演员,被选中出演麦氏一角——迪马的朋友兼主要对手。整个电影团队都极其喜欢麦氏这个角色,甚至一度把他当成片中主角,但后来还是决定麦氏做一个纨绔子弟更合乎情理一些。提莫贝克曼贝托夫说道:“在我眼中,他才华横溢,在他的身上,我总能看见先前一代电影界老戏骨们的影子。此前不久,他被扎罗金·维尔比斯基看中并合作,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他的的确确传承了俄罗斯戏剧学院的传统。”
  伊凡·日德科夫说道:“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总和一个少年团体谈判。从那时起,我脑海中就产生出一个英雄的形象,和剧本中的英雄完全一样。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应了那句了——他是我的菜。”

  而同时被迪马和麦氏喜欢的女主角,最终由因出演瓦托多罗夫斯基所执导的两部片子《The Vice》 和 《叛客青年》而被大家所熟知的叶卡捷琳娜·维柯娃扮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在最后一刻,我们决定由她出演。俄罗斯有众多美貌而又演技高超的女演员,而维柯娃身上还有更加突出的一点——聪明。即使在她春心萌动,情感主宰理智的情况下,依然彰显着智慧的魅力。”
  叶卡捷琳娜对于是否出演片中的角色,从不怀疑。从一开始,她就积极自荐。叶卡捷琳娜说到:“一听说他们正在筹拍电影,毫不犹豫,我立刻萌生了出演的念头。我甚至不用知道影片的名字,我就知道这是提莫的发行公司——Bazelevs的新片,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监制,这就足够吸引我了。我立即打给我的经纪人说:“莉娜,莉娜,我一定要参演!”第二天,我就如愿见到了亚历山大. 基谢列夫。之后,角色筛选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收到正式开拍的通知。”

  片中大反派的扮演者倒是非常容易选择的。之前由贝克曼贝托夫负责监制的电影中,维克多·维尔比斯基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反派专业户了,这次还是他!无论是谁,只要看到他,就能感受到他的独特之处。

【新时代的英雄:角色介绍】
迪马·马依科夫(格里高利·多比亚津 )
  迪马需要独立达成任务。没有任何外界的支援的情况下,他被派到了莫斯科国立大学。他自力更生,并且赚到足够给心爱的姑娘买花儿的钱。然而,忽然迪马不得不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搁置脑后,而接受新的挑战——依靠自己的飞车,捍卫整个城市。

麦氏(伊万·日德托夫)
  麦氏含着金汤匙出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消遣越来越昂贵。他从不习惯听到“不”,所有的都要是最好的:无论是电话,还是车,当然,最重要的是“妞儿”。

那西亚 (叶卡捷琳娜·维柯娃 )
  那西亚因为考上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因此从家乡Nizhniy Novgorod来到了莫斯科。为了保住自己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机会,她必须要分外努力。而上学期间,迪马和麦氏都对他一见倾心,这让她左右为难。

父亲(谢尔盖·加尔迈什)
  一个平凡的电车司机。他总是教育儿子要做个善良正直的人,要助人为乐,也正是他对迪马的言传身教最终致使迪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改变其人生的重大决定。

库普索夫(维克多·维尔比斯基)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只关注他的目标,而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赚钱。

