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咀嚼的浮世清欢
厚积落叶听雨声,窗前明月枕边书。
(相关资料图)知名茶人静清和,以多年丰富的做茶、品茶经验,以及科学的史料、准确的数据,从二十四节气品茶、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六大茶类与饮茶健康、茶器演变与茶器美学、饮茶演化与审美变迁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解读中国茶文化。
在知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当下,这套知识体系较为完整、思想较为独立、视角较为独特的纸质茶书,让人们在闲暇光阴里,茶烟轻飏,披读展卷。书香、茶香,口齿噙香,是尘俗里的洗心之药;世味、茶味,味外之味,是耐得住咀嚼的浮世清欢。
茶书
读茶书,宜遵循先难后易、先专业后休闲的原则,以理性客观、专业系统的知识为保障
读书周刊:这个夏天,这套六册的“静清和作品”——《茶味初见》《茶席窥美》《茶路无尽》《茶与茶器》《茶与健康》《饮茶小史》,成了我的消夏读物。我是随意捡读的,但不知作为作者的您,希望读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读?
静清和:随意地读,未尝不可;当然,也可以按我推荐的顺序来读。
正如习茶一定先从最优质的茶喝起一样,依照先好后次的顺序,在建立起必要的审美与正确的口感之后,茶之优劣,豁然确斯。因此孟子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茶书也一样,宜遵循先难后易、先专业后休闲的原则,以理性客观、专业系统的知识为保障,此后的所学,才不容易被碎片化、江湖化、鸡汤化的信息所带偏。所谓倒餐甘蔗入佳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可先通读《茶路无尽》,把六大茶类的本质及茶类起源的相互影响了解清楚,建立起茶的基本知识与框架之后,再读《茶与健康》,就能更本质地去认知茶,端正和培养健康的饮茶理念。当洞悉了茶的本质以后,自然就会对泡茶的原理了然于心,此时去读《茶席窥美》,有意识地运用人体工学原理,在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里,去感受茶与茶器惠及我们的身心愉悦、美学趣味,才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当对实用且美的茶器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若再去系统地阅读《茶与茶器》,就能清楚,针对不同的茶类,应该怎样去正确地辨器、择物,也会了解制茶技术与饮茶方式的进步,是如何交互影响到茶器的设计、应用及演化的。而贯穿于饮茶历史中的茶与茶器的鼎新与变化,能让我们一窥千百年来古人吃茶的风景及审美的变迁。此后,再读《饮茶小史》,就会通晓煮茶、煎茶、点茶、泡茶之间的深层关联和区别,也会理解浮生日用的果子茶、文人茶及工夫茶之间的演化规律及逻辑关系。当透彻理解了茶与茶器的底蕴,就能充分地去享受因茶而生的茶道美学,在四时的光影里,依照节气的变化,从立春到立冬,在每天的一盏茶里,去领略蕴含在二十四节气中的茶汤与茶席之美,这便是最后一本《茶味初见》。生活因茶而产生超越庸常的悦人之美,以此抗拒人生可能遇到的诸多无奈、无聊、无趣、无味。
至此,上述六本书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相互解读、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相互印证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读书周刊:您建议最后读《茶味初见》,有意思的是,这本却是您出版的第一本茶书。
静清和:《茶味初见》初版于2014年,写于不惑之年,其中渗透着我在那个年龄时对茶超乎寻常的热爱与思考。《饮茶小史》是今年付梓的。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不觉十余年矣。十余年来,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及社交活动,不是在茶山做茶,就是在灯下写稿,只为专心把自己要写的系列茶书写完。门前的枝柯绿了又黄,黄了还绿,而我也已两鬓斑白、两眼昏花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读书周刊:这么苦,为何要写?
