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蹦了这么多年迪,你真的懂disco吗?

说到迪斯科,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或许像张蔷的这首曲子一样,是带感的前奏线条,是强劲冰冷的电子鼓,是电子化的人声?

或许像这首童年的旋律一样,是流行化的唱法,稚嫩的合成器音色?是一拍一点的稳定鼓点?或是朗朗上口的副歌?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绝对是情怀上的、记忆里的迪斯科。但实际上,这些可都不是正儿八经最地道的迪斯科——这属于是合成器流行(Synth Pop)和后世发展出来的欧陆迪斯科(Euro Disco)。

二战夜总会的唱片文化

蹦迪在字典里的释义, 就是:去迪斯科舞厅跳舞;也指跳迪斯科舞。是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消费性自娱活动。

“消费性自娱活动”这个词,虽然说带着点知识分子对一帮下里巴人的审视,不过,这却是对第二个字「迪」背后历史的严肃概括。

而且蹦迪这个词里,「迪」一定要念成一声才对味儿,因为这是Disco的「D」。

  • 鲜为人知的是,Disco和 DJ 里的这个「D」,追本溯源还得从纳粹开始说起。

    没有纳粹,或许如今我们欣赏音乐的方式都会产生巨大的改变:有可能会是种没有「迪Disc」——也就是没有唱片的生活。

    上世纪三十年代,整个西方世界的舞厅音乐都是由乐团现场演奏,演奏的曲目一般是悠扬的舞曲和俏皮的爵士乐。

    为什么不放唱片呢?因为在唱片出现的初期,大众普遍把唱片当作是一种一个人回家听的替代品,而在舞厅这种公共场合,富有表现力的Live House才是王道。

    然而,到二战时,纳粹占领了法国。不知是出于德国人的刚愎性格,还是对浮华巴黎的厌恶,纳粹颁布法规,禁止了现场演奏音乐。这条法令一下子让无数巴黎的娱乐名流如同被卡住了脖子一样。

    要知道,音乐可是社交和娱乐的灵魂。无奈之下,他们转而开始在舞厅和公共场所播放唱片,唱片里的音乐虽说没有现场版生动,但也绝对聊胜于无。

    Discothèque 这个法语词,最早的意思就是「唱片的图书馆」,而随着唱片数量的增多,人们也开始用这个词称呼夜总会俱乐部。

    虽说早期叫Discothèque的俱乐部,大多都是欧洲一些播放爵士乐的高档上流交际场所,但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迪斯科的词源都见证了夜总会唱片文化的兴起。

    而在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唱片骑手(也就是DJ)的手中,迪斯科将焕发出它最闪耀的光彩。

    迪斯科的诞生:黑人音乐的根源

    黑奴解放运动后,美国黑人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与生俱来的音乐灵感和圈子里老一辈的熏陶下,这群来自非洲的人们把唱和跳发挥到了极致。(别问为什么不是唱跳Rap,问就是还没出生呢)

    黑人们的歌舞文化和西方音乐,擦出了巨大的火花。而这些火花,在美国当时的发达经济和享乐精神的加持下,点燃了整个二十世纪音乐的草原,让爵士乐、灵魂乐等大批根植于黑人音乐的曲风涌现了出来。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黑人音乐的发展史,那就是派对音乐的发展史——美国黑人们一直以来都有开大 party的传统。这使得从功能上来看,黑人音乐也基本就是用来嗨和用来造的。

    但迪斯科的诞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我们只能描绘一个大致的影子。

    大概在七十年代中期,一些黑人乐队摸索出了一种非常适合跳舞的 Funk 曲风。不同于后世迪斯科冰冷的合成器线条,作为婴儿的迪斯科,是一种温暖而振奋的曲风。

    初出茅庐的迪斯科,与几十年后的 EDM有着许许多多决定性的区别。下面我们以这首七十年代末的迪斯科金曲为例,来感受一下这种温情脉脉的曲风。

    七十年代的迪斯科,是充满黑人情调和 Funk 气息的,比如说:

    1. 速度上并不快,非常悠闲;

    2. 黑人歌手充满灵魂乐气息的演唱,浑厚、转音多;

    3. 律动的贝斯线条和其它原声乐器,听感暖融融的;

