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荡漾着上海故事
朱怡晨博士的《共享水岸: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纪事》(以下简称《共享水岸》)一书,聚焦苏州河两岸工业遗产的更新,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探讨滨水工业遗产空间改造发生的动力。通过对苏州河岸线60多个工业遗产的记述,展现了苏州河水岸的独特魅力以及水岸工业遗产所承载的上海发展史,阐述了水岸从产业空间转变为社会空间的重要性,为读者展现了共享水岸美好的未来愿景。
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上海的水岸,从生产岸线转为景观岸线,从工厂、仓库、码头、单位、小区垄断的封闭岸线,转向今天全民共享的开放岸线,这背后既反映了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转变,也展现了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空间演变。
(资料图片)工业建筑从兴盛发展,到停产搬迁,再到保护利用,每一代人都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州河畔的工业遗产也是如此。眼下,对苏州河水岸工业遗产的保护已达成共识,但面向未来,如何将相对封闭的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结合,仍值得探讨。
《共享水岸》提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应从共享的原则出发,为更多的主体所使用,成为可以共享的城市公共景观。“共享水岸”这一目标,跳出了建筑单体修缮保护的局限,着眼于城市整体滨水资源的公共价值提升,与当下“还江于民、还河于民”的滨水空间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的水岸共享五维度,也为滨水工业遗产这一特殊建筑类型及其周边社区的更新活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苏州河位于上海市区西部,自上海老城区流经闸北、静安、黄浦、徐汇等多个区域,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承载丰富城市记忆的主要河流,也是上海作为高密度城市的稀有城市空间资源。在近代以前,苏州河两岸长期是上海城区的重要工业、商业、文化和居住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苏州河水岸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苏州河沿岸汇聚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如欧式风格的建筑、民国时期的老洋房和工业遗产建筑等,这些建筑的风格和历史背景展示了苏州河沿岸的多元文化特点。在历史上,由于苏州河航运方便,其水岸成为许多工厂、仓储、码头的所在地,呈现出“仓栈、工厂林立”的产业繁荣景象,知名的金城银行仓库、四行仓库、交通银行仓库、莫干山路工业区、国棉一厂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上海制造重地,但也一度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而成为臭水沟。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厂关停搬迁、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地建设拉开序幕。
随着苏州河沿岸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苏州河水岸逐渐恢复了生态环境的自然特色,成为上海市区内不可多得、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在繁华和熙攘之中,开辟出一番相对宁静、自然的天地,河畔形成了成片的绿化和公园,河中再次有了各种鱼类和鸟类,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自然元素,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运动的场所,许多上海市民找回了孩童时代的自然玩趣,也成为新上海市民的当代都市记忆。
苏州河水岸的生态回归已成为上海市中心的亮丽风景线,而在此过程中,那些往日产业重地所留下来的工业遗产也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同时在这些往日的产业空间之中也蕴藏了丰富的上海故事,成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工业遗产的“共享”再生
苏州河水岸工业遗产是苏州河流域的独特魅力之一,这些工业遗产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苏州河流域成了上海的重要工业区,一些著名的上海企业、商会和工厂都坐落在这里,如上海总商会、新泰仓库、四行仓库、怡和打包厂、上海啤酒厂、信和纱厂、中华书局等等。这些工业遗产不仅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记录了上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在上海城市更新过程中,许多老厂房被重新利用,改造成艺术中心、创意园区、餐厅、咖啡馆等文化和商业空间,让这些工业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亮点之一。
书中记述了苏州河水岸工业遗产更新的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苏州河畔“艺术仓库”群形成标志的工业遗产再利用;21世纪初,以M50创意园逐渐成为标志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域的出现;2010年左右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的政府主导的水岸再开发;世博会后至今,以浦江两岸贯通、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为标志,进行的滨河公共空间塑造和工业遗产更新。作者将苏州河水岸工业遗产更新的历史进程总结为以“共享水岸”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景观新图景。
从产业空间到社会空间
作者对苏州河滨水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五个“共享”维度,历时性、渗透性、分时性、多元性、日常性,以实现工业遗产从产业空间到社会空间的再生。
历时性体现了工业遗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历史积累,保护和再生不仅是物质载体本身,更需要将其承载的历史渊源、场所记忆、空间故事等,用创新的空间形态呈现出来,实现从“关注形式”到“关注形成过程”的设计策略转型。
渗透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场所的可达性。体现工业遗产向社会空间的转变,公共可达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工业时代的水岸空间,由于运输、生产的需要,其面向城市腹地的一侧往往有铁路、道路、围墙等线性隔离设施,产业空间成为城市腹地与水岸空间之间的屏障。渗透性指标的介入,对于更新过程中促进城市腹地与滨水空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时性是城市空间资源共享的重要策略。在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相对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要体现空间的社会性、鼓励公众参与、吸引公共活动。针对空间不同时段的使用状态展开策划,并体现在公共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之中,将有效促进水岸空间的活化,呈现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
多元性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下工业遗产改造过程内容策划的相对单一,因而促进多样化功能配置的策略将有效提升使用人群的多样化和产业链、服务链的形成,也促进对周边社区的服务性职能,吸引更多公众的参与,激发各类公共活动的发生。
日常性的介入,更强调工业遗产再生中的人性化场所营造,置入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更为贴近的场景。人性化场所塑造的是能够促进偶发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空间形态。除了工业遗产的建筑物之外,其丰富的外部空间场所与周边社区街道网络的衔接融合,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整体社区化更新等,可使工业遗产的活化再生利用更接地气,成为塑造在地城市文化的一个契机。
这五个共享维度的建立,为苏州河水岸工业遗产从产业空间向社会空间转型的活化再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新策略。
共享水岸的未来愿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滨水区域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空间,既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又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苏州河作为上海市内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加上水岸工业遗产的宝贵资源,使滨水空间独具魅力。保护和发展苏州河滨水空间,既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又兼顾生态、文化和社会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书所倡导的共享理念和更新策略,将是苏州河滨水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苏州河滨水空间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打造市民生活、娱乐、休闲的场所,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体验。同时,苏州河滨水空间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打造城市绿色走廊,提供自然与城市相融合的美好景观。此外,苏州河滨水空间还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功能,保护和传承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本书将滨水工业遗产的更新从建筑层面的保护和修缮,拓展到城市空间层面的更新与发展,更提出了水岸社会空间营造的共享原则和方法,也向读者展现了在共享理念和指导原则下,苏州河水岸未来将成为承载上海市中心多样化功能和空间形式的舞台,也将融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积淀的历史记忆、时尚活力于一体。
《共享水岸》一书,被复旦大学于海教授纳入其主编的“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系列丛书之中。以“历史(纪事)为经,以场所(社会空间)为纬”,以“历史意识和空间敏感”描述了“苏州河沿岸空间的历史演变”,弥补了“上海空间纪事,没有江河的故事总是缺憾”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