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让人舒服的关系,都没那么有边界感

让人舒服的关系,都没那么有边界感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边界感的重要性。

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作者说,自己早就习惯了大城市的冷漠疏离,这意味着边界和自由。


(资料图片)

多年后回到家乡,被大家善意地贴近和“多管闲事”地问候,反而感受了久违的温暖。

她曾经很不屑的小城市的陈规陋习,洽愈了自己疲惫的心灵。

这的确是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过于强调边界感,往往会走向相反的一面:

形成过于僵硬外壳,成为遮挡善意、回避社交的幌子。

来源:pexels

01

边界感僵硬

把他人越推越远

仔细一想,生活中有很多人的边界感都不够灵活,有些僵硬。

自以为是在捍卫自我,事实上也阻隔了很多人情温暖的部分。

忽视了情感,过度理性,一不留神就生活在荒漠之中。

比如说,有些人很少暴露真实的情感。

有位朋友,就对此很有感触。

他常常抱怨说,人越长大越孤单,即便找人聊天,也只能聊些很浅表的话题,吐槽一下油价和物价,愤青一下当下的社会热点。

有一次,他看到一本书,被其中的观点击中,感想强烈,涌起热泪。

想分享一下感受,便转发给大学好友,同时写了一大段话,期待对方哪怕最简单的回应。

谁知却如同石沉大海,对方自动忽略了这条消息,打岔过去,嘻嘻哈哈讲起自己的琐事。

来源:pexels

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这样,不对他人的情感做回应,也不表达自己的情感。

虽说过度的自我暴露是一件不太安全的事,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支持也是必要的。

如果遇到从不袒露情感的人,会让人感觉很受挫。

他们似乎总是戴着面具,不表露悲欢,也从不袒露对他人的需要。

表面看起来,他们可以很“社牛”,但其实是假性自体过于发达,很难真正靠近。

来源:pexels

还有一些人,过度功利化地看待关系,不分情况地将“没有价值”的人挡在门外。

一位来访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她在闺蜜A失恋时,坚定不移地陪在她身边,听她倾诉,带她旅行,慢慢帮助她走出情感的阴霾。

可是当轮到自己低谷期时,想从闺蜜身上获得支持,对方却总是躲开,发一条寻求帮助的信息,久久得不到回应。

女孩明白过来,对方可能只是将自己当做抚平伤痕的工具,并没有真正想要建立一段相互平等的关系。

当对方不需要自己的时候, 便恢复了坚硬且高耸的边界。

来源:pexels

还有一些人有过强的边界感,源于他们的“玻璃心”。

前同事经常会感受到被人冒犯,一旦有人发表不同意见,他就认为别人故意针对自己。

这种困扰在亲密关系中更加明显,一次,他等女友看电影,结果女友迟到了十分钟,也没主动联系自己。

他顿时涌起被忽略和抛弃的感觉,感到非常愤怒,也不联系女友,自己一声不吭就一个人进影厅了。

像他这样,因“玻璃心”而勾起不恰当的防御,远离他人,是很多人在关系中的困难。

来源:pexels

02

僵硬

边界感的背后

所以说,过强的边界感,说明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

首先,边界感不灵活,源于对依恋的恐惧。

很多人对情感不做回应,或是回应过当,其实是与外界不够分化的状态。

对依恋恐惧的人,一定对关系有过很多失望。

这种失望源于期待被别人完全看见、理解和欣赏,是一种镜映和融合的需要。

那个因女友迟到而独自进电影院的男生,其实是一种回避型的依恋模式。

这源于早期和养育者的互动方式。

如果孩子的正当需求总是被母亲忽略或拒绝,就会渐渐不再提出需求,进而疏远母亲。

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他们会有相同的表现,一受挫就撤回,首先抛弃别人。

于是,总是表现得难以接近,缩在自己的壳中。

既渴望全然的接纳,又很害怕在关系中被辜负。

很大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感受一定存在偏差,也不可能完全同频。

对于镜映的需求,必定会收获现实的失望,从而产生防御,开始恐惧和排斥情感交流。

他们会表现出疏离与难相处,这其实是一种反向形成:

因过度渴望依恋而排斥依恋。

他们其实不断在彰显“我很独立,我不需要别人”,可能是潜意识害怕被过度的情感需求吞噬。

来源:pexels

同时,自恋型特质的人往往更容易功利取向,以边界感为由拒绝他人。

对我没有用,那我就不来往。听起来很正确,实际是将他人物化和工具化的表现。

他们在表达的是“你配不上我“,只愿意和那些闪闪发光的人交往,平凡和平庸令他们避之不及。

看不见他人生活中的风暴,也无法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悲欢,这使他们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

自恋的人很难向下兼容,本质上,这也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相反,那些对自己接纳的人,往往会对他人多一些善良和看见。而这样的善意可能会成为照亮他人一生的灯塔。

来源:pexels

03

边界感

需要灵活性

反观那些边界感灵活的人,他们既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充分自洽安稳,又能在关系中得到支持,同时也能给他人带去温暖。

他们是拥有充分安全感的人。

就像有位朋友对我说,在她生病期间,她的妈妈来照顾她,发现她很会和周围的人打交道。

比如说,她会把废纸壳送给楼下的老人家,顺便问问哪里的菜好吃,夸电梯里的孩子可爱。

她不在意有没有打破所谓的边界,总是带着善意和他人交流,而他人也往往很愿意回应。

那些愿意对外界伸出善意触角的人,往往相信外界是好的,对他人也有好的预期。

来源:pexels

他们是被好好对待过的人。

追溯到早年,他们和养育者建立过安全型依恋关系,需求得到了足够的回应和满足,所以能在成年后相信世界美好,他人可爱。

所以,他们也更愿意对他人释放善意。

不仅如此,他们还是自体感充分内聚、有自我确定感的人。

由于内在有稳定的心锚,他们不会将个人价值依附于他人的回应和对待方式。

不会因为他人的反应而激起自我怀疑,更不会从他人身上验证自己的好坏。

这样,便能放心探索世界,同时多了一层柔软的壳,将自我向外延生。

他们能与他人分享、连接、共鸣,也可以灵活调整,进退自如。

来源:pexels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都是通过关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

人生而有外向寻找连接的本能,也有在关系中感受到支持的需要。

所以,让自己的边界感变得更灵活,可以增加幸福感。

首先可以在关系中学习建立灵活舒适的边界感。

努力接触更多的人,并从中获得正向反馈,在关系中学会既依赖,又独立。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也会给予不同的反馈,但这些都是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径。

就像我前阶段新认识的一个女生。

她问我住在哪里,我告诉她大概位置,她就生了很大的气。

她认为我不告诉她具体的小区名就是对她的戒备,很不真诚。我对她的表达也很不舒服,就断了往来。

来源:pexels

后来我反思,她也是我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我确实不容易对人敞开,但她也会对他人的边界过度敏感。

通过他人的反应,自己的边界感就像松紧绳一样,最终会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度。

同时,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恐惧。

以成年人的姿态疗愈早年被拒绝、伤害的部分,经常对自己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有足够的力量自我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努力进行一些积极的练习,比如说正念。从自己真实的情感流动中感受真实的自我。

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的重要功课。

边界感并不是让交流停止,让温暖在安全的设置下流动起来,或许才是边界感存在的本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