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多处细节意味深长,揭开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绝大多数恐怖惊悚片的评分很低,而且拿不到任何奖项,电影《沉默的羔羊》绝对是一个例外。

连环杀手野牛比尔酷爱的歌曲,伴随着那轻捷的旋律、糜烂的歌词,野牛比尔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开始了黑暗中的独舞。观看《沉默的羔羊》时,这段滑稽古怪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传递出歇斯底里的欢乐和森冷彻骨的杀意。这是属于野牛比尔的愉悦时光,也是他犯罪前必演的序曲。

传统的恐怖片总是不遗余力地展示被杀过程,极尽血腥诡异之能事。在本片中,这个过程被一笔带过,借助刻画受害者临终前的垂死挣扎和之后展现在解剖台上年轻美丽却肮脏残缺的尸骸,间接诉说她们凄惨的死状,表现凶手的残忍。这种手法将恐怖电影的惊骇手法运用得入骨三分。

这种想法似乎不可思议,但对于他来说却合情合理,这样可以让他逃避看来已经变异的现实,而那段令人不寒而栗的舞蹈,显然是这看似合理的犯罪行为的开场仪式,借此为其早已坍塌的精神世界寻找新的寄托。舞者周围漆黑阴沉的暗影、诡异俗艳的光线,营造出瘆人的气氛。

在导演看来,人们内心深处放纵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恐怖之源,无论如何压抑与回避,它终将从潜意识里爆发出来,进而毁灭个体以及其他美好的事物。

值得一提的是,议员的女儿被困之时,以凶手的宠物狗性命要挟,企求脱身,野牛比尔在大声斥责她的同时也怒吼出自己撕心裂肺的苦痛,这个情节更彰显出导演的立场。最终,议员的女儿并没有得救,但是她的死亡令警方加大了侦察力度。

野牛比尔制造的连环杀人案令警方一筹莫展,此时,克拉丽斯奉命探访汉尼拔博士,希望他能帮助破案。在《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莱克特博士是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他冷静睿智、洞悉人心,虽身陷囹圄,却从容不迫、淡定优雅,在与女主角的智力交锋中掌握着绝对的心理优势。然而带着心理创伤出现的女主角与其斗智斗勇,以“羔羊寓言”打动了博士,并与其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和理解。

除此外,还有空间、场景设置等多处细节意味深长,揭开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在本片中,作为配角,汉尼拔博士的心理轨迹并未被详细表述,但是不难看出,克拉丽斯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令早已洞悉人性的汉尼拔博士感到意外和些许触动。因此,他给予克拉丽斯提示,令其逐步逼近凶手。

正邪的对决终于到来,影片将场景放置在漆黑的地下室,这也是恐怖影片惯用的伎俩。这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弃的空间,充满着腐臭的尸骸和脏乱的杂物。不见一丝光亮的密闭空间,是影片中人类罪恶内心的外化—被扭曲膨胀的恶念和紧紧锁闭的心灵是这密不透风的恐怖产生的根源。

最后,女性特有的直觉拯救了主角的生命,克拉丽斯在野牛比尔扣动扳机前结束了这个罪恶的生命。

影片结尾运用全知视角理性而悲悯地俯视人类,芸芸众生宛若待宰羔羊一般,麻木而无奈,挣扎求存却逃不过命运的摆弄。但是无论如何,野牛比尔的死亡象征着“邪不胜正”的永恒规律;残暴的汉尼拔博士对克拉丽斯片刻的关怀与理解,则象征着人类对“真、善、美”等美好事物永远的渴求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