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制若娱丨《天坑鹰猎》,“纯粹”类型片的突围
文│夏天
该剧根据天下霸唱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北京少年张保庆为给恩师寻药,只身前往东北鹰屯,却因偶得一张古老的地图,与地质少年团共同探秘天坑的故事。
“少年气质”从何而来?
如何呈现出“少年气质”?首先要“找到适合角色的演员。”高铭谦表示,鉴于《天坑鹰猎》少年探险剧的定位,“我们需要的演员在15岁到19岁之间,不能超过20岁,我们一直坚持这个选人原则,且演员与角色间的准确度和契合度要高。”
最初选定王俊凯与文淇作为主演时,争议和质疑声也是有的。“流量偶像”是一把双刃剑,如今的舆论环境,让观众对带有“流量”标签的演员存在天然偏见,“流量会带来很好的粉丝效应,也会带来路人的反感。所以在这把双刃剑之下,我们最终仍是以演员的特质来作为选角的依据。”
“正是基于对角色的准确定位,我们选择了他们。”对于演员高铭谦毫不吝惜夸赞,“这次王俊凯,他是真的做到了对这个角色非常成熟的塑造。”而作为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文淇表现自是不必多说,高铭谦坦言,在邀请文淇出演时,文淇还没有拿到金马奖。
在他看来,如今有很多剧集在选择演员时,为了迎合市场,更考虑演员的知名度。“因为知名度,他在选演员时可能会失去准确性。所有有知名度的演员搭配在一起时,最后所呈现的,不一定是一部好剧应有的气质。”
除了演员的选择,为了呈现出“少年气质”,《天坑鹰猎》在制作和拍摄手法上,也费了番功夫。
在整体美学塑造上,《天坑鹰猎》选择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片中一望无际的雪景带给人无尽的想象,“广袤的雪原,骑马奔驰的少年,以及他们在广袤大自然中见到的非常美妙的画面,我们都用了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处理。”剧中从美术、摄影到灯光、置景,都在为《天坑鹰猎》的“少年气质”服务。
成长青春群像
《天坑鹰猎》原著仅十几万字,故事轻巧简洁,在影视化过程中,高铭谦团队第一个面临的难题就是扩充与改编。
“要说它是IP剧,可能是因为天下霸唱老师的知名度,但从作品方面来说,它并不是一个拥有多少粉丝基础的大量级IP。”基于此,高铭谦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天坑鹰猎》作为一部大IP来进行运作,而是在原著故事基础之上,做了大量影视化改编和容量扩充,深化故事主题,扩充的内容都是为了完成故事主题上的刻画。
高铭谦表示,《天坑鹰猎》的内核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剧中每个人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归属感。比如顺德奶奶一辈子也没有再回到天坑,邢原野最后成为了英雄,没有再回到北京。“这些鲜活的人物都在讲一个主题:我们如何找到人生的归属感。”
相比于“大男主剧”,高铭谦显然更愿意将《天坑鹰猎》定位为少年冒险剧,“它是一部青春群像,并非某个人物的华彩。”相比于悬疑和探险元素,对每一个人物的成长作出深度剖析,是高铭谦团队在创作时着力更多的地方,“少年成长”是《天坑鹰猎》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所以观众才能看到,菜瓜不畏世俗眼光、执着的追求着理想,张保庆逐渐从懵懂的毛头小子成长为有责任感的英雄少年。而小红果亦正亦邪的人物设定,则引发了较大争议,对此高铭谦做出了回应。
“在角色创作上,我们一直坚持人性是复杂的,”剧中的张保庆、菜瓜、小红果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才符合少年应有的状态。少年要成长,成长就会有困惑以及缺陷,他性格里会有让人喜欢的一面,也会有让人觉得需要改进的一面。剧中每个人物都有复杂的人性,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都是积极向上的一群少年。”
做一部纯粹的类型片
在资本逐利的大趋势下,为了迎合观众和市场,看似不同的影视作品,在内核上实际高度“同质化”。玄幻剧火了掀起玄幻剧拍摄热潮,宫斗剧“爆了”带动宫斗剧成为影视剧主流,市场上剧集类型集中,而很多类型片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状态。
“尽管女性向IP的观众群体规模更大,但从业者们亦不能放弃男性向IP的创作,如果某个IP非常热我们就去追逐它,将它消耗殆尽的时候,整个市场也会出现一种疲态。”市场要想做到百花齐放,势必需要从业者们在类型片上进行深度探索,而这,也是高铭谦团队努力的方向。
在创作类型片时,首先在内容上就要做出权衡和取舍,不能为了扩展受众,就将剧集做成一锅“大杂烩”。在这点上,《天坑鹰猎》做法值得借鉴。例如,鉴于男性向少年冒险剧定位,这部剧在感情戏上,选择了一种更符合那个年龄阶段的青春懵懂的情感。
“这样的设置会让《天坑鹰猎》失去一部分观众群体,尤其是女性观众。”高铭谦坦言,“其实这是很吃亏的,但我还依然坚持这样做,我想做一道纯正的菜,它既然是一个少年冒险剧,它应该是属于青春懵懂的情感,应该有青春特有的样子。一部剧做得纯粹很难得,如果一部纯粹的剧和一道纯粹的菜,能够被它的受众接受和认可,我觉得这就是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