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回看香港音乐的初生年代

回看香港音乐的初生年代

许愿这个名字,音乐圈以外的人听了可能不太了解,但圈内人听了,会立刻竖起大拇指。不熟悉他的名字也不要紧,他推出的歌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位资深音乐人和作曲家,许愿曾为林忆莲、张学友、郭富城、邓紫棋等多位歌手制作歌曲,推出30多张专辑,更是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张国荣的《今生今世》《追》等热歌的幕后功臣。

去年大热综艺《声生不息·港乐季》中,许愿就被节目邀请担任高级音乐顾问。借着港乐的回潮,近日,许愿出版了新书《离地半尺》,将自己了解的以及亲历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乐故事写在书中,也记录了他和林子祥、张国荣、梅艳芳等好友的故事,那也是港乐诞生初期的故事。

被激怒的港乐“亲历者”


(相关资料图)

许愿是一个很随和的人,聊天的时候他始终都笑呵呵的,但这本书的创作机缘,却是一件让他“出离愤怒”的事。

有一天,一位朋友给许愿发来一段视频,内容是两位视频博主在讨论流行音乐。说到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诞生,两位博主随口说那“只不过是小调的延续”,只提了一下罗文、许冠杰和徐小凤。这让许愿非常生气:怎么能在自己不懂的专业领域随意发挥?在许愿看来,许冠杰的部分歌曲确实受中国小调文化的影响,但他完全有自己的风格,而正是他和顾嘉辉将西方音乐融入了中文流行歌曲,才开启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大爆发。

这个不靠谱的短视频,让许愿下决心写一本书,把自己亲历的港乐写出来,那是他的青春,也是林子祥、梅艳芳、张国荣、谭咏麟等一代音乐人的青春,更是深受港乐影响的、几代内地人的青春。

站在2023年的时间坐标上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愿带着回望的视角,给它取了一个《离地半尺》的名字:离开当下的现实之地,回看青春年代,听着过去的歌,过往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感觉在并不遥远的半尺之处,虽然触不可及但又涌动着暖意,思维已经离开了现实——音乐就是有让你离地半尺的力量。

初生港乐自带“中国风”基因

《离地半尺》这本书只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乐历史,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后很少涉猎,与其说是因为他后来离开了香港乐坛,前往内地工作,不如说,他创作本书的态度是为港乐“溯本清源”。

为什么探讨粤语流行歌的缘起很重要?除了个别视频博主简单将粤语流行乐归为小调的延续,如今市面上还有一种误读,认为许冠杰的很多粤语流行歌是从美国摇滚和民谣改编、翻唱而来,是一种简单的“学舌”行为,这实在是一个观念误区。虽然许冠杰一些歌曲来源于猫王的曲子,但许冠杰在很西洋的曲风中加上了很本土的题材,甚至用粤语俚语去演唱,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香港人民的生活,也形成了传唱的热潮。

文化研究中,一个文化现象或文艺形式的“在地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外来者如何融入当地,经过当地人的消化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文艺形式,更能体现当地文化的特质。许愿在书中的表达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改编歌曲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改得好,是为本地音乐的发展加分的。”上世纪70年代的许冠杰,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很多西洋歌曲通过他们的手,变成了香港音乐人的艺术,舶来品已经脱胎换骨。

如果说许冠杰是“妙手生花”的典范,坚持原创“无中生有”的则是著名音乐人顾嘉辉。《满江红》《铁血丹心》《上海滩》《世间始终你好》等顾嘉辉谱曲的作品,又都切中了“英雄”的主题,与那一时期香港蓬勃发展的影视剧呼应,传唱祖国大江南北。

如果以中国调式和传统题材为坐标,诞生初期的港乐就有饱含中国风的基因。在粤语流行歌可能尚未成为一个完全清晰独立的类别时,顾嘉辉就开始创作中国元素的歌曲了。用许愿的话说,这是顾嘉辉带我们去“寻根”。香港文化里,历史和现代一直并存,乐坛也是如此,初生港乐一边在实现创作的现代化,一边又在不停向传统汲取营养。在音乐上它是中西合璧,在文化意义上,许愿现身说法,《满江红》这首歌让他这位曾在国外长大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定。对于当时的香港人也是一样,初生的粤语歌试图完成文化的追认,更是一批批港人及海外华人向自己的祖国母亲找寻文化给养和血脉连接的方式。

揭秘张国荣何以告别歌坛

许愿在书里提到了很多他的好朋友——我们共同知道的明星:林子祥、汪明荃、陈百强、罗文、陈慧娴、黄家驹、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林忆莲……

许愿提到他们,绝不是为了说八卦,而是结合他自己的从业经历,从港乐发展的角度给我们带来独特的解读。比如提到在飞机上遇到黄家驹,聊起了港人不困于港岛本身,在更大范围做音乐的理想;又比如他提到林忆莲在《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之前,她在香港已经成为舞曲界的“女王”,完全不是大多数内地听众认为的“都市幽怨女性”的形象,而这也折射了当时港乐舞曲类音乐的发展。

当然,许愿的回忆中最让人觉得痛心的,当属他对“哥哥”张国荣的回忆。张国荣是许愿合作的第一位香港歌手,他在歌坛颇有建树,但许愿一直知道,他内心非常挣扎,也向许愿透露过自己将提早“封麦”,离开歌坛。许愿记得,有一次他和张国荣吃饭,张国荣说之前就是在这家食府,他曾莫名其妙地被旁边一位食客指桑骂槐地骂了两个小时,因为这位陌生人是谭咏麟的粉丝。当时正值香港歌坛“谭张争霸”,两家歌迷斗得相当白热化,也导致他们对歌手本人出现不礼貌的言行。

听了这些,许愿震惊地问张国荣为什么当时不离场,张国荣给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回答:如果他离开,就代表他输了,他不能让这样没有品德的人赢。这真是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在我看来,张国荣所说的输赢,当然不是这一场嘴架的输赢,甚至不是“谭张争霸”的输赢,而是气度和胸怀的输赢,因为他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反击。他也曾对许愿说,不能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拥有的一切不是实至名归,可见,“哥哥”对自己的名誉多么看重,或许也是这种看重让他内心负重累累,这大概就是他要封麦、离开香港的原因吧。

许愿的《离地半尺》会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他说的是我们都听过的歌,但他讲的是我们或许不太了解的故事。历史是宏大的,而历史的缝隙中潜藏着人性的微光,揭开歌手身上作为明星的滤镜,《离地半尺》把那个辉煌的时代和那些辉煌的人,带到了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