科学家们
四十年前,他们利用纳米催化剂,共同创造出了一辆奇特的会飞的“伏尔加”车。但是,过去的实验统统失败。直接跳到现在,他们将一种新的生命引入了他们的发明,只待看看到底会给实验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实实在在的闪电拍摄】
  《黑色闪电》对拍摄场景的要求提出了空前高难度的要求。不过,幸好有两位经验丰富的导演——迪米特里基谢列夫和亚历山大维金斯基,整个团队积极配合,终于在44天内完成了拍摄,打破了纪录。
为了将该精彩的故事真实地呈现在荧幕上,Centre of Aerohydraulic Research in Zhukovsky的科学家们也被邀请加盟电影团队,共同解决如何将剧本化为栩栩如生的故事的技术难题。他们给出了最好的“飞”车的方法,并且建议鉴于车子空气动力特性的考虑,21st的伏尔加车是飞车最好的选择。
  迪米特里基谢列夫说到:“难题是,在当今,很难找到一辆性能完好的21st的伏尔加车。因此,为了车内场景的拍摄,我们重新组装了一辆,内部看起来就是1967年的经典款;为了飞行场景的拍摄,多准备一辆车是必需的。除了为车内车外拍摄所打造的两辆飞车以外,还需要准备一些特技车;其中一辆就是由宝马的引擎,奔驰的刹车,以及许多其他高端车款车型中所得来的各种零件组装而成的。除此以外,还需要些外部场景中的车子,我们做了10辆伏尔加GAZ模型,还购买了3辆C级奔驰。”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几乎没有参与拍摄,只在导演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建议。提莫·贝克曼贝托夫说到:“军用飞机试飞实验室一场的拍摄是片中激动人心的一场戏,我们在巨型的飞机棚进行拍摄,对面是用于测试强风效果的通风口。车的场景就是这样了,包括奔驰——大反派的座驾也是在这里拍摄的。那情景很有趣:空间太大了,得有50米,人在其中显得非常小。”
  迪米特里基谢列夫说:“我们想呈现给观众他们从未体验过的视觉感受——莫斯科上空的飞行!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在特维卡亚大街上弄了两个巨型起重器,并且在街上架起了一根300米长的电线,无线电控制的摄像机在这条线上来回滑动,模拟飞行。 ”
  尽管在半空拍摄并不是唯一难题。有些场面在空中发生,有些则发生在地下。道具师用了一堆沙子和一个普通钻头打造出片中那个试图摧毁城市地基的巨大钻头。为了营造出地下的阴暗感,他们用了微光拍摄法。可惜这个方法不太凑效,于是他们用了特效。在黑色布景下撒落烟尘,瓦砾和碎片,然后插入到起模框架中让场面看起来更真实。
  特效指导维克多一说起莫斯科城的场景就滔滔不绝。
  维克多·伊万诺夫: “大楼被冰冻了。我们让车子在三层楼高的地方起飞,这样它就能在空中飞上个20米。跳板在这里根本不起作用,因此我们造了一台三吨的佳能摄像机。这台摄像机能拍摄伏尔加跃到空中的场面。车子飞跃的方向必须正确。而且,它必须准确地降落在我们设定的地点。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不断地调整方位。我现场指导了一切。结果非常棒!那是电脑特效无法比拟的!
拍摄时一共动用了十辆伏尔加GAZ-21和三辆C-class马自达。其中两辆马自达应剧情需要被拆分成零部件。 我们先在户外和临时布景棚对这些车子进行了基本拍摄,然后用一台叫“Gimbl”的仪器来拍摄它们。Gimbl集最大功率的液压泵和压缩机于一身,设计非常精密。使用Gimbl,无论多少辆马自达和悬于半空的伏尔加都能拍摄。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对马自达穿过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窗户的场景记忆深刻。
“有这么个场景:学生们在礼堂庆祝新年,反派的马自达飞过位于50层楼的窗户,劫走了英雄的女友。这一幕是在一个布景棚里拍摄的。真正的马自达其实在飞近房间后撞到了桌子上。”

