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火了,谁在破防?
芭比是诞生于1959年的塑料娃娃,很快就风靡全球,成为最著名的儿童玩具之一,也是典型的美国文化符号。电影《芭比》正是根据芭比娃娃改编的首部真人版电影,上映之后,席卷全球电影市场,它是北美今年第一部首周末票房破1.5亿美元的作品,全球首周开画票房轻松突破3亿美元大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有意思的是,《芭比》在国内市场上映后,一度遇冷,首日排片低至2.4%,在很多女性大V和女性观众的“安利”之下,《芭比》的排片和票房产出不断升高,周末票房已突破5000万元,票务平台对其票房预测也在上涨。在今年好莱坞大片纷纷国内扑街的背景下,《芭比》有如此成绩已是亮眼。
然而,《芭比》上映后,互联网上围绕电影的撕扯就从未停止过。
首日排片低,网友撕;
《芭比》票房上涨,网友也撕……
不论《芭比》票房如何,都有人在“破防”。
一部电影引发如此撕裂,也恰恰成为我们透视国内有关电影、两性等议题的窗口。那么脆弱吗?看到好莱坞电影卖座就精神紧绷;那么玻璃心吗?一看到女性议题就觉得别人在“打拳”;那么极端吗?将性别作为我们观察世界的唯一视角。
▌好莱坞卖座,天不会塌
《芭比》“起死回生”,最先破防的,是一开始就把这部电影“判了死刑”的人。
不必讳言,如今的好莱坞总体上越来越套路、越来越不好看了,好莱坞的几大电影厂商纷纷依赖一些老IP,创新动力、创新勇气、创新能力都在下滑。今年诸多好莱坞大片在国内遇冷,就连阿汤哥的《碟中谍7》上映多日后也仅收3亿元票房,严重低于预期。
与此同时,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颇为争气——质量暂且不论,《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等电影接连卖座,将好莱坞一众大片按在地板上摩擦。
两相对比,让很多人对国产电影充满信心,也进一步看低好莱坞。他们据此认定《芭比》一定会扑街;诺兰的《奥本海默》确定引进后,他们也信誓旦旦这是好莱坞最后的“遮羞布”。
▲ 诺兰新片还未在大陆公映,已经先被盖章为好莱坞“遮羞布”。 ©豆瓣小组截图
国产电影“争气”,自然是好事,可为什么一定要将其与好莱坞对立起来呢?好莱坞好了,国产电影就不会好?好莱坞不好了,国产电影才会好?
难道是这样一个逻辑吗?好莱坞卖座了,代表着“文化洗脑”,国产电影打趴好莱坞,才是“文化觉醒”?
近年来,互联网有一种声音嗓门很大,就是将一个国家电影市场中好莱坞大片的市场份额,与国民被洗脑程度联系起来。在这一论调中,好莱坞大片都是霸权主义的传声筒,好莱坞大片越是火爆,就代表文化领地失去了,观众被洗脑了,本国电影产业要完蛋了。而因为国产电影在国内票房的份额不断提升,也就成了我们抵抗文化渗透的标志,让很多人奔走相告。
如此上纲上线后,任何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卖座都会引起一些人的警觉:好莱坞又要贩卖什么价值观了?文化洗脑又要启动了?
这类论调,简单又粗糙。
首先,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国家电影局对于国外电影的引进也是越来越开明。在回应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时,官方就明确表示,“中国始终坚持文化多样性,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引进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好电影。这是明确的,也是不会改变的。”能够在国内上映的电影,本身已经通过官方审查,也必须是“优秀文明成果”。
将“文化交流”视为别人要来洗脑,是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心态,也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其次,好莱坞为何全球流行,需客观审视。一方面,必须承认,几十年来,好莱坞一直是电影产业的领导者和革新者。电影既是文化产品,也是工业化产品,电影技术的更新有赖于技术的革新,而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电影技术上一直属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在国产电影市场化改革之后,好莱坞很长时间里都是国产电影的“老师”,我们的很多电影技术、理念都是从好莱坞学来的。比如几年前,国家电影局还派了郭帆、路阳、宁浩、陈思诚、肖央去好莱坞进修。
好莱坞横扫全球电影市场,确实是人家技术“先进”,而后进者都会有一个“模仿—紧跟—超越”的过程。国产电影如今在很多方面终于可以与好莱坞并驾齐驱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骄傲自满,并嘲笑那些还处于“模仿”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被洗脑了。否则,如果认为美国先进的东西流行了就是在洗脑,那我们是不是连美国芯片都不要进口了?iPhone都不要用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电影产业的成熟速度与本土电影市场的大小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比如中国和印度,都属于人口大国,本土电影市场非常大,这让很多侧重本国观众口味的大投资、大制作电影成为可能,同时也让一些探索性强的文艺电影有了生存空间。毕竟十几亿人口,只要有百分之一人口(1400万)走进电影院,票房就能达到5亿元左右,就有收回成本的可能。
