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革命历史的日常与怀旧
自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以来,“主旋律电影”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余年历史。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史是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从分而治之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与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呈现出并行的趋势。近几年来,以《战狼》《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更是进一步弥合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裂隙。
从主旋律电影的历史脉络来观照《决胜时刻》,可以看出影片契合了主旋律电影多年来的自我演进与突破:即由书写历史不断转向书写历史中的人。以《大决战》《大转折》等为代表的传统主旋律电影往往注重描述宏大的历史进程,追求戏剧化与史诗化的艺术手法,但却缺乏对历史细部与鲜活人性的刻画。但《决胜时刻》却紧紧围绕生动饱满的人物,以散文化与生活化的手法深入英雄与小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革命历史中常常被淡化处理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影片还塑造了陈有富、孟予、田二桥等诸多血肉丰满的小人物形象。例如,整天陪着李讷抓麻雀、业务上不过关的警卫员田二桥敏感爱哭,却能够主动请缨前往渡江战役的前线,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展现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与家国情怀。
影片《决胜时刻》尽管虚构了诸多生活细节,但整体遵循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这种以小见大、虚实相交的视角使得历史不再是口号的堆砌或事件的罗列,而是具备丰富的肌理与张力的。影片对于历史的书写始终带有一种浓郁的抒情化、主观化特征,洋溢着一种昂扬奋进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些恰恰是影片的有趣之处:它选取了旧与新的交界处、暗夜与黎明的分界线、过去与未来的转捩点,从而既有“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忧伤回首,也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高蹈奋进。最终,影片体现出一种对于革命历史的双重怀旧:第一重是立足当下对于1949的远望;第二重则是在1949的转折时刻对于革命与青春的回眸。
值得一提的是,《决胜时刻》还首次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彩色的开国大典资料影像,从而使影片具备一定的历史意义。有趣的是,在影片中,彩色的虚构影像、黑白的虚构影像与彩色的资料影像汇聚到了一起。相对于彩色,黑白总是更趋近于真实。而本片末尾这段彩色影像的出现,其效果与其说是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不如说进一步强化了影片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
文 |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