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八佰》,影片中的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今夏最催泪的影片当属《八佰》,即使因为的联系影院并未完全敞开售票,也依然无法阻挡观众的观影热情。
如果说第一遍看《八佰》,完全是被八佰壮士们血战到底所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泪下;那第二遍再看,就可以静下心来,体悟其中那些颇有深意的细节。
下面我就来分析影片中那些草蛇灰线的细节。
一、为什么是大学教授夫妻?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八佰》,应该是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一条苏州河,分开光影和黑暗。
一边是焦土废墟、工具炮连天的四行仓库,一边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租界。
租界里的人都穿着体面,闲适自得,打麻将的打麻将,看唱戏的看唱戏,他们是大上海中产阶级的代表。
教授夫妻一出场的时候,一个在拿望远镜观看对岸战局,一个还在跟牌友打麻将。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战争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就是:男子的学校停课了,薪水不发了。
所以,他才能闲来无事拿望远镜观战,他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总归是有些家国情节的,不管政见如何,不管对当局对态度如何,对国事总有一份关心。
影片刚开始,教授作壁上观,正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们对地方前途迷茫的写照。后来教授拿工具参与到战斗中,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的觉醒,认清救国不能光靠学西方的思想,终究还是要以血肉之躯誓伤抗争。
再看教授夫人,牌友抱怨了一句“四平路的房子租不出去”,她就嘟囔“房子在法租界,国外人不敢打过去”。
教授夫人代表着小市民阶层,一个不关心国是的太太都知道国外人不敢惹英法,这一处细节把“弱国无外交”体现的淋漓尽致。
有人说《八佰》过度美化国军,其实并没有。
国外人为什么不敢打租界?
西洋各国军事观察团为什么敢大剌剌在天上飞?
租界里的市民在国破家亡之际为什么还能偏安一隅?
还不是因为英法列强是强者,而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地方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底气。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为了说服谢团长,提到:布鲁塞尔会议延期召开,四行仓库继续抵抗下去没有意义。
而布鲁塞尔会议延期召开,是因为比利时首相的贪腐事情。比利时不过一个西欧小国,连英法这样的列强都算不上,二战中还被国外占领。
就这样一个人口不过一千万、面积还没有海南省大的、离中国万里之外的小国,就因为他们的首相贪腐,国民政府成百上千热血军人付出生命,希望能取得国际社会同情,制裁国外的计划就成为泡影。
何等荒谬!何等讽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国际舞台的基本逻辑依然是弱肉强食那一套。
八佰壮士抵抗得越一起,就越能反衬出去民政府的无能,当时中国的贫弱,也越发能让我们珍惜:如今的盛世来之不易。
教授夫妻从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到热泪盈眶举工具抗击的参与者,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抱有独善其身的侥幸心理到愤而醒悟、燃起家国之情的转变。
二、为什么是蓉姐和刀子?
赌场老板蓉姐和刀子,在《八佰》的群像中代表了江湖儿女。
蓉姐刚出场的时候,镜头扫过赌场华丽的旋转楼梯和奢华的室内陈设,刀子忧心时局问她要怎么办,蓉姐在房内逗弄孔雀,淡淡回复:
“这些都不要你操心”
,甚至连头都没有回。赫然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乱世枭雄形象。
然而当镜头再往下扫,墙上挂着一副军人的画像,不知是什么人
,但从刀子对着画像鞠躬来看,这位军人大概率与赌场老板蓉姐有关,极有可能是父兄长辈一类的人物。
虽然影片并未明示蓉姐的身世,但最后有一个片段是:蓉姐砸开保险箱,拎着两箱吗啡出门。这也从侧面映证了蓉姐可能出身军人之家,或家中有人参军,否则即使是赌场老板,又干嘛要囤这么多吗啡呢?
