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郭德纲40万我150”!第一个退出德云社的徐德亮,现在过得如何

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美)富兰克林

贪婪使人迷失本性,而迷失本性的后果往往是坠入万丈深渊。德云社曹云金就曾因为骄傲自大,不满足当年利益而叛出师门自立门户,但是却没有了当年的人气,而在他之前德云社也有一人因为利益得不到不满足而退出德云社。

《德云社》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像岳云鹏、周九良、烧饼、张云雷等人都是人气居高不低,甚至作为德云社的创办人郭德纲更是非常有知名度。他的搭档于谦也是相声界中的传奇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德云社还有一位元老级别的人物,名叫徐德亮,在德云社最艰难的那个阶段他就进入到了这个大家庭。

第一个退出德云社的人

如今众人皆知德云社的创始人是郭德纲,却不知道最开始是张文顺和郭德纲两个人一起创办的。而徐德亮正是张文顺的徒弟,随着德云社发展得越来越大,最终徐德亮因为待遇上的不平衡与郭德纲发生过节选择了离开。张文顺在得知事情原委后也是非常生气,最终将徐德亮赶出师门。

徐德亮是德云社中文凭最高的一个人,北大中文系毕业除了喜欢说相声也非常喜欢文字,常常撰写书籍,编剧作品。在德云社还是“背景相声大会”的时候,徐德亮就是其中的一名成员,随着德云社越来越壮大,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好,此时的他却选择了退出。日子艰难的岁月都熬出来了,为何德云社有了名气徐德亮反而要离开离开?

离开的时候徐德亮一句话斩断了与德云社的联系:“自即日起,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北京德云社,特此证明”,可以看的出来当时陪同他离开的还有一个人王文林。自从王文林离开之后,各种讽刺接踵而来,“贪得无厌”、“相声说得还不如德云社弟子”众多口径一致否认了他的专业能力,那么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王文林的师傅是刘宝瑞,以前相声行业不景气于是在工地卖盒饭,后来受邀进入到德云社后。当初无论是王文林本人还是郭德纲都从来没有提及过这段过往,但是在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后没多久之前“卖盒饭”的旧事就被揭开。而对于两个人的离开用徐德亮的话说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为了王文林老先生可以多赚点钱。

且不说两个人离开以事业上是什么样的走向,对于曾经的工作是否满意从徐德亮的工作行程就可以看的出来。当时德云社不仅有常规的演出还会有一些商演,除了工资之外还会有其他的补贴,然而徐德亮大部分时间都在小剧场,外出上演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收入上的微薄让他开始不满于现状。

这样不平衡的心里开始滋长。徐德亮曾经开玩笑说过郭德纲的收入情况以及其他演员的收入情况,虽然是段子中的内容,但是可见他是以开玩笑的话讲出了心声。但是郭德纲并没有在意,要知道于谦曾经说过不管谁挣得多少在舞台上讲没有意义。

但是徐德亮和郭德纲的决裂理由也是非常的简单,郭德纲一场赚40万分给徐德亮150块钱。面对如此的落差他选择了离开,媒体采访于谦的时,于谦讲到:“两个人分工不一样,一定是拿不到等值回报,在微软上班和比尔盖茨能一样的工资吗?”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区别就是这个样子能力决定了收入。

“贪得无厌”如何定义

据说徐德亮是一个创作能力很强的人,郭德纲早年的一些段子都是他的作品。作为退社的第一人,徐德亮退出之后于谦成为了郭德纲口中的“事主”,其实徐德亮的性格比较拧巴这是很多人都有所感受的。郭德纲曾经也曾肯定过徐德亮的才华以及创作问题,但自从徐德亮离开后就有人觉得郭德纲的作品如今大不如从前。

要说徐德亮也是有高光时刻的人,曾经在2006年和郭德纲合作相声《我的大学生活》,两个人配合默契,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他的创作能力是众人有目共睹,奈何两个人最终因为钱闹得很尴尬。而职场中的事情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毕竟这也是生活中的常态,很多初入职场中的人都深有感触。

作为员工和老板的联系两者本就是上下级,完全分担着不一样的角色,捧哏也好逗哏也好也是一样的道理。两个人需要默契合作才可以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的作品。相声本就是以文化作为基础,通过形态阐述出来,如果当时徐德亮没有因为金钱选择离开,现在的他也是别样的风光,毕竟德云社如今可谓风光无限。

但是为了生活更好做出一些改变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徐德亮选择退出难道就是所谓的“贪得无厌”吗?毕竟作为一个男人来讲,追求艺术的同时也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如今的他已经离开德云社13年了,不管两个人曾经是什么样的身份如今都回不到了从前了。

离开德云社之后徐德亮到处表演,但是没想到事业一直在走下坡。当时在北京大学表演相声结果保安请了下来,场面也是非常尴尬,之后渐渐地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里。而如今回想曹云金的离开也是因为金钱上面的问题。

结语

如今的德云社日渐壮大,有人离开就有人选择留下来,但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没有哪个员工离开公司就不会运转,个人有个人的追求没必要过多的责怪谁,前尘往事而已,至于金钱上的分割,郭德纲作为老板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

老人常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既然两者没有达成共鸣选择离开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力和工资不成正比,那种心里的意难平是很常见的。只是有人看的开,有人看不开。理解徐德亮的处境,有人很难看透其中的奥妙,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