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调音师》:一部神反转的悬疑电影,你真的看懂了吗?

这个社会不是偷窥癖就是暴露狂,这是2010年法国短片《调音师》的主题,短片仅用10几分钟的几个镜头就把所要宣扬的主旨表现得格外突出。主角阿德里安是个假冒盲人的偷窥癖,倚杖盲人的身份偷看到了别人的隐私和秘密,看起来让他占尽便宜,在偷窥到一起杀人事件后,终于引火自焚。

双方博弈的结果是,阿卡什不敢招惹,警察也没有打消疑虑。于是有了后面西米的不断来试探,碰巧的是,阿卡什又亲眼目睹了西米杀邻居老太太的事实。我想阿卡什是陷入了一种温水养青蛙的惯性,因为扮演盲人成了习惯,所以无法挣脱给自己的这一煞费苦心的包装。这个时候,阿卡什完全可以勇敢站出来抓住西米或者制止,作为一个牛高马大的男人,还对付不了西米?完全是因为他陷入自己是个盲人的这一身份。西米为了防止阿卡什揭发自己的罪行,真的毒瞎了阿卡什的眼睛。很多人对西米在这里是否真瞎有所争议,我觉得这时的阿卡什是真瞎,后面的兔子的故事,是阿卡什编造的。

他最后的恢复视力,是他和医生不仅取了西米的心脏还移植了眼角膜。阿卡什给苏菲讲述故事的时候隐瞒了真相,而说是西米杀害了医生,还企图用车撞死他,但他很幸运被一只窜出来的兔子干扰,挡住了西米的视线,导致西米发生车祸死亡。这是他为博得苏菲的欢心精心编织的谎言,令他失望的是,苏菲原本也不善良,听了阿卡什编造的谎言,她居然会说,他应该杀了西米。这令阿卡什极度失望,所以最后,他愤怒地用拐杖打飞了地上的易拉罐。

同时社会一般认知会认为,盲人的听力较一般人特别,所以对音乐的造诣会更高,从而更宁愿选择盲人钢琴师。他懦弱怕事,在警察局他本可以站出来指认那个警察,但他只是在脑海中想象,行动不起来。为什么说他又心狠手辣呢?这是个电影没有直接交代的隐藏点,因为最后的西米和医生都被他杀害了。西米被杀害,不难理解,因为他跟医生图谋取他的肝脏和眼角膜,但他也杀害了医生,从他得到了一笔去伦敦的巨款就可以推出。明明之前他交代在孟买没什么朋友,可后来又说在朋友的帮助下去了伦敦,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同时,影片一开始有个交代,说阿卡什要去伦敦参加比赛但是没有经费,其实这一段是想讲阿卡什急需用钱,那么后来他去伦敦的钱从哪里来的?从他编造的故事里,我们知道医生死了,他把罪责推到了西米身上,西米都死了,杀人取财的是阿卡什。阿卡什到了伦敦在我们眼中已经到了人生巅峰,我们以为换了人间,他不用再装了吧,可他还乐此不疲。可见,阿卡什人性之丑陋,非同一般。你以为苏菲就是单纯可爱的傻白甜?不,你错了,她也是恶毒的。影片对她的坏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但认真看会发现导演在她身上废了些心思。首先她第一次出场就是和一同堵在公路上的司机争吵就会发现,她品格并不好,俨然一个泼妇。

从阿卡什家出来后,本来都走了还折回来狠狠地扇了小孩一耳光,说明她锱铢必较心胸狭隘。特别是最后,对于男主编造的一切她并不赞同,可见她的心肠比男主更狠毒。再就是代表了广大观众的小孩,他象征着每个喜欢看热闹或从中谋利的,只看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由此来看,本片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都是自私丑陋的。

最后,来谈谈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本片有多处巧妙的手法运用。一是剧情结构上,从男主跟苏菲在伦敦交谈讲故事开始,既然是讲故事那就虚虚实实,需要观众自己长脑子去分析,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虽然影片从一开始就埋好了猎人追杀兔子的伏笔,到最后才来填这个坑,这个坑填得还不够真实,因为本就是男主编造的。瞎了一只眼睛的兔子象征着男主自己,他就是那只死里逃生的盲兔啊。二是影片的中心句,“生命取决于肝脏”,一语双关。

一方面它的确指医生口中用来救命的肝脏,另一方面“liver”有“生活者”的意思,“生命取决于我们自己”,预示人心善恶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选择,而影片中的人,都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三是本片多次的剧情反转,让观众屡屡被惊艳。就在观众朝着一个方向即将沦陷的时候,影片又突然把剧情往另一个方向带,让人猝不及防。最精彩的一处反转,当属男主最后那愤怒地打飞易拉罐的剧情,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却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究竟这部片子对原片的改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众说纷纭,我想没看过短小精悍的法国原片的观众,看这部电影会有很多惊喜。但看过原片的观众,可能就不那么完全认可,和原片零废话的精彩比起来,本片139分钟的剧情就显得有些冗长,有很多大可不必的镜头。但瑕不掩瑜,本片仍然足够吸睛,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