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切·格瓦拉:游击队Che: Part Two(2009)

  • 原名:Che: Part Two
  • 地区:西班牙
  • 语 言:西班牙语
  • 首播:2009-01-24 周六
  • 制作公司:
  • 类型:战争/剧情/历史/传记
  • 翻译:暂无
  • IMDB:6.9分/33349人评  tt0374569
  • 别名:切·格瓦拉传(下) / 切:39岁的告别信(台) / Che: Guerrilla / Che - 2ème partie - Guerilla
  •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 編劇:彼得·布奇曼 / 切·格瓦拉
  • 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卡洛斯·巴登 / 德米安·比齐尔 / 乔昆姆·德·阿尔梅达 / 马克-安德烈·格隆丁 / 罗德里戈·桑托罗 / 弗朗卡·波滕特 / 卡塔琳娜·桑地诺·莫雷诺 / 马特·达蒙 / 奥赛罗·伦索利 / 史蒂文·韦斯 / 尤尔·瓦斯克斯 / 克里斯蒂安·梅卡多 / 阿曼德·里斯科 / 罗伯特·萨马丁 / 奥斯卡·贾恩那达 / 劳尔·阿雷瓦洛 / 鲁本·奥查迪亚诺 / 路易斯·卡叶赫 / 豪尔赫·佩鲁戈里亚 / 詹迪·莫拉 / 卢·戴蒙德·菲利普斯 / 爱德华·费尔南德斯 / 卡洛斯·阿科斯塔-米利安 / 赫苏斯·卡罗萨 / Néstor / 胡安·卡洛斯·凡希多 / 马克·坎巴斯 / 大卫·塞尔瓦斯 / Antonio Pardo / 加斯顿·保尔斯 / 安东尼奥·德·拉·托雷 / 佩德罗·卡萨布兰科 / 本杰明·贝尼特斯

切·格瓦拉:游击队,Che: Part Two,切·格瓦拉传(下) / 切:39岁的告别信(台) / Che: Guerrilla / Che - 2ème partie - Guerilla海报

在古巴的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之后,切格瓦拉(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开始造访其他各个共产主义国家。六十年代开始,切格瓦拉访问了中国、几内亚、埃及等多个国家,所见所闻使他感觉到,自己不应该止步于古巴的胜利,有更加宏远的目标,等着他去实现……

回国之后,切格瓦拉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德米安比齐尔饰)进行了一次深谈。切格瓦拉正式向菲德尔卡斯特罗表达了自己告别古巴,前往其他独裁国家继续领导人民进行战斗的愿望。菲德尔卡斯特罗虽然非常想挽留切格瓦拉,但他也深知自己已经无法劝阻离心已定的切格瓦拉,于是他向切格瓦拉表达了自己最后的意愿:他和古巴政府会继续支持切格瓦拉以后的种种决定。

1965年10月,切格瓦拉告别了妻子阿来达马尔奇(凯特琳娜桑迪诺莫雷诺饰)和众多将他奉为神明的古巴人民,来到了战乱不断的玻利维亚,位于尼阿卡瓦苏河畔的游击队营地,正式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游击生涯……

在玻利维亚的战斗生活远比他预计的要艰苦得多。政府军异常强大,玻利维亚总统雷内巴里恩托斯将军(乔奎姆德阿尔梅达饰)打出高额悬赏要切格瓦拉的人头,而游击队本身,对他这位过去从未踏上玻利维亚的外国人也倍加警惕。美国政府这时更派遣中央情报局人员进入玻利维亚帮助雷内巴里恩托斯训练军队,其中包括专门应付丛林游击战术的特种部队,一切针对的都是切格瓦拉。

处于玻利维亚**高层猜疑之下的切 格瓦拉,只能寻求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帮助。可惜远在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并不清楚玻利维亚的时局,只凭玻利维亚**的一面之词,尚以为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一切安好。CIA与雷内巴里恩托斯都得知除掉切格瓦拉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继续开始安插人员到玻利维亚**内部,获知切格瓦拉的行动。

切格瓦拉面临内忧外患,而他的信念,能否一直不动摇的贯彻下去呢?

