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6月语言学联合书单|语言迷宫

6月语言学联合书单|语言迷宫

《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

张涌泉、张小艳、郜同麟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词典收录敦煌文献(包括吐鲁番文献)中的特殊语词及疑难俗字,以语词为主,所释对象既包括口语词、方言词,也包括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名物词和佛教词汇。共收条目两万余条,详细考释其读音、意义,在释义举例时把敦煌文献与其他传世文献结合起来,互相比勘,探源溯流,力图勾勒出每一个疑难字词产生、发展、消变的历时脉络。

《悬泉汉简(叁)》

甘肃简牍博物馆等编,中西书局

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经过整理者一万八千枚。悬泉简中最早的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最晚的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前后跨越218年。其内容大致涉及这218年及其前后若干年的历史史实,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尤以邮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资料见长,是两汉丝绸之路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

《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献学研究——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

李红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参照书信、日记等相关史料及郭沫若其他文字,以文献学理念观照郭沫若古文字著作,梳理其观点演变脉络,着重探求变动的背景及原因,尽可能还原学术研究的历程。首先,厘清了《大系》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及嬗变情况。其次,对所收器图、铭文逐一溯宗考源,并利用校勘学方法核对诸版差异,参以作者其他论著,依时间为序,梳理观点演变脉络,找到作者生前关于某问题的最终意见。总结观点变动原因,详细论证了全集版《大系考释》的底本来源。

《国别文字编:燕文字编》(全四册)

张振谦编著,文物出版社

本书在全面搜集整理燕系文字的基础上,兼顾收录地域内的前期文字,以铭文的时代先后,以出土材料类别为顺序,广泛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将燕系文字按照《说文》部首顺序汇集成编,并附辞例。

《龙岗秦简汇释今译》

吴辛丑、张晨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龙岗秦墓出土的简牍为研究对象。全书包括释文、汇释、校记和今译四部分,不仅通过人工摹写还原简牍原貌,弥补当下出土战国文献研究在摹本上的不足和缺憾,还通过互校不同版本的释文和吸收最新的校订成果,用简洁的现代汉语对简牍的内涵进行细致的解读。

《周家台秦墓简牍等三种汇释今译》

吴辛丑、林慧著,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周家台、岳山、青川郝家坪三地出土的简牍为研究对象。全书包括释文、汇释、校记和今译四部分,不仅通过人工摹写还原简牍原貌,弥补当下出土战国文献研究在摹本上的不足和缺憾,还通过互校不同版本的释文和吸收最新的校订成果,用简洁的现代汉语对简牍的内涵进行细致的解读。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

[法]梅耶著,岑麒祥译,崇文书局

本书是法国语言学家梅耶的重要著作之一,译者岑麒祥亦是语言学大家。全书篇幅不大,但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部经典论著,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原则。此次再版经全新校订。书中附有岑麒祥《法国语言学家梅耶和他的业绩》和徐通锵、王洪君《〈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评介》两篇文章,并附法文原版影印。

《什么是第二语言习得》

蔡金亭、王敏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二语言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习者如何在具体环境中习得和使用母语之外的语言。本书以问答形式,系统梳理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核心概念、主流观点、研究动态与研究方法。

《类型学视域下的汉日语致使结构对比研究》

李静波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以汉日致使结构为研究对象,从致使的表达形式、致使结构中的语法关系、致使结构的语义系统三个方面展开对比,寻求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致使结构的类型学共性。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对“致使”等相关概念及理论的梳理与阐释;对致使结构的类型学探索,如致使标志的来源共性、致使句的语序、被使者的编码共性、致使交替等;在类型学视野下对汉日语致使结构句法语义的对比分析。

《语言心理与认知科学分析》

李德高编著,科学出版社

作为汉语书面语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字加工会受到字的笔画数等特征的影响,词加工会受到词的词频等特征的影响;在语言实践基础上,读者会形成关于词汇的心理表征网络,发展相应的阅读技能。本书分别从字词特征、字词特征影响字词加工、读者在有无句子语境条件下的词间语义联系意识和句子阅读理解加工方面,通过具体实例,简要介绍关于汉语书面语心理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语用转向研究》

王改燕著,科学出版社

词典释义和基于词表、词频等记忆的词汇知识,不能有效解决第二语言文本语境的词义问题。为化解这一困境,本书全面盘点并吸收二语教学法、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从解答何谓词义入手,厘清词汇知识和词语能力的概念界限,揭示以词汇知识记忆为导向的传统二语词汇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以词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二语教育理念,建立语境词义构建能力培养理论和应用模型。

《换言之:翻译教程》(第三版)

[英]Mona Baker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由翻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Mona Baker教授撰写,全书从语料库语言学、叙事学、伦理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视角对翻译展开跨学科审视,用大量实例引述评介不同论点。

《跨越边界:翻译的跨学科研究》

[芬]Yves Gambier,[比]Luc van Doorslaer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重新界定翻译,探索了翻译研究与其他16个学科的互动过程,其中既有对比较文学、语言学等传统基础研究领域的论述,也有对生物符号学、游戏本地化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关注,从而让读者更为系统和全面地了解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动态。

