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开始的那一粒种子
我是个临床一线的神经内科医生,神经系统疾病以“疑难重急”闻名,诊断困难,治疗更缺少精准有效的靶药,整个诊疗过程有时好比福尔摩斯探案,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所以神经内科被认为是内科系统里“最烧脑”的科室,而这正是我当初向往做一名神经内科医生的原动力。入行以后,我对神经内科的亚专业——中西医结合产生了更大兴趣,这里有我的初心,师父问我:“你想做什么?”“我想做个能看病的好医生!”“那你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想想自己这个愿。”我们认为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理论的结合,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创造性运用中医药手段来突破治疗难题,弥补西医的短板,拿出中国解决方案,取得“我有人无”的疗效。
诚如《促醒者》所展示的,“危急”病:昏迷患者可以用中医综合手段促醒,癫痫脑炎患者户外急救用针灸止痉;脑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可以用中药双向调节;脑出血可以用活血化瘀中药缩短病程,促进血肿吸收。“疑难”病:运动神经元病运用艾灸、温阳中药能改善症状;卟啉病用中药治疗“痿证”方法缓解发作。还有很多非常罕见的疑难的疾病,中西医结合都有自己原创的解决方案,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这支队伍成了神经内科的“救火队”,协助其他专业解决他们的治疗难题。我师父高利教授于1992年组建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病区,三十多年能在西医高手林立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站稳一席之地,靠的是临床疗效。这绝对需要勇气和实力。
(相关资料图)写剧本,我是个新人,之前曾跟柳桦老师合作写过一个电影《医者童心》,(已在央视六台多次播映),讲述中医儿科创始人钱乙的故事,通过那次合作,我管窥了编剧是什么样的工作。而动手写《促醒者》剧本,我才开始学习写人物小传、大纲、分级大纲、剧本,才了解什么是行业剧、单元剧等等,有了全新的写作体验。
医生是惯于记录的,在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之余,我曾把行医生涯里的故事和感动,写成几十篇医疗故事。未承想这些小文章竟成为我写电视剧的蓝本,是渴望开花结果的种子。
剧本里的所有医案都是我临床亲历救治的真实病案,过程中有许多人和事令我振奋、感动、也有过困惑和遗憾。比如促醒昏迷病人,我们救治过刘海若,促醒过来自日本以及台湾等地已被宣判“醒来无望”的严重的昏迷患者,经过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奇迹”般苏醒,恢复部分神经功能,有的甚至是昏迷着推进来,自己走着出院的。剧中对谭淼淼的促醒有艺术处理,如两周军令状,显得中医仿佛是吃饱的最后那个包子,其实真实的促醒是中医西医康复师护士护工家属等互相配合,夜以继日的精心医治救护的结果……但是里面采用的视听触觉综合刺激,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强捻针刺激皮层运动区等等都是我们常用的的方法,剧中提到中药方里用鲜佩兰替换干佩兰,也是出自我们高利主任的诀窍——鲜药入汤剂,佩兰古时又称为“醒头草”,芳香化湿,醒神开窍。
再比如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在神经内科几乎就是“绝症”,看着患者运动神经元无可挽回地提前死去,人慢慢失去运动功能,,在现实中我们也尝试救治过此类疾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尽量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电视剧《促醒者》提出了一个值得人文思考的问题:“绝症”患者的爱情是否应该支持和尊重? 剧中张嘉明与亚楠结婚,除了“问人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领证结婚后妻子成为第一继承人,才能保证患者张嘉明实现他遗体捐献的愿望,防止嘉明父母出面阻止。
真正进入剧本创作阶段,本以为我提供的病例真实可信,情节也曲折感人,甚至有些还惊心动魄,在与编剧团队讨论时,则是各种思想碰撞,有电光火石,乃至天崩地裂,拍案而别。真正深刻理解什么叫“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出品人说我们这个剧本是“搏斗”出来的。
我十分看重的张蔷薇的急性间歇性卟啉病,那绝对是顶级诊断难题啊,当时把所有可能的诊断都排除了,最后经“扫地僧”老主任提醒可能是卟啉病,我又发现每次发作时间和她月经时间-14天(=排卵期)是接近的,恍然大悟,然后兴奋地等着晒尿实验结果,书上说小便在紫外线在照射下会变成棕红色,而患者不会按照书本生病,我们这一例没有出现,最后是血样里锌卟啉和卟啉原阳性,确诊了此病。可是编剧专业人士说“这里面没戏啊!?”
整个剧本创作,最难的就是专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有反馈意见说写成“神经内科教科书”了,我心想我还只把医学写出1%,编剧前辈跟我说:先让观众对电视剧感兴趣,才能去理解里面的医学知识和理念。慢慢地以我这几十个真实病例为骨架子,大家群策群力往上面堆血肉,最后打扮出场亮相……
从呕心沥血剧本写作、全程参与拍摄现场医学指导、后期各种医学审查,直到最后播出,我才知道成品什么样。影视剧的创作绝对是集体智慧,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遇到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人:出品人、制片人、策划、编剧、导演、演员、服化道、后期制作等等,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尊重”,大家尊称我为“莲子老师”,我明白,那是对医生的尊敬,对生命的尊敬。电视剧呈现了对医学专业满满的诚意,他们所有人都配合我那近乎苛刻的要求“医学正确”,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简化马虎,更没有拍成穿着白大褂谈恋爱的“伪医疗剧”。
《促醒者》原来我们起名叫《亲爱的神经》,拍摄时叫《神经家族》,但是无论叫什么名字都像我初生的宝宝,咋样都喜欢。目前正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热播,我身边的亲友都在追剧,我想补充几条暗线,无法在屏幕上表现,但是对于理解剧情是很重要:
韩西林手上带的是无患子手串,是丁学坤带着他去采摘制作的,意喻“天下无患”,所以韩西林思考时会有意无意地搓揉手串,是下意识地寻求师父的护佑。无患子树,又叫“皂角树”,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便会产生泡沫,可用于清洗,是旧时常用的清洁剂之一。
丁学坤对韩西林的爱,是一个醉心学术的医者找到学术继承人的那种欣喜。中西医结合是难度很大的学科,对医生要求很高,中医西医都要精通,还要有“灵气”“巧思”能解决临床医学难题,这样的人才实属难遇,所以对老丁而言,学术传承之心(韩西林)超过生物学基因传递(丁远志)……
翻看旧时资料,往事历历在目,看着给每个病例做的鱼骨图,仔细梳理每个故事的医学价值+理念“内核”,这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想通过这个电视剧跟大家要说的太多了,以前我感叹“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现在有了电视剧《促醒者》……一切都在剧中,请看片吧!
作者:宋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