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AI换头”已成电视剧重拍首选?高云翔赵立新作品首当其冲

影视剧被迫“换头”重拍

“问题艺人”成首罪

真“AI换头”不需要演员补拍

但耗时费钱一分钟需上万元

那“AI换头”到底是怎么换的呢?随着《光荣时代》的播出,人们对这项技术充满了好奇。

如今已经播出的几部影视剧,其实都算不上真正的“AI换头”,只能算是“换人”,如《传奇大亨》、《大秦帝国之崛起》、《不可思议》,以及之前的《巴清传》,都曾传出演员在绿幕前补拍的新闻。

相比要而言,请演员在绿幕前补拍后再合成似乎更划算一些,也是当下“换头”剧最主流的选择。但这种操作对素材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幕后团队完全还原当时的光线,演员完美复刻被替补演员的表演,否则就会出现违和感,大大降低作品质量。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换头”剧并未做到这一点,更像是一种交差,成功播出就算完成任务。

“AI换头”引发行业焦及法律问题

制作方需从源头解决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AI换头”剧的出现,由此引发的一些行业及法律问题,也在冲击着人们的认知。

有人担忧,如今这些影视剧大张旗鼓的“换头”,会不会催生出新的“抠图演员”。想当年配音也是作为一种补救手段被应用于影视剧,到如今配音却成为一种影视剧标配,使得影视行业出现了一批连台词都说不利索的演员。此外,“AI换头”面临的法律风险又该如何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几位业内人士都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当下虽然有滥用配音,抠图等乱象,但大多数演员还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加上广电管控,平台限制,不可能有人主动利用“AI换脸”去拍剧,况且这项技术还未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相信演员和制作方都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得不感慨,“AI换头”剧命运实在太坎坷,换或不换,都面临一堆麻烦。所以说,与其事后被迫“换头”,制作方也许应该学会防微杜渐,用更严格的标准来遴选演员。唐德影视因为《巴清传》中两位主演的不当行为吃了大亏,之后他们就做了很多防范措施,比如在影视剧筹备阶段,加强对演职人员的背景调查,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了演员人员的责任,如果因为演职人员导致剧无法顺利制作、发行或播出,演职人员要承担所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