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豆瓣评分8.7,斩获奥斯卡影帝,DC新作《小丑》你真的看懂了吗?

在过去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两部关注底层的电影《小丑》和《寄生虫》,都颇有斩获。《寄生虫》一举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个重要奖项,奉俊昊拿着奥斯卡和金棕榈喜极而泣。

而《小丑》也不遑多让,"凤凰叔"华金菲尼克斯手捧着奥斯卡和威尼斯等大大小小几十个影帝,现身在各个电影展上。

不可否认的是《小丑》都在2019的影坛上面刻下了浓厚的一笔。

在浩浩汤汤的资本游戏时代,这部电影分明在无数底层和社畜的心中掀起千层浪,赢得满堂彩。

但说实话,你真的看懂它了吗?

DC传统反英雄电影还有路吗?

在2010年以后,DC在市场上被漫威压得不轻。

快餐文化下面的人们已经习惯吃好吃方便的漫威三明治,而对于DC这样精致的杂烩却显得有些抗拒。

伴随着"复仇者联盟"的金字招牌打出来了以后,漫威在超级英雄甚至是主流好莱坞市场上可谓是只手遮天。

漫威成功的背后体现的是高度工业化的商业电影。

流水线的剧本磨合,绿幕CG、高级的视觉特效打斗,扁平的人物设计也迎合了观众们在工作之余用惊悚刺激代替思考的心态。

虽然制作方投资不菲,但票房的成功和周边市场依然让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说市场,往往是一个包括攻占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巨大,遍及许许多多互动形式的巨大资本引擎。

但是DC呢,仿佛是哑巴吃黄连,学习漫威进行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超人》系列,《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联盟》的尴尬表现,让"金主爸爸"华纳的耐心消耗殆尽,延迟了续集的计划。

最终在2019年,在漫威推出最终季《复联四》引发观影热潮后,DC和华纳也将巨大的赌注压在了一部电影上面。

而这部电影,就是《小丑》。

《小丑》其实是一部极为复杂的泛左翼电影,具有强烈的作者风格。

这也暗合了DC当年成功的成长之路,从蒂姆伯顿的《蝙蝠侠》系列,到扎导的《守望者》,再到诺兰的《黑暗骑士》,无一不是具有个人化风格的典型。

无法言明的内心

《小丑》在主框架下沿用了原作《致命玩笑》小丑起源的故事,但在颇多地方做了完全不一样的修改。

导演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可能会让大家失望,我们甚至不是在拍小丑,而是在拍成为小丑的故事,是关于亚瑟这个男人的故事。"

而小丑这个角色本身很有意思。

从影片看,小丑可以说是明显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种病症的人们,对现实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并会依据于此有效的组织出一种都是系统性错误的思维,倾向以最负面的态度去揣测他人的想法,以至于很多时候脱离实际。

小丑正是如此,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又用极其具有煽动性和情绪化的视听语言,辅以小丑极具张力和冲击力的服化道,试图再让观众们置身于其中,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丑"。

在亚瑟化着小丑的妆上莫瑞秀的场景中,通过极具表现力的人物面部大特写和菲尼克斯的精彩演绎,亚瑟的乖张、癫狂、神经质、情绪化展露无遗,也暗合了小丑最终起源的"多重选择"(引自漫画《致命玩笑》)

小丑又是否有妄想症呢?

我认为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通过电影后面呈现的这些画面中,苏菲和他交往的事应该都是假的,都是亚瑟的幻想。

因为亚瑟第一次在电梯里见到苏菲,比着致敬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开枪的手势,而后面亚瑟用这个手势向他确认时,他对此完全没有记忆。

而中间亚瑟幻想在脱口秀中大展身手的场面成为斯科塞斯名作《喜剧之王》里鲁帕活脱脱的化身。

这样一来,间接说明电影是在幻想与非幻想跳转,也就能解释为何导演在部分场景中让人物突然出现然后突然消失,并在某些关键性节点上细节的重复出现与对应。

最有意思的是小丑癫笑症的象征化设定,让我想起了国内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暴烈无声》中张保民的哑巴人设。

亚瑟表达不出喜怒哀乐,所有的情绪都揉碎在那诡异的笑容中。这种类似于"哑巴"的失语,其实暗示了底层人失去话语权的悲哀。

其实并没有小丑,或者人人都是小丑

《小丑》的立意其实和《寄生虫》一样,正是所谓的阶级差异。

本质上来说,环境所导致的认知差异是社会每个阶层所相对隔阂的原因之一。

"民风淳朴"的哥谭市所表现出来的也只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句玩笑话,可以被利用的人才直接逾越到中产甚至更上层,但大部分的人才全成为了"精神病人"。

上层人所遵从的道德和游戏规则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类人的狂欢。

电影中,亚瑟在莫瑞秀中说到,"由你们决定是非对错,也由你们决定什么好笑或不好笑!"

这类人所谓的制度平等和机会平等其实适配不了底层民众。

因为视角差,他们以为这样就做到了公平公正,但其实资源的差距在阶级逐渐固化后变得更加巨大。

就像《寄生虫》里的基宇一样,有着肉眼可见的天赋还是没上成大学,一个巨大的原因是他没有富家闺女所拥有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私人老师。

而底层人们需要为这些资源进行互搏和竞争,就像基宇一家和保姆一家那样。

无数观众在看完表达出极其抑郁的感想,这种情绪化的波动实则反映出很多人潜意识里平时没有发出的共鸣,这便是导演想获得的结果,也是泛左翼电影的胜利。

政治正确减去矫枉过正,才是左翼电影应该有的态度。

聚焦底层和遭遇不平等的群体,是作为除去大叙事电影外的"蛆虫电影"应该为社会所树立的新视角。

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说,"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