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人口非常有限,只有几千万甚至就几百万人,本国电影市场的盘子非常小。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本土电影数量很少,制作成本都很低,试错机会也少得多。
好莱坞在这些国家占据主导,并非人家被洗脑,而是本土电影市场太小所限,商业电影发展先天不足。很多国家选择“另辟蹊径”,把商业片市场留给好莱坞,而在本土小众电影或文艺片上做更多探索,将本国电影产业保留得很好,比如法国。
所以,《芭比》“起死回生”,好莱坞卖座了,天不会塌,没什么好破防的。咱有文化自信,绝对不会自卑。
与世界保持交流,才是海纳百川,文化保守主义,只会加剧与世界的“脱钩”。
▌女性电影是否卖座,均不为“打拳”
电影好看不好看,观众们都有各自评价的标准。但耐人寻味的是,《芭比》引来一些男性观众的破防。
他们在豆瓣等平台上的留言,看起来似乎很情绪化,比如“女权主义邪教、垃圾宣传片”“中国的底层女宝也就只能看看这种电影”“被骗进影院上尼玛的男德课,微博女权语录集大成”“可算是有一部能对上拳师们胃口的电影了”……
有趣的是,这一点上,国内这些破防的男性倒与韩国男性一致。《芭比》在韩国电影平台上,女性观众平均打出9.38分的高分,男性观众平均打出5.99分的低分。
▲ 韩国电影网站,男女观众对于《芭比》的评分截然不同。
这是男权社会里,很多男性观众的“错误预设”——女性电影,就等同于“打拳”。
当然不是如此。恰恰相反,女性电影解放的不仅是女性,也是男性。就像《芭比》,虽然对男权社会极尽嘲讽与调侃之能事,但它也客观呈现了男权社会对男性本身的压抑。男权制一方面给男性带来了诸多特权,可另一方面,它也为所有男性制订了标准模板——男的只能坚强,强壮,硬气,有领导气质,有男子汉气概……
然而,有些男性就是柔软,就是爱哭泣体质,就是喜欢跟姐妹淘玩在一块,就是喜欢不争不抢,就是想当个家庭主夫……他们却不得不顺从那个标准的男性模板,痛苦地活在面具底下。
《芭比》虽然更多呈现的是女性痛苦的生存体验,但它并不是“打拳”,不是把所有男人都视为敌人,它否定的仅仅是男权制而已,也暗示了“极端女权”的不可行——极端女权本质上是男权制的翻版。电影最终走向男女和解,它呼吁所有男性和女性都不要被“男性”“女性”的标签定义和束缚,去做你想做的那个自己。
女性电影卖座,不是“打拳”;假如《芭比》不卖座了,我们也要警惕“男的不行”这类“打拳”言论。
《芭比》最初排片不高、热度不高时,不少女权博主就把责任归咎为“男的不行”,诸如国内影院的排片经理主要是男性,他们故意不给《芭比》排片;或者国内男性普遍是男权主义者,他们审美低级,根本不配享用“好东西”,不配看好电影;到后来,有些人又把是否看《芭比》、怎么评价《芭比》作为评价男人是否人格可靠的标准,仿佛一个男人不喜欢《芭比》,就得立马分手、考虑离婚……
这样的论调,跟那些刻意给《芭比》打低分的言论一样极端。它也是《芭比》这部电影中所批判的一种倾向:一些女权主义者,在反对男权制的种种标准时,无形中又建立了各种新的标准,这种新的标准也形成新的压抑机制。比如是女的,就去看《芭比》;给《芭比》低分,就是坏男人……
就不能就事论事,去分析,电影为什么一开始排片低吗?
首先,是文化差异。虽然芭比是美国文化最知名的符号之一——美国的女孩子平均每人拥有10个芭比,全世界拥有芭比娃娃的“芭比人口”早就超过10亿;但也应该承认,芭比娃娃在国内并不那么流行,它在很多女孩童年里的认知度并不高。笔者特意问了身边四个80后、90后女性,她们童年里都没有买过芭比娃娃,她们甚至连“肯”是谁都不知道……
这与芭比娃娃在国内市场的平淡相对应。2009年,芭比娃娃的母公司美泰公司努力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芭比娃娃旗舰店。但在隆重揭幕两年之后,上海的芭比旗舰店宣布关张。虽然后来美泰公司又在国内陆陆续续开张了一些芭比主题店或快闪店,但规模都不能与当时相比。
一言以蔽之,“芭比”虽然是美国的顶流IP,但在国内的知名度真的不算太高,尤其是下沉市场,芭比的渗透率更低。一二线的女性观众对电影有很高的讨论度,显然无法转换成三四线城市的排片。
▲ 《芭比》票房主要靠一二线城市支撑,一线城市的票房超过三四线城市的票房总和。© 猫眼电影截图
另一方面,《芭比》的出品方华纳影业,此次对于《芭比》的宣发,几乎是“裸奔”的状态。宣发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生与死。酒香也怕巷子深,宣发可以让一部好电影在上映前让更多人反复看见、在上映阶段好口碑迅速发酵,从而带动票房……所以,很多电影的宣发费用可以与制作费用相匹敌,甚至高过制作费用。
华纳虽在《芭比》宣发上重金投入,但中国市场除外,因为今年好莱坞在华遇冷,再加上华纳此前寄予厚望的《闪电侠》在国内投入大量宣发,票房却非常冷淡,也让华纳不看好《芭比》在中国市场的境遇。《闪电侠》华纳还开了微博,《芭比》甚至连个官方微博都没有。
这样的情形下,排片经理一开始给《芭比》低排片,并非不可理解。而随着《芭比》自来水观众的增多,《芭比》票房升高,排片也跟着走高,从2.4%→3.9%→6.8%。所以,《芭比》一开始排片低,不是男的在“打拳”,女性观众不必破防;当然,《芭比》后来卖座了,也不是女性电影在“打拳”,男性观众不必破防。
▲《芭比》票房升高,排片也跟着走高,从2.4%→3.9%→6.8%→8.7%→9.8%→10.2%。© 猫眼电影截图
总之,《芭比》值得看吗?是进步的女性主义还是消费主义下的“糖衣炮弹”,都可以讨论。但这一切都应该立足于电影本身。当我们撇开电影,动不动就去撕扯电影以外的议题,那么宣泄的就只是情绪,我们不是在对话,而是在加深对人、对事的偏见和敌意。
让《芭比》所批判的情形在现实“重演”,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