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聂耳用两个月的时间,将《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创作完,但天妒英才

田汉将剧本《风云儿女》创作出来后,他将剧本转交给了另一个艺术家夏衍的手中。田汉在家中写分镜头脚本的时候,突然感觉异常的烦闷,他打算出去散散心,但是外面国民党在四处追捕他,贸然出去非常危险。

身边的人也极力劝阻他,田汉说:“我不能一直躲着,在家里我没有灵感。就出去一会儿,不会被发现的。”

《风云儿女》剧照

有个女同志站出来说:“这样吧,我帮你打扮成商人的模样,然后我陪你去,这就没人注意到了。”田汉对这个提议没有反对,欣然同意。

其实,田汉也并不是想出去散心,今天是他另一部话剧《回春之曲》的首映,他非常想去剧院看看。他穿着长袍、马褂、毛线衫、皮帽子,远远地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富即贵的人,而他身边的女同志也装扮成了一个大小姐。但他们还是没有躲过敌人的追捕,田汉被捕入狱。

当田汉被捕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远在异国他乡的聂耳也听说了此事,他立即通过关系找到夏衍,要求给《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作曲,他在信中写道:“如今田汉先生生死未卜,我能做的只有这些,相信他一定会同意我这样做的。”

聂耳(左)、田汉(右)

从信中的字里行间,夏衍似乎看到了聂耳真诚的眼睛,他将主题曲的词寄给了聂耳,由他作曲。

当时聂耳也正在被敌人通缉,党组织为了他的安全,决定派他经日本赴苏联留学。收到主题曲歌词的时候,聂耳正在日本等待出国的消息,他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为主题曲作出了曲谱。

为了能激起中国人民的共鸣,和增加曲子的协调性,聂耳在歌词前面增加了“起来!”,在歌词后面增加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整个曲子听起来更能激动人心,更能点燃人民心中的怒火。

可惜的是,这是聂耳留给世人最后的作品,也是他与田汉最后的合作。到达日本第三个月后,聂耳在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这个年仅23岁的天才作曲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这个噩耗传到了狱中的田汉那里,田汉悲痛欲绝。

田汉

为纪念与聂耳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时光,田汉为聂耳写下了一首挽诗:“高歌共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英魂应化狂涛返,好与吾民诉不平。”

1935年,《风云儿女》顺利拍摄完成,此时,主题曲的歌名还没有定。而聂耳寄回来的手稿中也只写了“进行曲”三个字,总感觉缺点什么。后来为这部电影投资的投资方在“进行曲”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三个字,此后,《义勇军进行曲》正式诞生。

《义勇军进行曲》一经发表,就被万人传唱,所有人都深深地被激愤人心的歌曲感动。然而这首歌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大地,在国外也备受喜欢。

在国外,许多国家革命者为争取自身解放而作斗争,他们被这首歌彻底激励,虽身受法西斯的侵害,但他们心中仍然充满着希望。《义勇军进行曲》也成为了一支国际战歌。

田汉出狱后,他竟意外地收到了一笔稿费,原来这首歌竟传到了美国,这是田汉没有想到的。而这笔稿费是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寄来的。

保罗•罗伯逊

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他不禁被歌曲中激昂热烈的曲子深深吸引,尽管不明白歌词中唱的是什么,但光听曲子就能感受到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

罗伯逊找人将《义勇军进行曲》翻译成英文,没有改变曲调,在全国演出,最后还用汉语制成了唱片,并取名为《起来》。当他听说这首歌是中国一位天才作曲家创作的,他非常想与他见一面,可经打听才得知聂耳早已去世,他不禁感慨天妒英才。

可他仍旧没有放弃寻找作词的人,后来罗伯逊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朋友,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听到了田汉的地址,将稿费寄给了田汉。

这首歌的影响力还不仅仅只有这些,据陶行知先生的回忆,他从欧洲回国经过埃及游玩的时候,在金字塔下面听到了有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梁思成先生在美国进行讲学时,在街头曾听到有人吹着的口哨,正是这首歌的调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远。《义勇军进行曲》最后能成为我国的国歌,也正是因为其包含的革命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