静清和:在近代中国的茶界上下,包括一些学者,但凡谈及茶,必然会提到神农、三皇五帝与诸多神话传说,似乎言及的历史越久远,表征自己于茶的研究或理解越深刻,这其实是非常荒唐与可悲的。对于这些乱象,西汉刘安及其门徒在《淮南子》卷十九中早已一语道破。书中写道:“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习茶的今人,却将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神话、传说奉为圭臬,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岂不荒谬?鉴于此,我便从2008年伊始,在当时的茶论坛及新浪博客上,撰写了多篇持不同观点的文章,意在拨乱反正,并以节气为纲,谨遵四时之序,持续写下了应怎样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去顺时应序、健康喝茶的系列文章,后结集成为我的首部茶书《茶味初见》,之后一鼓作气,有了其余五本。
为写书,我从草木萌动,写到荼靡花开;从雨水写到立夏,从白露写到大寒。时光真不经用。夙夜所为,得毋抱惭于衾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花费如此多的心血去写书,为的是使逻辑更加严谨,观点臻于完善。我的茶书,若是无法启迪后人也就罢了,但至少不能因知见不正而误导他人,否则,不仅有辱斯文,而且罪过着实不小。
读书周刊:新书如《饮茶小史》固然费心力,《茶味初见》按理再版就是了,但出版社说您花了三个多月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修订了哪些部分?
静清和: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文人,当初写下那些文字,留下那些图片,纯属随心所欲,尽在一个好玩。后得以结集出版,瑕疵重重,虽然承蒙读者不弃,但我还是诚惶诚恐的。幸好这次再版,让我有机会努力做些增减,删减了许多时过境迁的轻薄之言,补充了很多必要的别茶经验与习茶常识,增加了当初未能出版的24个章节,同时更换不满意的图片。如此,从图片到文字,这本书也算是焕然一新了。
当然,修订中我还是刻意保留了一些片段,因为那毕竟是我成长的一段真实记录,也是曾经走过的一段心路历程,当中包含着我的所读、所言、所思、所历。期间有迷茫、有坚持、有欣喜、有蜕变,希望这些无足轻重的体会,能对习茶者有所启迪,以之为鉴,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这些体会和思考,就像早秋树上缀满的果实,其滋味的青涩,不妨碍视野中的风景如画。春华秋实,各蕴其美,各有各的况味。
茶味“初见”时,是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再见“茶味”,却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蹉跎经年,茶汤里添了许多人生照见,多了如许人生滋味,不知是喜是悲?悲喜相依,苦甘并存,是人生初见,也是茶味再现。
茶路
踏访五十多座茶山,用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和视角,把六大茶类的本质、与茶类起源的相互影响,认真地交代清楚
读书周刊:六书中的《茶路无尽》,记录了您数十年的茶山之行、问茶经验和心得体会,文字看似云淡风轻、信手拈来,实则逻辑性、科学性非常强。
静清和:这大概和我的专业出身有关,我是学理科的,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从事水处理工程。最初我探访茶山,就是因为经常出差到各地,尤其是到各地山区的水源地踏访。前前后后,我大概踏访过五十多座茶山。写书之前,我又将这些茶山重走了一遍,边走边访茶农、茶人,严谨考证茶史、茶叶制作工艺、技术传承、茶树品种等,用一个理科生的思维和视角,把六大茶类的本质、与茶类起源的相互影响,认真地搞清楚。有了这本《茶路无尽》,茶书的知识结构才算完整。
读书周刊:您出身于中医世家,怎么没有从医?
静清和:我那时叛逆,故意要反着来,但实际上,从小读医书练就的“童子功”,对我研究茶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家庭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一句话,始终激励着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能医我愚,苦可砺我心。我力求从可靠文献和证据链中,得出每一个所要表达的结论;让自己的每一个观点,得到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正确的理论支撑,尽可能地让每一张图片与文字对应,可赏可读,以图释文。这些看似基础的要求和细节,给书的写作增加了诸多难度。多少个假日与夜晚,我行色匆匆,往返于茶区与家的路上。我女儿取笑我:“你问茶累积的机票和车票的厚度,早已超过了书的页码。”这点我承认,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嘛。我都是在访山、问茶的当晚,整理一天的笔记,再趁热打铁,草就一个章节的文稿。记得在恩施的那个雨夜,我在宾馆房间,灯下孤影,用随身带的茶器,泡一壶“红袖添香”,插一枝半开的素心蜡梅,写下了“恩施玉露承唐韵”一章。虽苦,但花香浮动、茶润诗心,茶与花,都是旅途中温馨的慰藉与陪伴。
读书周刊:茶对您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静清和:茶,让人冷静、理性。在喝茶、研究茶的大量阅读中,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茶,啜苦咽甘,让人回味,在茶香的熏陶中,在饮茶的这个美学过程中,以茶为隔,借茶之清味,通过一席茶、一炉香、一瓶花,在苦中作乐,安顿身心。余生,我将活在当下,做点小而美的些许小事,足矣。
茶席
以茶与茶汤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
读书周刊:《茶席窥美》作为国内首部茶席设计与茶道美学专著,自2015年4月出版以来,累计印刷了11次。何谓茶席?
