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用唯美的方式,讲述惨痛的现实
电影开头是一段关于作家自己叙述:“一般人都以为,一个作家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可以创造出许多本不应该出现在现实世界里的故事。事实上,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当人们发现你是一个作者的时候,他们就会给你带来一些关于你的角色和事情,如果你继续关注和倾听的话,那些事情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故事。”
影片也以不同的视角来叙述“他人的故事”。“他人的故事”这一句话总是使我联想到那些虚幻的、富有幻想的、有个性的影像,而本片正是如此。伊罗,身为布达佩斯的主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主动地告诉作家,古斯塔夫从1923年起的生活。
古斯塔夫,如此富有的人物,要用言语来形容实在是太困难了。他说话很有礼貌,也很有风度,在经营酒店方面很有一套。也许是由于影片的放慢速度,加上画面的平衡与温柔,古斯塔夫一丝不苟的衣着之下,似乎隐藏着他那份坚定与寂寞的深刻。电影一开始并没有详细介绍古斯塔夫的资料,他就像一个神秘的角色,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他的猎物,那位有钱的妇人,已经死了,她留下的那张名为苹果与孩子的画作,使古斯塔夫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遭到了冤枉,陷害,最后还被逮捕了。
这部影片是我迄今为止所看得最多的一部影片,直到现在,我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对它发表意见。可笑的是,当我读了许多书之后,我发现布达佩斯酒店给我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很可能是因为它把最可怕的、最崇高的、最可恨的、最痛苦地展开了,然后用一种最美丽的、最陌生的、最美妙的、最美丽的东西把它表现了出来。有美感的场景,有简洁的对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在影片一开头,伊罗与古斯塔夫乘坐火车来到了卢兹市,那时正值大战一触即发,因此靠近前方的一次常规视察,差点让伊罗丧命。最后机缘巧合之下,一名朋友现身,化解了他们的危机,救了他们一命。因此,古斯塔夫说:“看到了吗,在这片残酷的杀戮之地,还有一丝被称作‘人类’的希望。”
到了最后,伊罗和阿格莎举行了仪式,两人和古斯达夫一起坐上了前往卢兹的专列,车子在一片麦地里停下,古斯塔夫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说道:“我感觉那些黑衣人没有生命。”就在伊罗即将被抓去执行死刑的时候,古斯塔夫对一名守卫说了一句话,与此同时,伊罗老人的声音响起:“在这个残酷的杀戮之地,确实有几颗文明的火种,而他,就是那几颗火种之一。”说着,守卫与古斯塔夫发生了激烈地搏斗,黑白两色的场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九二三年的布达佩斯餐厅,餐桌上摆满了蛋糕、红酒、盘子和蜡烛。此时,伊罗正在叙述古斯塔夫的生活,片刻的寂静后,伊罗开口道:“他们终于打死了他。”
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古斯塔夫一直秉承着仁慈的光芒,那是一种本质上的仁慈。不管是对女伯爵的疼爱,还是对伊罗的照顾,亦或是对庄园里的侍者,他都抱有敬意。其实古斯塔夫的职业和门卫差不多,干了十多年,接触的人多了去了,有的是名媛贵妇,有的是有钱人,有的是一贫如洗的流浪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在古斯塔夫看来,却是千姿百态,一无所知,也许是他的宽容,让他明白了每个人的缺点,也明白了他们的渴望。哪怕是被人冤枉,哪怕是被人冤枉,他也能明白,哪怕是在牢房中,他也能保持自己的善良。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狱友们的协助下,从关锁着他的牢笼中逃脱出来。在伊罗的怂恿下,古斯塔夫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说:“永远不会绝望。”也许,每次重生都是一次重生,每次重生都是一次绝望的终结。心地善良、果断、体谅、从不言败正是凭借着这些品质,古斯塔夫才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圆满的一生,即使最终死于战火,也绝对不会对自己最初的仁慈感到后悔。
影片结束时,作家问道:“这个旅馆是不是你和他死去的那个世界之间唯一的纽带?”伊罗否认道:“老实说,我总有一种错觉,他的整个世界都已经消失了,只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才勉强保持着这个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