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我不是潘金莲》- 一个女人破执的史诗

最近看了《我不是潘金莲》,看完很感慨——

这个电影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女主角李雪莲,在于蝴蝶效应引发的,看似不可能的现实。

冯小刚撕华谊,这件事做得真不好看,但电影处理得的确有分寸。毫无煽动式的夸大和设计出的讽刺,但恰恰是这种一幕幕仿佛记录片似的场景,被放大在银幕上,你突然明白,你也身在其中。

你看过、听过、经历过,但你没意识到过。

你会感到足够的魔幻和荒诞,黑暗中的众生,各自认领一份如坐针毡。

那些对现实的讽刺,就不聊了,因为,我个人最大的感触竟然是——

这部电影是一个女人破执的史诗——

破了执念,才去了心魔。

戒·考验人性

我没看过原著,我从片名预想,电影讲的是农村女性在情感自由,甚至性自由上追求平等的故事。

没想到,讲的事儿特别有时效性——为了买房,假离婚变真离婚。李雪莲咽不下这口气,执着证明最初意图,最后牵涉进来各路利益链条,把自己和无数人的人生裹挟进惊涛骇浪。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一句仿佛盖棺定论的感慨:“为什么事情会变这样?我们当初判定离婚有效,是对的呀。”

是,故事的起源,李雪莲真的不占任何理。由此生发的所有变节,都无法被定义为宁折不弯,只能被看做一错再错。假离婚是情感事件,法律如何可以挽回?

若说有错,她犯的第一个错就是:考验人性。

假离婚买房这件事,从普遍意义来说,发生在什么状况?注意,我一定要强调,普遍意义。恩爱自律、三观高度一致的夫妻我们不讨论,但我们要承认,那不是多数。

既然要再多买一套房,经济实力应该是不错了,这个时候,一般不是新婚燕尔,从社会意义来说:男方的经济实力上升,女方的容颜价值贬值。

一个早已心不在焉,另一个日日万般纠结,就是感情的落差和不对等。假离婚变真离婚,无非就是这样发生的。

是的,这种故事太多了,但依然会有人前仆后继地相信:

我们是特殊的一对,我们与他人不同。

我真希望大家对人性,可以悲观一点:日光之下,并无鲜事。

戒·过分执着

李雪莲因为不满乡级法院的判定,一怒告到县级法院,满城风云后回来,她执意找前夫亲自要个说法,要对方承认——当初我们就是假离婚,离婚后你劈腿了。

没想到不胜其扰的前夫当着众人面说:要说劈腿,你跟我新婚第一夜就不是处女!你还指责我,你这个潘金莲!

李雪莲如雷击中,回家越想越难以咽气,拿着刀到处跟男人们说:帮我杀了秦玉河,我跟你睡。

这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最后付出做潘金莲的代价的故事,我们的人生重复得还少吗?

她辗转去了北京,借宿在暗恋自己的初中同学赵大头的宿舍,终于逮到机会在人大代表前拦车喊冤。县市级领导全部下马,她一举成名,成为领导层闻风丧胆的上访钉子户。

最后一次上访,知道前夫突然车祸去世,她蓬头垢面在北京一家菜市场嚎嚎大哭:“你个死鬼,你死了我去告啥啊,你活着害我,死了还害我啊。”

这真是一个女人最荒凉的时刻。

她执着的是让前夫回到身边吗?她知道人心已不古;她执着于一个公道吗?其实没有人那么在意她是不是潘金莲;她执着于对抗世界的虚伪让上层人物受到惩罚吗?她不是斗士,她的理想没那么崇高。

她执着于执着本身。

早已经忘记了目的,她走在没有终点、没有风景、没有意义的路,绝不抬头看看碧海蓝天,而时光如白驹过隙,告别已在眼前。

佛家说,放下执念,立见众生。

这是李雪莲不幸人生的最重大的错误:过分执着。

这些年,我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不执着的人,我越发清楚自己的渺小,世界以我看不到的方式在运行——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刚从香格里拉回来,在那里我听到了一句话,很喜欢——

人生,放下是智慧,不舍就要承担。

那些一定要求什么的人,哭喊着打滚着赖着不走的人,人生也不会因此改变往前的轨迹,消耗的只有自己。所谓幸福,从来不是什么都得到了,

而是对于得不到的,你选择了宽容,你放过了自己。

戒·

太过自私

我们看过了很多鸡汤的文,鼓励大家坚持、不放弃、死磕。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不管日月星辰,唯我独尊。

李雪莲上访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她是小小尘埃,但她足够的执着,在一个复杂环境,卷起惊涛骇浪,无数人卷入其中。

乡镇法官王公道告诉她,你的离婚证从法律意义上的确有效,她愤怒地喊:你别忘了,你收了我的腊肉和酒,我要告你受贿!

她去北京,借宿在当初暗恋自己的赵大头宿舍,最后处心积虑拦下了人大代表的车,她只看到自己的成功,却不顾,赵大头前途完全被断送了。

她被困在乡里无法上访的时候,她求赵大头:把我弄出去。赵大头没辙想出假办订婚宴的梗,她盛装出席,内心却并不在意此事的意义。

遇神杀神,遇鬼杀鬼。阻挡我的,都是错的。成全我的,都是对的。

赵大头的做法有复杂的原因,但陪伴是长情的告白,我相信他对李雪莲有真情,用自己的话——“想跟你结婚,这是真的。”

可惜李雪莲不这么看。

这就是李雪莲犯的第三个错:太过自私。

过分的执着,其实就是自私。

李雪莲认为,我达到目的,就是赢。

事实上呢?她早已经全盘皆输。

有一个场景,陪她出逃的赵大头,跟她终于鱼水之欢,赤身相待。镜头慢慢从墙壁,摇到水乡木窗,摇到两具依偎肉体,窗外水雾蒙蒙,窗内缠绵悱恻。

我真希望,故事在这里讲完,如果她不那么自私到盲目地,求自己唯一想要的东西,她会发现,在她身边,一直有爱她的人,她已经得到了很多。

人不要那么自私,因为,自私的最后,真的苦了自己。

执着背后,都是一场空。

电影的结局,李雪莲在天安门对面一家小饭馆当上了服务员,隐姓埋名,无意一天,曾经的仇人光顾,两个人从困惑到不好意思,相视一笑,终于云淡风轻。

可惜,这一路,代价太大。

生命是顺流而下的过程,执着最大的困境是,我们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推到环境身上,推到命运身上,却从不推到自己身上。

反思和自省,是一个人破执和宽恕的前提。

懂了松弛和感恩,才是平静和幸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