静清和:茶席,从狭义上讲,它是一个品茗的平面;从广义上讲,却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与茶汤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茶席,也是在庸常、枯燥的日常生活中,辟出一方心灵净土,一方纯粹的精神享受与审美空间,以“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颐养性情,乘物以游心。
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茶汤无形,无器不盛。器以载道,道由器传。所谓茶道,其本质就是关于茶的艺术,或是茶的美学。形而上者谓之道。技可进乎道。只有技艺精熟了,上升到美,就近乎“道”的范畴了。由此可见,由茶与器之门径而入的茶道,就是一门极富情趣化的雅致的生活艺术。茶席可视为茶道有规则、有秩序的外化的具体表达。在物质日渐富足的今天,我们不妨借助茶席的概念,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借以实现自然与人、人与茶、茶与器、器与器的协调呼应、相得益彰,以此去构建一个健康科学、实用且美、清韵自足的艺术道场。
读书周刊:器以载道,这便引入了茶器。
静清和:是的。泡茶看似随意,欲泡好一盏茶,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手上功夫,活火活水,知茶性,明茶理,以形成正确的审美与综合判断,而且还需要“利其器”。茶器的选择,是否顺手贴意,是否适合某一类茶,能否准确客观地表达茶的汤色、香气、滋味、气韵等,都是值得玩味的雅趣闲事。我在《茶与茶器》这本书里,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写到今天,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茶、饮茶方式与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
在唐代以前,由于原始条件下的药、食、饮同源,因此茶与茶器的发展,并没有发生多少交叉。陆羽《茶经》问世以后,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器与茶具有了明确的分野。从茶的晒青、蒸青初始,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饮茶方式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它们对茶器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深刻。
元代,揉捻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为发酵茶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也使茶的瀹饮变得简单和快捷。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当松萝茶的制作技术影响了武夷茶之后,随着一个崭新的乌龙茶类的诞生,催生了与之相应的新的品饮方式。于是,器具精良、以闲情逸致烹制的工夫茶出现了。工夫茶在乌龙茶产区的横空出世,使得其品饮方式,不断地随着乌龙茶制作技术的向外传播,而逐渐在福建、广东地区扩散和发展。当酒杯被借用作茶杯使用之后,很多酒器的形制,便影响和左右了茶器的发展与变革。曾作为品茗器的盖碗,也渐渐地在向泡茶器方向转变。形随功能,当茶器的用途发生了改变以后,其形制必然也会为之变化。
茶器的考证与研究,是对《茶席窥美》的深化。
读书周刊:说回到茶席。看您书中有很多绝美的茶席照片,如何摆出漂亮的茶席?
静清和:不是刻意地“摆”,而是用心地“布”。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借以实现自然与人、人与茶、茶与器、器与器的协调呼应、相得益彰。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而是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的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实用且美着的艺术,二者不可孤立与分割。茶席的存在,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茶席营造衍生出的美感,是为实用服务的。日本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茶席是有思想、有表达、有诗情、有画意的茶道艺术组合。
读书周刊:实用且美之外,还有其他原则吗?
