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明楼和汪曼春有真爱吗?《伪装者》处理感情戏,是否欠妥?

文|冷丝

栏目|影视技术

《伪装者》的开始部分,明楼(靳东饰演)作为当时新改编的政府要员来到汪曼春所在的城市时,身为政府特工总部情报处处长汪曼春(王鸥饰演)喜出望外,明楼是她昔日恋人。而且,当年分手之时,他们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汪曼春兴高采烈地前欢迎明楼,整个脸都笑成了朵花。为了生动且完整地处理这一画面和情景,导演以正反镜头交替展现了这对旧日恋人的重逢。

很显然,观众观看时是作为局外人的视角来观看的。在正反镜头的交替之间与男女主人公的目光相互重合,这无疑强化了观众对俩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认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正反镜头在《伪装者》每集的片头部分反复出现,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这对俩人情感关系的心理认同。

什么是正反打镜头?这样的镜头处理方式有什么作用?而对于《伪装者》这部谍战剧而言,这样的镜头和画面处理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是否会削弱该剧的艺术性?

正反打镜头是一种影视拍摄技巧,指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镜头对人物进行互相切换。一般的取景为“越肩”,即越过背向摄影机的人的肩膀拍摄说话对手的正面,切换插入几个不带肩膀背影的特写镜头作为正反打组合的补充。

该镜头处理方式是一种传统的影视技术方式,早在20世纪初期,一些故事影片偶尔会采用正反打镜头的策略,而到了这个年代的后期,它已在国外故事片中成为司空见惯的镜头。此后不久,正反打剪接为整个世界所采用,它至今仍是在电影与电视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技巧之一。

然而,决定一部影视剧的情感认同的因素,除了剧本原定的人物关系与性格特征之外,特别重要的其实还包括影像的语言结构。一种用经典叙事模式所表达的男女关系,还有一种是以一系列客观镜头为叙事方式的情感关系,对观众所造成的心理效果肯定不同。

《伪装者》对明楼和汪曼春感情的处理使用的是传统影视技术,带有很强的导演的主观性特点。

随着《伪装者》剧情的不断递进,明楼的工作进展与他的情感进展分别向着相反的方向递进。

观众慢慢看清楚了,也越来越明白明楼是这种恋爱关系的“挑拨者”和“利用者”。为何这么说?因为,明楼起初确实是喜欢汪曼春的,也有“真爱”,但那是昔日的恋人,后来的分手不单单是大姐明镜(刘敏涛饰演)的阻拦,其实也是明楼的真实想法,他对汪曼春的感情已经有了变化,“真爱”已经不复存在。

不管明楼是不是有意在利用汪曼春,而电视剧呈现给我们的客观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汪曼春对明楼的情愫庇护,明楼很可能无法完成他的任务。正如汪曼春自己所说“我汪曼春做哪一件事情不是为你明楼好”。

在这种情况下,汪曼春最后又死于明台与明楼的枪口之下,这种结果虽然并没有直接损害明楼的正义形象,但是,不能不说对明楼的道德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导演用了那么多的力气来表达过去这对恋人的恩恩爱爱,无非就是为了让情节发展显得更合理一些。很显然,导演并没有考虑到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冷丝还需要指出的是,明楼一出场就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外国女性在咖啡厅里“调情”。与此同时,明楼的弟弟明台正在附近的酒店内冒死刺杀日军高官。明台在行动完成后来与明楼接头。明楼在与国外女郎道别之时说“好久没有这样开心的谈话了”。

导演这么处理,现在看来就是为了迎合观众观剧的需要,用这种“小技巧”赢得商业利益,吸引更多的人观看。

说实在话,明楼可以任意用一种方式来等待明台的归来,就是不应该用这样一种与外国女人调情的方式好。毫无疑问,这种假装调情的过场戏,不仅在上下文的对比之间多少“矮化”了明楼的道德形象,而且由于剧中此后涉及到的一系列情感关系的表达,所以,很多影视研究专家认为,这个“前史”对明楼作为一种价值指认对象的人格建构也不是一个加分的选项,而显得明楼非常的虚伪。

如果观众对这种情感的伦理依据进行延伸阅读,就很难避免对明楼的道德形象给予质问。其实,影视人物的立场并不能够解决人物的所有行为的合理性,尤其在人物的情感表达这些涉及人物最基本的伦理品格的时候,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不应当被忽略。

从这个角度来看,《伪装者》对明楼和汪曼春的感情戏的处理欠妥。

之所以这么处理,导演更多的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欣赏电视剧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损害了人物形象,也导致审美艺术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