《知之不若行之:不同语法体系对日语习得效果的影响》

蔡妍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梳理学校语法和日语教学语法在教学思维、术语命名、教学逻辑、教学理念四个方面的差异,考察这些差异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初级核心语法项目习得效果的影响。本书为语法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补充,科学有效地评估了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语法习得效果,为日语教学语法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提供了符合中国学习者认知心理的依据。

《朱子语类》

[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立军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子语类》为朱子晚年讲学内容的汇集,为朱子一生学问思辨的精华。本次整理,以注重保存朱子讲学原貌的徽州本为底本,同时广泛参考其余版本,并吸取学界相关校勘考订成果,简体横排,标专名线,旨在为大众提供一部底本可靠、校勘精良同时又便于阅读的版本。

《戴震方言疏证》

华学诚点校,中华书局

戴震是清代第一位对郭璞注《方言》进行全面整理与研究的学者,他的《方言疏证》考辨《方言》的作者,校订传本《方言》中大量讹脱衍倒、误连误分、内容窜乱等问题,同时对《方言》原文逐条进行疏通证明,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成为后来者使用和研究《方言》的重要基础。本书稿以《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版为底本,以四库系的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和遗书系的《微波榭丛书》本、《安徽丛书》本对校,校正文字、复核引文、断句标点均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进行。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卢文弨重校方言(附刘台拱方言补校)》

华学诚点校,中华书局

卢文弨《重校方言》是继戴震《方言疏证》之后清人的第二个校本。“论学识卢不如戴,论详审戴不如卢”,卢氏在搜集版本资料的完备性和运用理校考证勘误方面成就较高。《重校方言》和《补遗》有乾隆四十九年《抱经堂丛书》本、同治十二年《古经解汇函》本以及该本的光绪十四年蜚英馆石印本、光绪十五年湘南书局刻本等,此书从未整理。此次以《抱经堂丛书》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和抱经堂本的各种名家题跋本予以勘正,同时核校卢氏引文,全部标点断句。

刘台拱《方言补校》直接针对卢文弨校本,或补缺拾疑,或订正卢校,或证成卢说,今人认为戴、卢两家之后“刘校最精”。本次整理以道光十四年《刘端临先生遗书》本为底本,以光绪十五年广雅书局本参校。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汉语新虚词》(第二版)

李宗江、王慧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此第二版总结了近些年来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保留第一版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更加体现“新”的特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除了对每一类的概述部分进行少量改动和增补,增加了部分参考文献外,主要修订了“词典”部分,具体包括:增加新词条(含变体),删减已在其他辞书不同程度收录的词条和变体,合并词语和词语变体。

《郑珍小学研究》

史光辉、姚权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郑珍(1806—1864),字子尹,贵州遵义人。学宗许郑,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巨擘,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小学著作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汗简笺正》《亲属记》《仪礼私笺》等。本书在对郑珍小学著述系统疏理与考证的基础上,总结了郑珍小学的内容、方法和特色;并通过与清儒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钱大昕、孙诒让等的比较,客观评价了郑珍小学成就及影响。

《切韵指掌图校注》

李红校注,凤凰出版社

《切韵指掌图》是宋元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韵图之一。旧题北宋司马光撰,实则成书于南宋,它在早期韵图的基础上取各家优点加以改进,并有所创新,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

李红教授对该书的“检例”及二十韵图等主体内容均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校注与阐释,是第一部对此书进行系统校注整理的著作。正文采用“一图一注”的编排形式,便于读者使用。

《全国汉语方言用字表稿》

张振兴、何瑞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收集了一百来种不同汉语方言的用字资料,这些方言涵盖了全国各大方言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汉语方言用字资料库”。根据这些资料库资料,分别编制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湘语、赣语、客家话、徽语、平话土话等10类方言的分区“方言字表”,最后总合成“全国汉语方言用字总表”,总字数近3500字,分为最式用字、宽式用字和其他用字三种。每字附有在有关汉语方言里的实际用例。

《凯里养蒿寨苗语语料集萃》

少若、翟玲玉、许才光著,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以苗文标准音凯里养蒿寨苗语为调查对象,对语言现状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调查描述,并记录了部分苗语口头文化作品。书中所有的苗语语料均用苗文、国际音标进行转写、标注。

《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以云南诸民族为例》

苏义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生态歌谣是活在民间的言语瑰宝,因而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种语言”,亦是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原生态歌谣是一部浓缩的民族语言史、风俗史、文化史。本书围绕原生态歌谣的修辞动因和修辞原则、原生态歌谣的修辞现象、原生态歌谣的修辞效果等问题开展研究,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调歌谣特有的修辞规律及价值进行阐释,以田野调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第一次对云南特有民族汉调歌谣颜色词的运用规律进行了厘定,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云南特有民族歌谣颜色词修辞的模糊性、渗透性及独特性等特征。

《语言迷宫》

[美]约翰·H.麦克沃特著,荣雷译,新星出版社

约翰·麦克沃特是《语言本能》作者史蒂芬·平克极为推崇的语言学家,他曾在TED发表题为《短信是语言杀手吗?开玩笑吧!》的经典演讲。颠覆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语言决定论,并运用全球大量语言族群的事例来证明并非“语言塑造思想”,思想远比语言更丰富。作者以诙谐、调侃的语调讲述了俄语、日语、汉语、英语、法语及很多你没有听过的小语种的语法趣事及各族群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文化,如有的语言只用一个词来同时表示吃、喝和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