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刘三姐”黄婉秋的感人故事

黄婉秋祖籍广东梅县,1943年12月出生于广西桂林。黄婉秋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百货公司的店员,母亲是个大字识不了几个字的家庭妇女。黄婉秋兄妹六人,她排行第四。1956年,也就是小婉秋13岁那年,小学五年级的她正在休寒假,在报上看到桂剧团招收学员的广告。剧团规定,报考演员必须具备高小毕业资格。刚刚念完五年级,天性腼腆的小婉秋,不知从哪来的一股倔劲儿,大胆走上考场,主动要求表演一段舞蹈。小婉秋长相俊美,身段婀娜,舞跳得像模像样,尤其是她热切当演员的迫切心情,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决定对她网开一面,免了她的文化课考试,破格录取。

聪颖过人,刻苦训练,使小婉秋技艺精进,在各剧种《刘三姐》剧目汇演中,她成为饰演刘三姐的最佳人选。黄婉秋考入桂剧团的时候,剧团还属于民营性质,按照梨园传统,刚入科班的弟子要在祖师爷神像前跪拜叩头,抓阄取艺名。黄婉秋艺名“艺群”,人花旦行,从此开始了她多姿多彩和颇富传奇的艺术人生。

一般来讲,科班出身的老师都没有多少文化,演戏也没有剧本,更谈不上什么导演、表演理论,完全靠老师言传身教。艺群聪颖过人,学习刻苦,对白、唱段教几遍就能记得住。

艺人们把形体训练叫做“练功”。为了让旦角演员在舞台走出远看好似蝴蝶飞,近看犹如风摆柳般的小碎步,她们要用很沉的沙袋压在膝盖上,使膝关节凹陷下去。练腿功的时候,老师令小孩子背靠在柱子上,用力将腿一点一点往上抬,一直要使脚尖触及额头。有一次,老师用力过猛,艺群的腿关节受伤,又红又肿,疼痛难忍。每当深更半夜疼醒的时候,就用小手沾上唾沫,在被窝里揉啊、搓啊。但为了圆自己的演员梦,她用“不受磨难,难成正果”的话鼓励自己,咬紧牙关,硬是挺过来了。

1959年,艺群满师那天,她献演的是传统剧目《斩三妖》,她在剧中饰演大妖妲己。以后,她又在桂剧舞台上塑造了红娘、白娘子等艺术形象。

195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一次全区范围《刘三姐》汇演,桂林市文化系统积极地参与了汇演。并决定由彩调剧团排演歌舞剧《刘三姐》。黄婉秋也被选入角色,担任刘三姐的C角。

这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作曲家雷振邦也莅临桂林,他们为拍摄同名电影做前期准备。黄婉秋的出色表演,给苏里雷振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60年5月,正在南宁参加《刘三姐》汇演的黄婉秋,突然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邀她到该厂试镜,拟让她饰演《刘三姐》中的丹妹一角。

样片出来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派人进京送审。在文化部电影局的审片厅里,著名戏剧家、时任艺术局局长的田汉慧眼识珠,他对导演苏里说:“我看,那个扮演舟妹的演员不错,是不是考虑让她演刘三姐?”众人都觉得田汉言之有理,也很合导演的心意。于是,黄婉秋就成了饰演刘三姐的最佳人选。

1961年,《刘三姐》公映,海内外随即掀起一股“刘三姐热”。“一片成名天下闻”,黄婉秋如日中天,组织上给予了高度的表扬,“追星族”们成千上万的信件如同雪片一般飞向黄婉秋。在掌声和鲜花面前,年轻的黄婉秋表现得十分清醒,她更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自重自爱,老老实实演戏,清清白白做人,是其艺术人生的最高追求。

人生低谷期,黄婉秋在炼狱里苦熬岁月的时候,爱神之子悄悄地走进了她的情感世界。同在歌舞团的小伙子何有才勇敢地来到黄婉秋身边。何有才比黄婉秋小5岁,进团的时间晚,一直称她“黄老师”。每逢黄婉秋被批斗挨打回来,她便从父亲那里抓几付跌打药,给她疗伤,用宽心话安慰黄婉秋那已近崩溃的身心。

黄婉秋与何有才恋爱的消息刚一传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黑枪暗箭纷至沓来。

患难见真情。黄婉秋、何有才于1972年结成百年之好。从此以后,黄婉秋的生活稍微平静了一些。但她仍然不能登台演出,只能在后台干点整理服装的粗活。夫妻俩在郊区农村的小屋里栖身。每天晚上,何有才都准时来到剧场接妻子回家。这样的生活一直熬了十个年头。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1978年。一天,黄婉秋正走在大街上,忽然听喇叭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电影剪辑《刘三姐》。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路小跑奔回歌舞团。刚进单位大门,她便被一股激动的情绪包围起来,同事们兴高采烈,欢声笑语震耳欲聋。

黄婉秋直到1982年才算彻底平反,一个才貌双全、风华正茂的青年艺术家就这样含冤受屈长达17年之久。

80年代中期,时任广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的著名作家周民震,将黄婉秋夫妇调到自治区歌舞团,任命黄婉秋为该团领导。90年代初,黄婉秋夫妇故土难离回到桂林,黄担任桂林文化局副局长。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她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理事、广西文联副主席、桂林市剧协主席,不停地为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四处奔波。为了弘扬和传承刘三姐的人文精神,20世纪末,黄婉秋辞去了行政职务。在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创建了“刘三姐景观园”。并且取得了不俗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