再来看刀子,影片一开始,他拦在租界门口,漫不经心地看着如潮水般涌进的难民。
面对“逃兵”的苦苦哀求毫不动容,这是他作为“流氓”的本能;
面对浑水摸鱼的赌客好勇斗狠,这是他作为“打手”的本能;
这样一个刀口舔血讨生活的小人物,在看到军人舍身炸钢板阵之后,单膝跪地,对青帮大佬立下生伤状:
“巴蜀商会沪江堂小辈刀子情愿!弟子从小就跑得快,愿意一试。”
刀子可能不懂什么民族大义,但军人的舍生取义让他有种“同类感”。混江湖,讲的是一个“义”字,可以掉脑袋,但不能没尊严。
刀子是无数江湖儿女的缩影。他们出身草莽,不一定读过多少书,懂多少大道理,但心中自有血性。
不得不说,导演选角真绝。刀子的扮演者李九霄有一半彝族血统,是四川凉山人,演一口四川腔的刀子算是本色出演了,他把刀子的三分不羁两分热血一分轻蔑演得淋漓尽致,好一个“快意恩仇、我行我素”的江湖儿女。
教授夫妻,蓉姐和刀子,一对体面文化人,一对草莽江湖人,他们在《八佰》的群像中代表的是“转变”,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同样受到消息,同样被点燃了保家卫国的火种,正好呼应了谢团长说的“作为种子去叫醒身后这四万万同胞”。
三、骑马的武生为什么反复出现?
欧豪饰演的端午,在影片中三次以浓墨重彩的武生形象出现,在无垠的荒原上两军对垒时,横刀立马。
前两次武生都面目模糊,只是横刀立马,对面的阵中却旌旗猎猎。第三次,我们终于看清了武生的脸——那是端午。也是在第三次,武生终于策马冲向了敌军。
武生是一个意向,结合全片来看,应该是端午心中“赵子龙”的形象。
李晨饰演的山东兵齐家铭告诉端午:
“赵子龙和关老爷不一样,他(赵子龙)护着国呢。”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端午心底。
可以说,影片每一次从现实的四行仓库转到幻象的武生,端午的心境都是一次转折:
从最开始被动卷入战争中、只想远远逃开的普通人;
到被战争裹挟其中,被动应战;
再到被同袍的牺牲、同胞的抗争所鼓舞,奋起杀敌,舍生取义。
武生的形象每出现一次,端午就离“赵子龙”近一分。
其实,“戏台”的元素是贯穿全片始终的。
“天堂”——租界那边有灯红酒绿的大戏台、锦衣华服的明星,仓库里有战士牺牲,对岸的戏台却唱得激情满满。因为现实太残酷了,现实中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只有在戏台上才能找到“强汉盛唐”的影子,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到“赵子龙横扫长坂坡”的英姿。
“地狱”——四行仓库同样也有戏台,齐家铭随身携带赵子龙的皮影,并在“最后一战”前演给同袍们看。这是激励,亦是誓言——要像赵子龙那样血战沙场,护卫家国。
租界的戏台光明环绕,仓库的皮影戏简陋阴暗,但正是阴暗环境里的军人,在守护着对岸民众的光明。
最后,当戏班的人为八佰壮士冲桥擂鼓的时候,看客和军人融合了,八佰壮士们点燃的火种也终于燃烧了。
四、白马为何反复出现?
历史上的名马很多,汉武帝凿通西域所求的汗血宝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周穆王的八骏,为什么影片偏偏要使用白马呢?
因为赵子龙的坐骑就是白马,《三国演义》描述赵子龙
“白铠银工具,骑一匹白马”
。
“赵子龙”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欧豪扮演的武生形象,银工具白马,就在暗喻“护着国”的赵子龙;第四天晚上临撤退前,山东兵齐家铭演皮影戏,“半世飘零”“汉室中兴”更是直接用赵子龙的故事点题。
赵子龙是英雄形象,是影片的虚线;谢团长等八佰壮士,用生命抗战,是影片的实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理想和现实交融,赵子龙骑着白马,谢团长也骑着白马去见日军大佐。
更不用说,日军大佐那匹马是黑马,一白一黑,一正一邪,对比简单直接,视觉冲击强烈,正好隐喻邪不压正、中国网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八佰》的视觉场面堪称史诗,然而在视觉之外,影片的种种细节也堪称良心,值得反复品味咀嚼。好片值得二刷!
#电影八佰#
#八佰票房突破20亿#
#八佰延长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