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德艺双馨”杨洪基:31岁娶初恋,53岁走红,对待后辈平易近人

1993年,杨洪基和刘欢曾有过巅峰对决。 两个人都参加了《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录音。 谷建芬犹豫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声音浓重的杨洪基。

那一年,杨洪基53岁,他终于因为这首歌走红。

一直以来,杨洪基在音乐领域非常有名,但唱的只是美声歌曲,普通人并不了解他。

多亏了谷建芬的慧眼,选择了杨洪基,使他的事业上了一个台阶。

杨基成名后依然在总政歌舞团工作,不骄不躁,不为名利所累。

在生活上,他只疼爱工人出身的妻子,从未有二心,妻子贤子孝家庭幸福。

作为唱歌的前辈,对子孙十分宽容,朱文唱他的歌很受欢迎,他亲自指导朱文,教对方唱得更好。

杨洪基可以说是各方面后进生学习的典范,这位德艺双馨的歌手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1

杨洪基1941年出生在辽宁,我总觉得他来自山东。

杨父来自山东,只是因为离开关东到东北定居。

杨基上面的五个哥哥和姐姐,他们都很有出息,考上了大学,成为了老师、医生等。

父亲要多关心小儿子杨洪基,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吃饭说话也要有礼貌。

这些杨洪基做得很好,只是学习让爸爸很烦恼。 他偏科很厉害,只对文科类科目感兴趣,数学一点也不懂。

杨父怎么指导也改变不了杨洪基的成绩,他干脆放弃了。

当时,杨洪基的哥哥姐姐已经工作,姐姐学过乐器,在一所学校教声乐。

姐姐在家里留下风琴和手摇唱片机,这些都成了杨洪基对音乐世界的启蒙。

人们没有多少娱乐项目,没有电视,收音机也很少。

这个唱片机陪伴着杨洪基的青春时代,他常常模仿唱片里的歌声,又唱得一模一样。

变长了。 邻居误以为杨洪基的歌声是从唱片机里出来的。 当得知杨洪基能唱得这么好时,他鼓励杨洪基报考歌舞团,成为职业歌手。

洪基没想走这条路。 哥哥和姐姐都做得很体面,他也想冲刺。

邻居的故事,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是的。 他可以走专业歌曲的道路。

父亲之所以知道他的想法并不同意,是因为当时对歌手和演员有偏见,认为这些职业行不通。

杨基没有那么轻易放弃。 他一抓住机会就说服父亲,终于父亲妥协了,随他去吧。

18岁,杨洪基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征服导演的老师,考入大连歌舞团,从事正式工作。

找到真爱才开始发力,歌舞团人才济济,虽说杨洪基自学成才,但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他不甘人后,买了大量的书补充知识,明白了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建高楼,这几年进步很快,仍然是歌舞团最优秀的歌手。

杨洪基正要大显身手,歌舞团就解散了。 好在赶上总政歌舞团演员招募,杨洪基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这次考试依然顺利,他进入了更大的平台。

刚到这里,杨洪基没有机会上台唱歌,只能潦草地拉开帷幕。

杨洪基知道自己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谦虚地跟老师学习声乐知识,渐渐从勤杂工变成了歌舞团独唱演员。

2

1972年,杨洪基31岁,此时他在总政歌舞团工作了10年。 以前忙于提高自己的能力,一辈子都没有时间考虑大事。

30多岁是当时比较合适的大龄男青年,但当时结婚较早,一般年龄在20岁左右。

父母看到杨洪基的孩子会打酱油了,他还是单身,为他发愁,请他做媒。

当时媒人介绍了和杨洪基见面的女工。

按现在的标准,女人一定很高兴,嫁给一个拿着铁饭碗的歌手,里面生活无忧。

但那个年代不同了,女工对杨洪基视而不见。 主要是他个子高,马又大,我以为这件衣服一定很费钱。

那时是计划经济,吃饭有粮票,做衣服有布票,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很紧。

杨洪基又是歌手,是个小职业,女工觉得这个职业不稳定,总之没有看上他。

杨基不同,他一眼就对女工产生了好感,觉得她各方面都不错。

毕竟媒人还是有本事的,多次为杨洪基说好话,女工同意继续试着搞好关系。 结果发现这个男青年有好学之心,就不再反对了。

两人交往半年后结婚,一年后有了孩子。

结婚后,杨洪基的工作仍然很多,他总是要下基层慰问演出。 一去就是一个月。 交通通讯不便,只有重大事件才能接电话。

孩子出生的时候,杨洪基也在国外演出。 他知道了这个好消息,非常兴奋,差点跳了起来。

他跑过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身边的同事,让他们一起分享喜悦。

尽管如此,杨洪基还是觉得不够,想告诉更多的人。 当时,我想看看海边的海鸥,对海鸥说:“我当爸爸了。”

一个月后,杨洪基回到家,马上跑去看自己的宝贝儿子。 他想着和海鸥分享喜悦的心情,给儿子取名叫杨鸥。

杨洪基特别感谢妻子。 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上经常出差,所以去的话要10天半。 家里所有重要的事情都由妻子照顾。

不仅如此,她还得照顾孩子,男女的工作都包下来了。

因此,杨洪基总是怀着感谢的心情对待妻子。 即使后来他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手,对妻子的感情也不会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很多名人。