    4. 节奏上比较简单,动感纯朴,适合惬意的舞动;

    5. 相比酥软的Funk更加有力,相比刚劲的摇滚更加闷骚。

    速度上并不快,非常悠闲;

    黑人歌手充满灵魂乐气息的演唱,浑厚、转音多;

    律动的贝斯线条和其它原声乐器,听感暖融融的;

    节奏上比较简单,动感纯朴,适合惬意的舞动;

    相比酥软的Funk更加有力,相比刚劲的摇滚更加闷骚。

    迪斯科是一种「每个人听到都不自觉想舞动」的音乐。所以它里面几乎没有复杂抽象前卫的音乐律动,它的节奏只需要成为普通人在舞池里的节拍器。

    不仅如此,迪斯科从根子里还算是一种「 用来跳舞的流行歌曲」。

    七十年代的迪斯科,仍然会有歌手和乐队来演唱。写演出名单,也要把歌手写到第一位,制作人和DJ基本排不上号。更不用说那时候电子乐器还没发展起来,迪斯科的乐器基本都是原声录制的,录制唱片的乐队的功劳更大。

    不过,歌手乐手的现场演唱并不是迪斯科大流行的关键——唱片文化才是, 借助着DJ们的双手, 迪斯科 到70年代后期风靡全美。

    迪斯科的唱片属性,让它相比于摇滚乐更有优势。当摇滚乐队们苦哈哈搬着音箱和乐器四处奔走时,DJ 们则用便携的唱片,把这种年轻的舞曲播撒到了北美的每一个聚会里。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 Disco 在美国的兴盛,抢占了绝大部分的音乐市场,摇滚的风头被严重打压。

    如果说,摇滚是五十年代的跳舞音乐之旧皇,那么,迪斯科就是属于七十年代的舞曲新星。六十年代后,摇滚的独立发展涌现出了更多的新曲风,但却因此和娱乐生活渐行渐远了。

    说起来,迪斯科在当时社会意识仍然保守的美国,可谓是相当的政治不正确。由于迪斯科的根源在黑人音乐,其文化又和男同性恋和地下派对文化相关。所以,迪斯科一出现,就遭到了当时种族主义者和文化保守分子的抵制和排挤。

    1979年,这群人高喊着「迪斯科垃圾」的口号,以「回归摇滚」的名义,把数以万计的迪斯科唱片在体育场付之一炬。这场暴力行为,可谓是近代音乐史上一场象征意义极强的浩劫。迪斯科和摇滚间微妙的平衡,在七十年代末,彻底被打破。

  • 迫于社会上声势浩大的舆论声讨,迪斯科重新转入地下。

    迪斯科,在黑夜诞生,在白日下销声匿迹。然而,迪斯科灵魂中永远坚实的鼓点,终将在属于它的那一个个夜晚里、一杯杯烈酒下盖过摇滚巨大音量的失真电吉他。

    阵痛过去时,新的婴儿将会降生。在体育场被烧毁的唱片,也终将在其他大陆的灯球下,被 DJ 重新拼合。

    中国人的迪斯科

    迪斯科之所以能一次次重新焕发新生,或许是因为其节奏律动拥有着跳舞音乐的内核。

    相比于同时代其它的音乐,迪斯科的节奏——Four on the Floor——作为特征尤为显著。Four on the Floor 俗话说就是「一拍一下」,也就是鼓手像节拍器一样,每拍子都会打一下底鼓。

    迪斯科把Four on the Floor这种朴实的节奏发扬光大,如心跳一拍一下咚咚跳动的电子底鼓可谓是当代电子舞曲的基石,也是迪斯科的重要遗产。

    随着电子音乐的发展,制作音乐的成本和精力进一步降低,而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大陆,舞厅里的迪斯科音乐开始悄悄变化。

    Four on the Floor的节奏内核仍然照搬,但是,早期黑人音乐的人味儿和动感开始减弱,但电气感和魔性旋律却开始增加。

    这就是 Italo Disco/ Euro Disco (下文简称欧陆迪斯科)的时代。下面我们以这首八十年代末的迪斯科金曲为例,来感受一下这种有些单调、却异常抓耳的曲风。

