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儿行千里》还有两期收官,好故事+不说教成功俘虏年轻观众

一线导读:湖南卫视以家风访谈节目《儿行千里》闯入文化类节目的红海,虽然节目在播出前饱受质疑,但是如今8期结束,豆瓣9.2的评分无疑是对节目的肯定。不刻意煽情抹泪,只展示最普通的生活,这种真正“走心”的节目,也会很好看。

文|李杨

节目播出之初,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何炅还曾发微博担忧“有人喜欢看吗?”如今,节目已经播出了8期,节目收获了网友“不咸不淡,贵在真诚”这样走心的评价。

那么,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儿行千里》这档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煽情的狗血故事的文化节目,究竟为何能够收获豆瓣9.2的高分?

好故事+不说教,让年轻人爱上文化节目

无论是美文阅读还是信笺传情,文化类节目引发的共鸣以及强大的催泪功力,着实让人看到了文化内容的传播爆发力以及产生的情感震撼。但同样的内容多了,就难免被人诟病,有洒鸡汤的嫌疑。

而作为一档原创的文化类节目,《儿行千里》却能从众多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得到豆瓣网友9.2分的好评,不得不说这得益于节目走心的选材和“润物细无声”般的情感表达。

首先,节目力求用最朴素的故事传递最真实的情感。

可以说在确定了以“家风”为切入口之后,《儿行千里》就迅速找到了这类节目的突破口,那就是从最普遍的情感需求出发,在最朴实的故事中寻找家风传承的共鸣点。

节目选用了目前电视上为数不多访谈类型,让观众在聆听中得到感动,而在节目访谈对象的选取上,更是坚持以平凡人的“家风故事”作为节目内容,提升观众的认同感。

在刚播出的第八期的节目中,主人公李爱军在两年多时间里,坚持自己天天买菜,精心打理烹饪,并陪着88岁的老母亲一起吃。可以说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举,但这样一个平凡的举动,因为700多天的坚持变的不平凡。而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从其中感受“孝道”这样一种家风的传承。

每一期节目都为观众带来两个感人的家风故事,而这些故事其实是节目团队层层遴选后的结果。节目总导演王琴在采访中介绍:“节目派出了60人组成12个故事小组,深入全国各地去寻找素材。在做第一期节目时,选定的题材有110个故事,但最终大部分都被筛选掉。”

其次,不说教让年轻人也爱上文化节目。

这么多年来,文化类节目从未在荧屏上缺席,却也一直未能火爆,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其“高冷”、“严肃”的标签,“吓退”了一大批年轻观众。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比“说教”更好的方法,让年轻人在唱着freestyle的同时,也能爱上文化类节目。

其实从“儿行千里”这个节目名称就能够看出,“孩子”或者说年轻人是节目的主角,节目组正是让年轻人来讲自己的故事,以此带出背后深厚的家风底蕴。

来到节目中的主人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在这期节目中,村医贺星龙17年间,坚持为家乡周边28个村、4600多名村民开展医疗服务。当讲起自己的经历时,行医过程中的艰苦、困难他都一笔带过,却将村民一起凑钱送他进卫校学习的事儿,描述的清清楚楚。从这样真诚的叙述中,观众自然而然的可以感受到“知恩图报”这种朴素的家风。

此外,节目还巧妙运用了现场年轻观众这个元素。每一期节目都专门有一部分时间是倾听现场观众的故事,这样一群离家千里的年轻人得以有机会畅谈自己与父母的故事,一个个情真意切的故事平实而动人地展现在荧屏前,共鸣效果慢慢显现出来。

或许是被千篇一律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腻坏了,当文化类节目走红后,业内都开始思考,是不是之前担心的“年轻人喜欢看什么”,或许是个伪命题,“让年轻人喜欢上什么”,才是眼下发力的重点。

真实性和差异性,是节目对“故事”的追求

喜欢讲故事,或许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天性,中国人对于“情感故事”可能有着更深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但随着各种真人秀以狗血故事、拼明星、拼规模的俗套轮番上演,“讲故事”越来越为人诟病。

记得在第五期节目中,一位自愿行千里赴湖南薛家村义务扶贫的老兵王新法,感动了全场的观众。这位退伍老兵自掏腰包一百多万,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乍一听上去,这似乎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劳模”形象,但节目组在走访的过程中深入到薛家村,当村民们提及他的过世痛哭流涕时,这种真挚的情感,让每一个观众都被深深的打动。

对于王琴来说,在为节目寻找故事时,真实性是绝对要考究的,“这是一个家风节目,那么这个人到底禁不禁得起考验,要多方面了解。”为此,导演们跑遍了全国大多数省份,每个故事不但要听当事人自己说,还要去问周边邻居、同学、同事,力求不能出半点假,因为最真实和质朴的故事才能最动人。

同时,节目还强调故事的差异性,每期的两个故事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家风这个大的主题,确保每个故事都成为一种典范。

例如在第四期的两个故事中,一个是因交通意外失去双腿,却在妈妈的鼓励下乐观励志为自己发声,也为社会上残疾人发声的大学生谢仁慈的故事;另一个则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回忆钱氏家训的故事。

可以说,这两位主人公,一个大学生,一个是科学家,虽然身份上有所不同,但却都能让观众明白,在“成长”这个每个人都必经的道路上,父母是最清晰的指向标。

“别人给你一个苹果,你要还三个苹果的恩情。”

昨晚节目中这样质朴的一句话,轻易的就烙印在我心里,或许这就是《儿行千里》这个节目的力量,“以点带面”,用小细节打动观众的心。

就在不少节目陷入“拿故事换眼泪”的套路时,王琴导演说,《儿行千里》节目不用煽情的手段,不做技术的处理,不做人为的设计,让观众自发地感受家风的力量。

节目中,主持人何炅沉稳又略带幽默的主持方式,让嘉宾能够很好地找到自我,将家风故事娓娓道来。节目更没有刻意去拉低泪点,不将现场渲染得过于温情,反而是用平实的叙事方式和紧抓细节的镜头语言,让每一个“家风故事”都鲜活起来,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动,在感动中落泪。

此外,节目现场的每个观众胸前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的数字代表着TA和家之间的距离。仅仅这一个小细节,就能够触动不少离乡游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