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猜”风头被“情怀”抢走,没找准精髓的《异口同声》有救吗?
上周六,改名后回归的浙江卫视音乐猜评推理节目《异口同声》开播,首期节目邀请到光良、王心凌、周笔畅三位原唱歌手与众多模仿歌手同台竞技,有着原版模式与第一季破2的高收视,《异口同声》压力不小,从首期节目成片来看,效果确实不如往常。
成也“竞猜”,败也“竞猜”,《异口同声》的魂应在于竞猜
沉寂了一年后,《谁是大歌神》改名《异口同声》再次归来,节目模式与第一季相同,原唱歌手与模仿歌手同台演唱,在一百位猜评团空耳听的情况下投票选出原唱歌手,以此通过三轮依次淘汰模仿歌手。所以这档音乐类节目,重在猜测与推理出原唱、模仿的差异,而抓住这一核心角度,会有顺其而然的故事内容与叙事方式,这或许就是音乐竞猜节目的魅力之处。
《异口同声》每期节目有一百位猜评团,但首期节目的猜评团为:六位明星猜评团、优我女团以及几位音乐博主,以张宇、黄国伦等资深音乐人为主,辅以刘维、马松等综艺咖与魏巡、冯提莫等年轻歌手,总体来看,符合竞猜综艺的基本配置,却缺少了亮点。
王心凌的首轮演唱后,猜评团并没有发挥太多专业上的作用,大多是耍些小聪明在乱猜。但其实作为观众而言,王心凌与模仿歌手的歌声差异是能听出来的,也就不禁纳闷,到底是什么影响到了猜评团的推理呢?从赛制来看,到底要不要猜出原唱歌手是谁,对于猜评团似乎意义不大,也就有了浑水摸鱼之感。
消费情怀、叙事拖沓,《异口同声》的问题是国内音乐综艺的通病
相较近期细分过后推出的以街舞、偶像、机器人等种类为题的综艺节目,音乐是一个门槛最低、接受程度最高的内容,无论观众有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都可以对任何一种音乐做出评价,所以以音乐为题的综艺过早地被开发。如今,细分音乐类型与玩法成了解题之道,但纵观国内各档音乐类综艺节目,无不强调一词——情怀,对于这个词的过度依赖反而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当然,模仿歌手是一个切入点,属于原唱歌手的情怀只有一种,但反射到模仿者身上就有千千万万种了。在演唱《童话》后被淘汰的模仿者就表示小时候第一首听到的歌就是光良的《掌心》,却在演唱《掌心》前被淘汰了。另外一个模仿者则是准新郎,与太太相识相知就是因为光良的歌曲《第一次》,这些故事原本可以架构起整个光良歌曲的情怀背景,但由于叙事方式过于墨守成规而变得“鸡肋”。
前无铺垫后无升华,虽说是急着在十几个小时之后就要结婚的夫妻,但他们最终匆忙赶高铁的心情却难以传达到荧屏前的观众处,而光良收下的那张结婚请柬最终也只能归为一个过场了。
为了填满节目内容,《异口同声》的六位主要猜评团并没有特别出彩,主要在于他们之中与原唱歌手的相交点过少。虽有黄国伦称赞光良“昂首高歌不见沧桑,是唱歌的彼得潘”,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故事,因此猜评团在分析声音、唱法时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不免有尬聊的嫌疑。
寻找到外来模式的精髓,才能进行合理化的改造
《HiddenSinger》节目截图
这几档节目无一例外地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动,加入了华语乐坛的情感内容:致敬金曲歌手、寻找时代回忆等,立意如此之高却没有落地的内容支撑。笔者注意到,《异口同声》的时长竟超过了100分钟,这在黄金档节目中其实较为少见,《歌手》有一条完整的线与极强的竞演拉力才能如此,但《异口同声》为何如此做呢?
仔细看来,《异口同声》在不少细节地方拖出了时长。
首先,从开场介绍规则、猜评团等到首位嘉宾出场,《HiddenSinger》仅用一分钟,而《异口同声》花了三分钟。
其次,《HiddenSinger》的首轮表演只有半首歌,即一遍主歌加一遍副歌,但《异口同声》三位歌手的三轮表演都用的全曲。
再者,也是最大的问题——节目在后期处理方式上加入了太多的情绪化铺垫,竟然要经过多次回闪与打断才最终揭晓答案,《HiddenSinger》的处理方式则是以现场主持人的节奏来揭晓,也就不显得过于拖沓。
《异口同声》节目截图
虽说与《HiddenSinger》同样的时长,但《HiddenSinger》扩充了猜评推理的内容,反观《异口同声》显然想要的太多了,不如将重点回归到模仿歌手身上,如果能提高模仿歌手的模仿能力,不让观众听完半首就能简单猜出结果的话,猜评团的互动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前几年引进的综艺节目不胜其数,但只要能从原版找准模式的精髓,自然也就挽回如今的颓势成功“回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