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对“徐忠”不满足
扫黑剧《狂飙》掀起的全民热情狂飙仍在发酵。人艺演员吴刚在剧中扮演扫黑督导组专员“徐忠”,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多年不遇的现象级大剧中扮演正义方的“定海神针”,上一次是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
然而,相比那时全民喜爱、集体守护“达康书记的GDP和保温杯”,这次的“徐忠”受剧本限制,吴刚和观众都感受到了不满足。针对剧中一些争议性情节,吴刚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现象级作品
【资料图】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丢分
大家齐努力才能形成
北青报:《狂飙》在春节档掀起的“狂飙”是否超过预期?
吴刚:比预料之中稍微高一点,现在确实是全民“狂飙”啊。其实从题材到剧本,在创作阶段已经能感受到它是部非常上乘之作,拍完之后,应该会受观众喜欢。
北青报:作为飓风中央当事人,近来您个人有什么切身的感受?
吴刚:这段时间一直在剧院排演《茶馆》,没有时间完整收看。我会找时间认真学习一下。
北青报:您认为它能够成为现象级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吴刚:是题材、演员、剧本等方方面面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集团作战,不是小分队。大制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丢分,大家齐努力才能形成这样的用心之作。
徐忠的作用
他是“正”的这一方
他代表了督导组
北青报:“徐忠”这个人物对于您个人来说,吸引力在哪里?
吴刚:从徐忠视角切入、展开整部戏挺有新意。但主要还是接受朋友邀请帮忙完成任务。我跟出品方不仅是工作上的关系,也是家人一般的感情。家里边有事肯定要家人出面,难道还让“隔壁老王”出面?肯定不行啊。
北青报:“徐忠”跟“达康书记”都属于正义一方定海神针类型的人物,您为何愿意“重复”?
吴刚:不是同一类。“达康”更有人味,优缺点共在,所以观众比较喜欢。“徐忠”更偏向工具型人物,观众会感觉些许单薄。希望下一部能再写一个“徐忠传”,把他写得丰富些我再来诠释吧。
北青报:如何评价徐忠在全剧中的作用?
吴刚:张颂文扮演的高启强,从卖鱼到蜕变,最后接受法律制裁是必然,因为邪不压正。而徐忠就是“正”的这一方,他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督导组,背后的靠山是强大的。
北青报:“徐忠”这个人物的表现空间不如“达康书记”大,您在创作时进行了哪些二度创作?
吴刚:第三阶段的戏一直在修改当中,包括指导组怎么展开工作的,随时会调整,随时在变化。再加上这个人物缺少鲜明的优缺点和鲜活的细节,所以施展路线比较狭窄,也限制了很多表现。
北青报:“徐忠”被诬陷回京接受审查期间,有一场跟妻子的戏,也是您跟生活中的夫人岳秀清再度演夫妻。其中提到了刻意隐瞒冠心病,算是“徐忠”唯一的生活面体现。这场戏是临时添加来弥补“徐忠”这个人物过于“单薄”的问题吗?
吴刚:很多重头戏都拍不过来,哪有可能给我加戏。其实是原本剧本里有一点跟妻子的戏,正好我媳妇秀清来探班,导演看到嫂子来了,就说给咱帮帮忙吧,她坚决不同意,说我是来改善伙食把后勤服务好的,工作不在我的计划里。后来经不住导演反复劝说,耳根子软,那就演呗。但这场戏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不足挂齿。
高光时刻
抓捕杨健现场
点名环节是真实的存在
北青报:抓捕杨健的现场,是“徐忠”全剧的高光时刻。能介绍下当时的创作过程吗?买酒和点名两个细节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吴刚:关于这场戏我看到很多评价,有的觉得很激动,有的觉得略尴尬。其实这场戏本意也是向逝去的一线民警致敬吧。点名的环节也不是导演杜撰,是真实的存在。福建省一个公安局,到现在一直保持着重大活动喊名字的习惯,无论是在职还是逝去的,都会用这种形式来激励民警,我们把它搬到荧幕上。当时的设计,首先生活当中对家人朋友战友以酒祭奠是一种习惯,再者杨健这个人也谈不上十恶不赦,内心民警荣誉感、自豪感还没有泯灭,用这种方式来温暖、唤醒他内心渐渐失去的荣誉,他就可能自首,可能会保命,徐忠也可以更完整地掌握案件证据。
北青报:您如何评价儿子扮演高晓晨的表现?在拍摄过程中有给予过什么指导吗?
吴刚:我还没有时间整部剧观看学习,现场也没有看他的表演。其实孩子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将来的路是要他自己走的。吸收批评,认识到优缺点,可以让他在下一部戏中有更好的表现,进步。
北青报:观众对剧中的一众配角表现评价很高,您在拍摄过程中有留下一些深刻印象吗?
吴刚:其他演员表现都很棒。任何一个爆款的戏,不是一个两个人表现好,必须各部门都非常优秀不掉链子。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