妻子不仅照顾好了他的生活,而且在工作上,也给他过重要的建议。 当时,如果妻子没有用激将法,杨洪基可能错过了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的机会。

3

家庭稳定后,杨洪基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工作。

1979年,著名指挥家小征泽尔来到中国指挥乐队演出。

当时他指挥的曲子是贝多芬有名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其他合作事项很顺利,但在谈到演唱者时,小征泽尔和乐队领队存在分歧。

马泽尔对国内的情况不熟悉,觉得国内没有适合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所以非常希望外国邀请歌手出演唱。

这一点乐队绝不妥协,他们认为偌大的中国,肯定能找到一位符合条件的歌手,于是开始公开选拔,结果杨洪基被选中。

小征泽尔也是被杨洪基的声音征服了,他万万没想到国内还有这么优秀的歌唱人才。

那次演出相当成功,杨洪基在行业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988年,杨洪基表演歌剧《托斯卡》获得巨大成功,一位澳大利亚歌剧院老板看中了杨洪基,向他抛来橄榄枝。

老板提出的条件特别丰厚,只要杨洪基愿意加入他们的歌剧院,绿卡移民不在话下,而且报酬丰厚。

那时候流行出国热,很多演员挤破脑袋也要出国,然而杨洪基面对这样的条件却不为所动,他还是更喜欢下基层演出。

因为他大部分演唱时间是在部队,因此普通百姓对他并不熟悉,这一年,杨洪基第一次感受到成名的威力。

当时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特别流行,这首歌唱的海军,在部队尤其受欢迎。

有一次演出时,苏小明因为有事要迟到一会儿,因此演出顺序有变化。

统筹人员跟杨洪基商量,能不能把他的歌曲排在前面,杨洪基说没问题。

可是一上台他感觉到不对劲了,底下的观众竟然喊他下去,他们要听《军港之夜》。

杨洪基演出2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内心慌乱了几秒钟,立马镇定下来。

这本来就是他的演唱时间,干嘛要下去呢?就这样,他在一片哄赶声中开始了自己的演唱。

慢慢的,底下的观众的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随后又跟着节奏一起打节拍,杨洪基眼里满是泪水,这是观众对他的认可。

1993年,杨洪基终于迎来一个走红的机会。

那一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开拍,之前的《西游记》和《红楼梦》相当成功,这部史诗大剧也十分受期待。

对于主题曲,导演王扶林十分重视,音乐一响,就要立马把观众带回那个年代。

为了创作好这首歌,他请了四组作曲家写曲子,最终谷建芬的曲子被采纳。

那应该由谁来演唱呢?

谷建芬请了十多位有实力有名气的歌手,53岁的杨洪基也在内。

当接到这个任务,杨洪基还不太乐意去,因为《西游记》的主题曲找过他,结果落选了。

他想这次去了估计也是陪跑,给别人做陪衬,而且自己工作紧密,干脆不去了。

还是妻子劝他:你是不是怕了,能选上就说明你有实力,去试试又如何?

经过妻子的耐心劝说,杨洪基来到录音棚,当他拿到谱子,看到背面一溜人名,都是当红歌唱家,原来这些人都唱过了。

杨洪基觉得自己肯定没戏,用很轻松的状态唱完就回家了,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个月后,他又接到谷建芬的电话,让他再去录一遍,此时只剩他和刘欢两个人,至于花落谁家,就看这一次了。

杨洪基根据自己多年演唱经验,加入一些昆曲元素,比如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就是经过处理的,效果很不错。

最后,杨洪基赢得了这首歌的演唱权。

等到三国演义上映,人们先听到的是这首恢宏悲壮荡气回肠的歌,电视剧和片头曲一起火了。

这一年,杨洪基53岁,成名有些晚,却也是刚刚好。

4

如果太年轻就成名,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智慧应对成名后的诱惑。

而杨洪基已经53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对名气财富看的没那么重要。

成名后商演多了,杨洪基还是以部队演出为重,有时候两项任务撞到一起,杨洪基会毫不犹豫推掉商演,也因此付了很多违约金。

后来一位朋友给他出主意,在合同上加一句:如遇重大演出,合同自动终止,这样就不用出违约金了。

有一次,杨洪基参加一场饭局,认识了一位减肥药厂的老板。

老板能说会道,说厂里的员工都是杨洪基的粉丝,邀请杨洪基去他们厂参观,杨洪基也是盛情难却就答应了。

来到厂里,老板全程录像,并且把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引起很多人围观。

杨洪基知道后,赶紧联系老板删除,他也没用过这种减肥药,不能误导他人。

之后,杨洪基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决不接广告。

《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杨洪基收获了名和利,还有一个人,也是因为这首歌声名鹊起。

2011年,大衣哥第一次登上歌唱比赛的舞台,当时他穿着军大衣,裤子和鞋还沾着土,观众和评委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谁知道大衣哥一开口就震惊了所有人,唱的太好了,观众站起来为他鼓掌,评委不相信他是农民,以为他是专业的歌唱演员,只是装扮成农民而已。

大衣哥一唱成名天下知,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他演出时经常唱这首歌,作为原唱的杨洪基并没有为难大衣哥。

他们同台演出时,杨洪基还指导大衣哥具体该怎么唱,哪一句该怎么唱,还会鼓励他继续练习。

杨洪基真的配得上德艺双馨这四个字,他成名后没有飘,继续在基层为士兵演出,对妻子始终如一。

这样的老歌唱家才是后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