弘扬理想的下集

对于这部讲述切格瓦拉生平的下集《游击队》,史蒂文索德伯格说:“这一部分的拍摄要艰苦一些,因为丛林等外景更多,我们的剧组人员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我也没有,一切都需要大家慢慢的摸索。拍摄的时候这方面的剧本我一直在斟酌,因为到这个时候,片长就已经接近3个小时了,按照剧组大多数人的观点,这部分不如用字幕一笔带过吧?我也想过这么做,但觉得还是要拍出来,哪怕是前面做一定的删减也好。因为切格瓦拉后期的生活也是一个重点,我们如果不对其做一定的展现,那么无论如何这部电影也是不完整的。最后这部分在我的坚持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还是拍摄出来了。”

对于《游击队》与《阿根廷》的区别,史蒂文索德伯格说:“下半集可以看作切格瓦拉对于自身的一种反思,因为离开古巴之后的日子,与他预想的并不一样,他在古巴时有一个亲密的战友,虽然艰苦,但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在古巴之外,一切事情都需要他一个人去面对,这些难题摆在他的面前,没有人分担,这对于切格瓦拉来说,也是一个令他头疼的问题。”

对于结局的处理,《游击队》与历史情况并不太一样,这一点是为什么呢?史蒂文索德伯格说:“ 切格瓦拉最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的确是一名英雄。但我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了,大多数人都应该明白他最终还是死去了,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而在电影里,我并不想过分的渲染这一点,我想从另一面告诉观众,坚持理想才是最重要的。而切格瓦拉至始至终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我要告诉观众的是这一点,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影片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因为我并不是在拍摄纪录片。但这些修改都是相当有限度的,我想在真实与演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切格瓦拉的最佳人选

对于这部电影,扮演影片核心人物的切格瓦拉人选自然是重中之重。为什么导演会挑选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呢?史蒂文索德伯格说:“当本片预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到了他。我看过他过去的电影里,对他演绎角色的方法很是欣赏,因此当我决定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找到了他。我告诉他,你将要扮演一位明星,一个革命者,一个充满理想的人。他对我的回答是,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这让我从那时候起就信心十足,我知道他肯定能圆满的完成这个角色。”

对于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如何融入切格瓦拉这个角色,史蒂文索德伯格说:“他一开始就是有备而来,他告诉我他一直以来都很崇敬切格瓦拉,家里有很多他的雕像,纪念品和资料。我告诉他,你想要完美的演出这个角色,一定需要把握住这个人物的神髓。我们在古巴的革命博物馆里参观了切格瓦拉很多的资料,参观完之后,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对我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去扮演这个角色了。影片有很多切格瓦拉的独角戏,他是全片的重点,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在这方面演绎得很出色,有时候在镜头里,我几乎有一种他就是切格瓦拉的错觉。”

谈及这个让他加冕戛纳影帝的角色,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显得非常开心:“能扮演这样一部史诗巨作的灵魂人物,这让我太兴奋了。我从一开始就对导演说,我会认真的演好这个角色,不会令喜欢切格瓦拉的人和观众失望。我希望大家都能认可我的演出,所以这个奖项,对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扮演这个角色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呢?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说:“最难的就是他的那一把胡子了,我留了大半年,这让一直不怎么留胡子的我很是不习惯(笑)。我知道切格瓦拉这个角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我出演这个角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让大家破坏心目中的切格瓦拉,因此我看了很多他的录像,资料,我模仿他说话的神态,抽雪茄的模样,从他的作品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想像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拍摄完毕,在旅店里我也会对着镜子演着他,经历了这么久的拍摄,我感觉整个人都有了切格瓦拉的影子。”

影片在古巴和戛纳电影节放映的均为上下两集连在一起的完整版,长达257分钟。

扮演切格瓦拉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获得了2008年戛纳电影节的影帝。

影片在拍摄期间,古巴政府曾经警告电影摄制组,如何影片中出现任何攻击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情节,本片将在古巴禁映。

影片在古巴上映之后,古巴GCD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格拉玛报》大赞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演技,但是他们同时也对片中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扮演者德米安比齐尔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缺乏深度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