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影坛四大名旦:谁是你心中的民国女神?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刚刚起步,电影界便有了“四大名旦”的说法,这四位女明星(王汉伦、杨耐梅、张织云、宣景琳)是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第一代的电影明星。

然而,进入30年代后,中国电影第一轮的繁荣发展时期到来,正是应验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至理名言,又有“四大名旦”被电影界众星拱月般推出,先前那四位也只能是在大浪淘沙中,逐渐被新人们所取代了。

这一次,这四位影星可以说是来势凶猛,足以颠覆整个影坛势力,她们就是在后世极有知名度的陈燕燕、胡蝶、袁美云、陈云裳。

“南国乳燕”陈燕燕(1916-1999)

陈燕燕,原名陈茜茜,满族正黄旗贵族后裔,原籍北京,出生于浙江宁波,幼年时期跟随父母移居到北京,曾经就读于圣心女子学校。

陈燕燕,从小热衷于演艺事业,为此她跑到了上海,在当时知名的“联华”公司当练习生以谋求机会。1930年,陈燕燕在《身亡合同》、《恋爱与义务》等影片中得以出演配角,开始踏入影坛。

1932年,陈燕燕在《南国之春》出任主演,并因此而成名。之后,他又拍摄了《奋斗》、《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大路》、《寒江落雁》、《不了情》等知名影片,从而巩固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她也因在影片中擅长扮演惹人怜爱的小姑娘形象,而被人称为“南国乳燕;美丽的小鸟。”

1949年后,陈燕燕移居到香港。1952年,陈燕燕与丈夫创办了影视公司,开始在港台两地拍片。1961年,陈燕燕凭借《音容劫》,获得了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奖。1993年,她还荣获台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

我们现在对于陈燕燕的印象,大多来自于1988年热播的台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中男主的母亲以及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中饰演的自己。

“电影皇后”胡蝶(1908—1989)

胡蝶,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于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幼年时期跟随父母辗转于天津、广州、北京等地,曾经在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广州培道学校、北京公立第一师范就读过。

1924年,胡蝶全家回到上海定居,当年,胡蝶考入中华电影学校。1925年,胡蝶应邀参演了电影《战功》,并于同年被安排入友联影片公司。1926年,她又进入天一影片公司,拍摄了《梁祝痛史》、《珍珠塔》等片。

1928年,胡蝶加入明星影片公司。之后,她出演了《白云塔》、《火烧红莲寺》等片,迅速打开了知名度。值得一提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都是由她出演。

1933年,胡蝶蝶以21334的票数当选由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同年,她出演了代表名作《姊妹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胡蝶前往香港。香港沦陷后,她又来到重庆,主演了《三个女性》等片。1946年,胡蝶正式移居到香港,在主演了《春之梦》、《锦绣天堂》、《某夫人》等片后,逐渐息影。

1959年,胡蝶又再次回到影坛,为邵氏公司拍摄电影。之后,出演过《苦儿流浪记》、《两代女性》、《街童》等片。1960年,凭借《后门》中的精彩演出,她还获得了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66年,已经是58岁的胡蝶在拍摄完最后一部影片《塔里的女人》后,告别了影坛。

“小女伶”袁美云(1917-1999)

袁美云,原名侯桂凤,浙江杭州人,父亲早逝,幼年时期被过继给苏州人袁树德为养女学戏,改名袁美云。

袁美云先前在舞台上表演,因唱功不错,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后来,她为天一影片公司所看中,于1932年加入天一,开始拍摄电影。

袁美云首次出演的影片是有声纪录片《游艺大会》,演出了一些京剧片段。同年,她主演了《小女伶》,影片上映后极为成功,袁美云因此成名,观众将她与剧中角色联想在一起,称呼她为“小女伶”。

1933年后,袁美云加入到艺华电影公司,拍摄了《飞絮》、《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化身姑娘》、《人间仙子》等片,奠定了她在当时影坛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袁美云还拍摄了《茶花女》、《日出》、《少奶奶的扇子》、《西施》、《红楼梦》等影片。

1946年,袁美云前往香港,拍摄了《欲望》、《国魂》等影片。之后,因为多年拍片,落下病根,于1948年息影。

在香港,袁美云曾创办“良友影片公司”,后在台、国外等地拍片。1986年后,袁美云回到上海定居。

“云裳仙子”陈云裳(1919—2016)

陈云裳,原名陈云强,祖籍广东省台山市,出生于香港,后跟随父母移居到广州,曾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陈云裳曾年拜易剑泉为师,进入“健全音乐社”学习曲艺。1935年后,在老师举荐下,她开始在影片中出演一些配角,后得以主演《粉碎姑苏台》、《唐宫绮梦》等片。1936年,陈云裳前往香港发展,因出演《新青年》一举成名。

1937年后,陈云裳先后出演了《金屋十二钗》、《花开富贵》、《天下为公》、《焦土抗战》、《最后关头》、《流氓小姐》、《木兰从军》、《春情烈火》、《一夜皇后》、《云裳仙子》等片。

这些影片中,她所塑造的“木兰”和“云裳仙子”两个人物,被人评为是她银幕生涯的高峰,是两个人物形象的“无可替代的代言人”。

1940年,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青青电影》举办“影迷心爱的影星”选举活动中,陈云裳击败袁美云、陈燕燕等其他明星名列榜首。当时,上海滩上掀起了一股“云裳热”,使得众多影迷为之痴迷。

1943年后,陈云裳出演了《桃李争春》、《万世流芳》、《忠肝义胆》、《满园春色》、人海奇女子》、《银海笙歌》、《红楼梦》等影片。60年代以后,陈云裳逐渐淡出影坛,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1996年,陈云裳曾与丈夫来到浙江宁波大学,并捐资助建宁波大学医学院和宁波大学附属医院。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