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对话郑芬芬:把创作触角延伸到更多社会层面
观众熟悉郑芬芬,不少是从《听说》开始的。事实上,当我们从纵向维度来看郑芬芬导演的主要作品,不论是十多年前的《听说》,还是近年来的《做工的人》,“青春”与“家庭”似乎都是其重点展现的两大主题。而类似于《二哥来了怎么办》中,从青春视角切入展现家庭面貌,在内在主题探讨之外又保留奇幻色彩和喜剧桥段,都让郑芬芬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电影《二哥来了怎么办》剧照
问:您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达怎样的主题?
答:《二哥来了怎么办》重点探讨重组家庭中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影片的故事更倾向于现实主义题材,感情叙事也比较多线。我们在影片中保留了青春期少年应该有的一些幻想,但“奇幻”的情节设计要少了很多。
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提醒观众去关心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因为家人和朋友平常一直在身边,但你可能会忽略他们,你自己内心的渴望也可能会被家人和朋友忽略。所以我想通过电影告诉大家,当岁月静好时,其实身边会有家人和朋友替你负重前行。
电影《二哥来了怎么办》剧照
问:喜剧一直是您的电影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不管是家庭的温馨,还是生活的困顿,都会通过喜剧的方式进行故事呈现,为什么会对喜剧的表达方式如此青睐?
答:有人说“最伟大的喜剧往往都是悲剧”。人生本来就是悲苦交织的,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给观众带来光明和希望,用乐观的情绪感染带动大家,所以我喜欢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故事。
不可否认的是,我用喜剧的壳去包装悲剧的核。不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是不可避免的,某种程度上,喜剧的力量可以激励大家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难关。
在我的创作中,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对社会现象进行一种社会学观察,通过故事讲述,把家庭和社会的细节呈现在故事线当中,借此展现社会面貌的一个侧面。
导演郑芬芬
问:近些年华语电影青春片热度很高,当下青春题材电影还有哪些突破点?
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有哪些?
答:电影方面我在准备一部灾难爱情片的题材,讲述方式上我也会继续延续现实主义题材的风格。我还是希望在未来的创作中,把触角延伸到各个社会层面。
统筹:吴晶、林晖
图片由片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