    八十年代末的欧陆金曲,特点和早期迪斯科一比就非常明显了:

    1. 速度变快了,更加劲爆;

    2. 歌手的唱法转向流行歌的唱法,易于被更多人传唱;

    3. 反拍贝斯让节奏变得更加简单,可以轻易把握节拍;

    4. 大量早期合成器音色,但并不宏大复杂,有一定的玩具感,开始真正有电子舞曲的味道了;

    5. 编曲的复杂度降低了,更加冷酷、漠然了一点。

    速度变快了,更加劲爆;

    歌手的唱法转向流行歌的唱法,易于被更多人传唱;

    反拍贝斯让节奏变得更加简单,可以轻易把握节拍;

    大量早期合成器音色,但并不宏大复杂,有一定的玩具感,开始真正有电子舞曲的味道了;

    编曲的复杂度降低了,更加冷酷、漠然了一点。

    这种经过早期电子乐润色加工后产出的欧陆迪斯科,由于旋律极其洗脑,在世界范围内的传唱度顿时猛增。

    不过,即使在这时,迪斯科仍然保持了本质——用来跳舞的歌曲——有歌词、有歌手演唱的歌曲,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迪斯科传入了中国。

    改革开放的中国,精神文化和娱乐文化领域百花齐放。中国摇滚、中国流行歌的雏形出现了,迪斯科、舞厅等概念作为时髦的洋玩意,很快就被引进到了中国。

    而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荷东」的迪斯科专辑代表了一个时代。这是整整一代人的 New Life。

    如果以理中客的、批判的角度,肯定不少人会觉得这样的音乐不仅老、而且土。无非就是香港 DJ 拼接的欧洲土嗨罢了。

    但是,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接触到世界流行文化的人,欧陆迪斯科带给他们的不只是音乐上的震撼,而是配套的生活方式的震撼:灯球、方格地砖、喇叭裤、蝙蝠衫、大墨镜、烫头卷发、大收音机……

    如今,这些来源于迪斯科的符号开始直接指向改革开放这个时代本身。

    在迪斯科的节奏中,高楼建起来了,柏油路修起来了,社会开始多样化起来了,人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了。欧陆迪斯科,绝对不单单是经过欧洲人魔改的电子舞曲,它更是中国经济起步和积极开放的见证者。

    对于中国人来说,说起迪斯科,就是在说起那个时代。并非是迪斯科本身有多么优质上乘,而是在它的音乐背后,有着一段记忆、一些故事、一帮朋友、和一颗真心、一杯情怀。

    不死的迪斯科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中拼搏奋进的年轻人们,如今也已经身为人父人母,属于迪斯科的时代,似乎真的过去了。

    直到2019年,一首名为「野狼迪斯科」的歌曲爆火。一首简单的流行歌,却引起了病毒式传播和网友的大片共鸣。不少人都说歌词和意境戳中了他们的内心——「土到极致就是潮」!

    按理说,野狼迪斯科是一首很不迪斯科的歌:速度不对、配器不对、情绪不对、编曲也不对……它和千千万万的流行歌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但平心而论,野狼迪斯科也是一首最迪斯科的歌。

    因为,它的情怀完全对了。

    什么是迪斯科?是二战时德国占领地的爵士唱片?还是黑人叔叔们的温暖律动?再或者是欧陆的电子鼓?还是舞厅里的灯球和烈酒?

    它们都是迪斯科,也都不是迪斯科。

    情模糊了我们的时间观念,三年前的流行歌野狼迪斯科看起来近在昨日——就好像迪斯科本身一样,已经从音乐创作的曲风形式,上升到了脑海中的印象,它是近在咫尺的旧日回忆,是对往日不再的淡淡忧思。

    一切美好的回忆可能都将变成情怀,但打开一个音乐软件,播放一首旧日的迪厅金曲,它的鼓点和歌声将跨越时间,从耳朵慢慢地流到心底。

    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变了,但我们相信,有些东西不会变。

    (完)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17岁就红遍全国的disco女王,46岁热度依旧不减,她凭什么?

    战斗民族土嗨?野熊disco?斯拉夫人的蹦迪文化太野了......

    听了100遍《野狼disco》后,我被这位东北快手说唱之父圈粉了......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 「投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