静清和:茶席的灵魂始终是茶。茶席这个空间里的所有载体与构件,都要服从和衬托于表达茶与茶汤这个主体,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影响茶之本质及趣味的表达。茶席的清致与否,在于你如何剔除那些影响美的因素。这个观点,与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
茶史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自唐以降,它始终存在着一个不断删繁就简、剔除欲念、关注健康、渐次回归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发展历程
读书周刊:今人多说泡茶,已经很难说得清煮茶、煎茶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静清和:自上古煮茶、唐代煎茶肇始,至宋代以降的点茶、撮泡等,那些古老的传统饮茶习俗,在今天来看,似乎渐行渐远,乃至模糊不清,其实,它们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完全湮没,只是顺其自然地蜕变、融合或沉潜于此后的茶事之中,波澜不惊,与古为新。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自唐以降,它始终存在着一个不断删繁就简、剔除欲念、关注健康、渐次回归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发展历程。现代人泡茶、品茶,现代一席茶的设计,既不能脱离传统之美,也必须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借由茶与茶席,营造日常的居家生活之美,使我们的生活“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以此来抵御世事的纷扰,抗拒世俗的无聊。
读书周刊:六书中的《饮茶小史》,写了很多一般人不太知道的国人饮茶故事。
静清和:这本书的写作思路确实本着这个原则,即对于大家熟悉的知识,阐述从简,甚至一笔带过;针对大家比较陌生或是含混不清的问题,其论述则是条分缕析,重墨勾勒,尤其是明末清初,涉及影响文人茶向工夫茶嬗变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等因素的挖掘,更是不厌其详。
我们当下读到的有关饮茶的史料,大多是被历代文人雅士们有所取舍、系统滤清过的。它所反映的,更多的是少数诗礼簪缨之族,或高居庙堂之上阶层的饮茶方式,不可能如实呈现身处江湖之远的市井阶层及庶民百姓的饮茶流俗,故有“史难及庶人”之说。我们很少会思考:从上古的原始煮饮,到陆羽改进的煎茶;从早期民间的斗茶,到经蔡襄等人改良的点茶;从市井草莽的点茶、果子茶,演化成为明代以降的撮泡法等,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次第关联与相互影响?而这些,恰恰是本书着力挖掘与探究的重点。要想弄清楚煮茶、煎茶、点茶、泡茶以及文人茶与工夫茶的深层勾连、互动与衍生关系,就需借助大量的史料碎片,援以宋元以降的笔记、逸事、戏曲、小说等,从其委蛇曲折处,用心揣摩,细细探究出符合那段历史、人情的情理来。因为,世间的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外乎一个“理”字。工夫茶在明末清初的萌芽即是例证。究其本质,工夫茶其实是文人茶商品化、世俗化、生活化的产物。没有明末商品经济昙花一现的繁荣,没有阳明心学推动的个体意识的觉醒,没有基于人性之上的世俗审美的剧变,就不会有以追求生命感性存在与物质享受的具有世俗之美的工夫茶的诞生。当清代的饮茶方式再次被儒家赋予强烈的自省、养廉、雅志、修德等教化色彩之后,崭新的工夫茶饮自然就会在以儒家为正统的文人士族阶层,失去了培植其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这就是清代工夫茶只能偏安在远离主流意识形态且商品经济发达的少数地区的重要原因。
茶饮
不唯是茶,万事万物,格物明理,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方为智慧
读书周刊:六书中,哪一本书最难写?
静清和:《茶与健康》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写,却始终不敢轻易动笔的。近天命之年,在对茶的理解与认知稍觉通透之后,始敢将所历、所学、所思、所悟付诸笔墨。
世人只知喝茶健康,却很少思及健康喝茶。其实,喝茶健康与健康喝茶,是两个迥然相异的概念。很多人起初选择喝茶,是为了健康所需,最终却事与愿违。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健康喝茶的基本常识。纵观茶之本质,无论制茶技术怎样发展,茶的功效,都是以咖啡因为主导的、其他成分共同参与的稳定组分在起作用。因此,对茶的研究和认知,一定要放到“以咖啡因为统帅的稳定组分”这个视域下,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正确的,才最接近茶的实相。
细茶宜人,粗茶损人。茶主于甘滑,这是宜人良茶的共性。饮茶少则醒神思,多则精血亏虚,暗中伤人。陆羽提出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与我常念叨的“喝好茶,少喝茶,喝淡茶”,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世人只知饮茶好,而不知过饮之害。故李时珍特别强调:“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若是沉醉其中,而又执迷不悟,就容易为茶所损。物无美恶,过犹不及。因此,以古为鉴,悬崖勒马,犹未晚也。不唯是茶,万事万物,格物明理,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方为智慧。见微知著,抛砖引玉,期冀该书能成为一剂戒饮戒贪的清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