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减16分钟上映,《投名状》揭示血酬定律下人性背后的思量之恶
中国电影人前赴后继投身其中,不断尝试,以期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电影艺术性与票房叫座往往难成正比,真正能够算得上好作品的电影凤毛麟角。各种类型片不断发展的同时,古装历史电影却在市场上遇冷,鲜有佳作。
07年,雄心壮志的陈可辛第一次涉足古装商业电影,带着《投名状》进军内地。但没想到其在内地市场遭遇了冯小刚《集结号》阻击,最终票房成绩输给它。两部电影都是当年少见的高质量电影,尤其是陈可辛的《投名状》依然是十几年来国产电影中少见的古装战争佳作。
《投名状》这部电影是以清朝末年间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为原型而改编的作品。当年的"刺马案"轰动全国,清朝的四大奇案之一,无奈这桩无头公案草草结束。朝堂和江湖的博弈一触即发,但瞬息又偃旗息鼓。这部电影被陈可辛改编并且搬上了荧幕,以血酬定律来诠释暴力和战争之下的人性丑恶,这也是当年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以战争写人性的不再少数,但是这部电影却有独属于自己的魅力,那就是—血酬定律。
血酬是对暴力的酬报,就好比工资是对劳动的酬报、利息是对资本的酬报。不过,暴力不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血酬的价值,决定于拼争目标的价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对象是人,这就是血酬定律。说白了就是拿命换钱。
故事内容并不复杂,讲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这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怨纠葛。电影完整版本总共有126分钟,只不过很多朋友观看的是删减版110分钟。简单来讲就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恩怨纠葛。在电影中用了更加尖锐的视角来看待家国情义,爱恨情仇。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人性的矛盾在生存之中总是被一览无余,甚至是十分脆弱。
江湖之远:匪、兵、民
电影中的投名状是三人的利益结合,也是最后走向决裂的根源。三人的角色在之前一直分属于匪、兵、民,因为投名状结为异性兄弟。三兄弟分别在匪、兵、民之间转换:是义大于情是情高于义,还是民大于天,难下定准。
苏州的围城之战表面上看的是兄弟情义的争端,背后则是利益价值观念的不同,电影的矛盾中心以兄弟情义争端引入,但是背后却是朝堂利益的博弈。电影在剧情的表现上使用了棋盘和棋子的设定,让整体剧情开始从棋盘具化到天下之中,以小见大。最终因为苏州的围城之战,兄弟三人开始彻底决裂,也为之后的一切埋下了伏笔。《投名状》整体在色彩上以冷色调处理,主题色彩尽量采用黑色和灰色来突出整体环境的残酷。
庙堂之上
电影中,虽然庙堂之中的镜头描写很少,三位老戏骨出场的戏份不多,但几个镜头就将兄弟几人的生死利益全部安排得妥妥当当。
影片的后半段涉及庙堂之上,文戏虽少,但是恰如其分。武戏场面宏大,各种战争的残酷体现的淋漓尽致。两者之间存在着绝大的反差,轻飘飘的一句话的背后却决定了千万人的生死和利益。整体来看李连杰的角色充满了悲剧色彩:出卖兄弟、手足相残,一个十足的功利主义,但是他的心愿又有朴实的分量。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但最后却成为了棋盘上的一个弃子,自私与否,谁又能说得清楚?
电影通过乱世兄弟情义,引入江湖、庙堂之争,兄弟在宿命之中不过只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每一次矛盾设置都极大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印证着—血酬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