【飞车场面:特技表演】
  维克多·伊万诺夫已经在好莱坞打拼了十五年。2005年,他在世界特技奖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坐骑”提名。虽然他在特技方面经验丰富,但面对“黑色闪电”,他还是必须想出一种新的特技。“我试图用新的特技方法来完美地诠释导演的意图。为了展示伏尔加撞击栏杆的场面,我们把车子用绳索吊在屋顶上并适度地摇晃它。”
  然而,最难的任务是拍摄汽车与绝壁擦肩而过的场面。工作人员必须保证让摄像机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把一辆70公斤的汽车发射到20米开外。他们一共毁了两辆车才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年轻演员想亲自完成所有的特技。特别是格里高利。
  亚历山大·基谢列夫:“ 你不得不让他做一些攀爬的动作,尽管我们不能让他完成所有的危险镜头!有时候我们真的阻止不了他。比如有一次,他被吊在悬崖边上,身上只有一条保命的绳索。当他掉下去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还有一次,格里高利跌入了冰水中,其实我们只是想让特技演员表演这个镜头来吓唬吓唬他。格里高利却很认真地说:‘让我来!’于是便干了。他很勇敢。 ”
  对于维克多·伊万诺夫来说,那场由丙烷引发的大火尤其成功。车子从一个跳板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发射出去后来了个急刹车。“剧本中,英雄必须从火中救出一个孩子。格里高利身穿防火服,亲自完成了穿越火海的特技镜头。尽管这场火比料想中的还要猛烈。”
  经过特别的体力训练后,格里高利终于亲自完成了最艰难的特技镜头。“我被抛出了车子,我把风衣帽子盖在头上,用手拽着车标。沙土向我袭来,超级能源掉了下来!在这个场景中,我必须既保持平衡,又在飞落的尘土中抓住这个小小的仪器。事实上,车子在缆绳上摇摆不定,人很容易会被甩下去。”
  Ekaterina Vilkova 有点紧张,尽管她称自己扮演的角色为“风灵天使”。“我飞过好几次。在一次特技镜头的拍摄中,我被悬挂在空中。我挥动双手双脚,鞋子被紧紧地套在脚上,衣服半挂着以便钩子能穿过去。我一边飞一边尖叫着。”

【伏尔加模拟装置:电脑特效】
  电脑特效在制作一流动作电影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地使用了图像特效是“黑色闪电”创作中不得不提的一点。所有的特效都在俄罗斯制作完成,没有依仗任何的西方特效专家。特效指导曾经参与过电影《守夜人》、《守日人》和《通缉令》的制作。
  《黑色闪电》的创作由前期视觉化开始。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这项技术让我们在拍摄前就能看到电影效果。当制作这类电影时,认真详细的前期准备是很必要的。”
  特效总监德米特里·吉塞列夫说:“在绘制出整个故事板后,我们先挑选场景,然后对其进行前期视觉化处理。前期视觉化是一个三维模型,通过动画我们能从各个角度观看物体。只要设定条件,很快就能创造出效果图。它很灵活,能在数小时后就把导演的点子付诸实践。”
  普通的电影一般有300到400帧的特技镜头,但是在“黑色闪电”中有700帧。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最难的任务是创造出一辆会飞的机器。任何飞翔的物体都必须遵循物理原理。但在这种情况下,飞车会变得很奇怪。我们使用的是老式伏尔加车,为了让观众相信它真的在飞,我们使用了动画。我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汽车控制系统,其实那就是一种电脑游戏,动画师可以通过改变车子的方向来加速。然后再用传统的动画来完成细节部分。”
  几乎10%的电脑特技画面是通过绘图,而非实际拍摄完成的。包括那些地下场景,空中飞行,以及车子在水中的画面。
  德米特里·吉塞列夫:“拍摄车子掉到莫斯科河里的镜头很有趣。片中大部分水下镜头都是在一个温水游泳池中完成的。而且,那些场景发生在夜里,几乎很难开清。我们用垃圾,金属和生锈的废弃物重塑了河底的环境,然后把车扔到里面。为了逼真,我们必须在电脑中制造出空气泡,水和淤泥。这可是个费时的活儿,不过我们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
  设计师一直不知如何解决喷气发动机的安放问题。最后他们决定:把喷气发动机放到黑色挡泥板和车子的后悬架上。完工的“黑色闪电”重达四吨,最高时速达300公里,而且能在空中盘旋。
  一部俄罗斯的特效大片通常要花上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但是《黑色闪电》只花了五个月,就完成了所有的特效。

【关于飞翔的“伏尔加”的趣闻】
  电影中一共使用了十部伏尔加GAZ-21和一百个电脑模型。专家说,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伏尔加GAZ-21最适合在空中飞行。电影制作人尽其所能在莫斯科城郊买下了很多GAZ-21。老卖主们都很舍不得他们的收藏品,但他们知道,这部电影需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