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不悬浮、不炫富,这样的国产剧刚刚好

不悬浮、不炫富,这样的国产剧刚刚好

每年夏天,都有这么一群人如此度过这样的关键时刻——

查证、安检、涂答题卡,铃声响起前一秒还在奋笔疾书;

忐忑的心情,颤抖的双手,小心谨慎地拨打那个号码。


【资料图】

电话拨通后,对面传来的冰冷声音,似乎一锤定音般地决定电话这头的人,或开启全新人生,或走上与同龄人不同的道路。

更不用说,还有那些相信玄学的家长,凡是能取谐音祝福的物件,恨不得全都穿在身上。

不夸张地说,每年的高考都能牵动中国无数家庭的神经。

而就在最近,一部讲述高三生活的国产剧高调播出,其中过于写实的情节,唤起了无数高考过来人的紧张记忆——《追光的日子》

2011年的夏天,高三生任真踏上了高考的征程。过去三年,她潜心苦读,只为考上本地的医科大学,将来做一名医生,为母亲治疗多年的顽疾。

只可惜的是,这年她的高考成绩比医科大学的预估分数线低了一点,大概率无望如愿报考心仪的专业。

任真眼睁睁看着母亲眼里的希望一点点熄灭,安慰的话语中又带着一丝失落和遗憾。

就在这时,总是不着家的爸爸忽然上线,他拍着胸脯保证有门路去医科大学,怂恿任真填报这个第一志愿。

想也知道,这样的保证最终化为泡影,任真因过于冒险地填报志愿而掉档,错失升学的机会,父母因此大吵一架。

任真受够了父母的争吵,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复读一年。

有过复读经历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高四”的压力远超高三。

这意味着你首先要脱离过去的朋友圈,避免看到昔日伙伴们上大学后的欢乐分享,甚至连去书店买资料都唯恐碰到熟人,害怕接收对方“怜悯”“同情”的目光。

其次,复读带来的还有各方无形的压力。

不论选择自学还是去复读机构、民办学校,这一年里,父母都会格外看重你的一举一动,每个情绪变化、每次模考成绩都会在他们那里被放大。

身边的同学也会把你视为“异类”,似乎容不下任何一次考试失利。

但对于任真来说,她似乎并没有想太多。

她像个无情的做题机器冲进了一所民办高中,只想靠着年轻人的那股莽撞劲头,全力快进到来年的6月,在考场上“杀”个片甲不留。

任真的经历或许就是生活中某些小伙伴的翻版,高考看似是她的个人选择,却在无形中变成了整个家庭的希望。

未知带来的焦躁不安,让她潜意识里渴望一丝宁静,甚至想要甩掉一切扎进海中再也不回来。

任真复读的决心虽然坚定,但她没想到这场“复读马拉松”竟然有一个始料未及的“绊脚石”,那就是她的班主任郝老师。

郝老师曾是当地知名的教学能手,连续多年带高考班。但前几年因为某些原因,他退出了教师队伍,拉拢一帮街头青年开了家台球厅,从郝老师变成了“楠哥”。

只可惜,他出色的教学本领并不适用于这个领域,郝老师教人打球一教就会,导致台球厅的生意凄惨无比,时不时还会被人上门找茬,成了彻头彻尾的败者。

在朋友的极力劝说下,郝老师决定回到教学岗位,来到一所民办中学任教,凑巧成了转学来复读的任真的老师。

任真只见过郝老师当“社会人”的样子,认定摊上了差老师,复读的压力陡然增长……

按照这个剧情走向,不难猜测这对师生之后的关系变化。

郝老师肯定在教学中显露出自己的实力和才华,获得了任真的肯定,而任真也会在郝老师的开导下,放下复读的压力,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所以,有网友看完前三集任真和郝老师的这条故事线后,都说这部剧学了个《麻辣教师GTO》的皮。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真和郝老师的故事线并不是这部剧的全部——《追光的日子》除了真实复刻高三生活,也在力求生动的群像刻画

郝老师接手的高三14班,是全校出名的落后班,摸底考试过后,班里有大批人马位列年级倒数。

教导主任视他们为全校的“反派”,不守规矩还拖后腿,只有罚抄校规的份。

学霸班更是认定他们是loser,学习差就要都要排在最后去食堂吃冷饭。

“差生”就如同一个无法甩掉的诅咒,成了14班的全部人设。

但对于郝老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多方打听过后才发现,自己的学生各有各的烦恼。

比如班长赵晓晓,在学校里需要协助老师的工作,放学后的时间都用来照顾体弱多病的姥姥,导致她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她自己对升学这件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比如班里出名的闹事分子王放,也是父母不管的留守儿童,迫切渴望成为“社会人”,满嘴都是读书无用论。

比如转学过来的吴凯,曾经目睹父亲的家暴,母亲又将遭受的精神创伤转化为对儿子的控制,导致吴凯不敢说出热爱美术的理想,性格十分孤僻。

比如班花夏凡,学习的时间都花在打扮上,从头到脚都命中校规的禁忌。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她梳妆打扮为的是心爱的男朋友,可对方是个PUA高手,总是对她的外貌和穿搭各种打压。

还有留级过来的高远,因为家庭发生变故,每天心不在焉地来上学,考试故意摆烂交白卷。

这么比下来,顶着母亲的寄托复读的任真,已经算是班里最接近高考生状态的人了。

从剧情设定来看,郝老师带的14班,似乎每个学生身上都叠满了buff,把小概率的特殊“案例”集中在一起,似乎有意制造戏剧化矛盾冲突。

而实际生活中的高三班主任,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都无法像剧中的郝老师那样,做到上课轻轻松松授业,下课顺顺利利解惑。

但客观来说,《追光的日子》已经超越了不少设定悬浮、妆造不伦不类的国产剧。

其中关于学生的群像式刻画,不再把高考生视为一个孤立的群体,塑造成抽象的做题机器,而是用各种逼真的生活细节,展现他们处在风暴中心的敏感神经。

高考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学生时代的一次重要考核,也承载了一部分亲情负担,考生的背后是占据大多数的普通中国家庭。

刚刚步入成年的高考生,一边对未来充满期待,一边对成人世界的规则困惑不已。

剧中让我印象较深的一个情节,是食堂用餐顺序的纷争。

因为食堂的承载力有限,学校规定各班错峰用餐,成绩好的1-5班在先,垫底的14班最后,这导致14班每次吃饭都轮不上热乎的饭菜。

新来的任真不知道这个规定,结果与1班的几个学霸发生冲突,随后演变成两个班学生之间的冲撞。

“破坏规矩”的14班被罚抄校规,大家一气之下拒绝去食堂用餐。

郝老师了解过后,向校长反映了这个问题,几番争取下,成绩排名决定用餐顺序的规定才得到进一步调整。

这场矛盾看似是学生之间的分歧,但本质上是成年人将那些“潜规则”灌输给学生的后果。

想必每个小伙伴们都会经历过,按照排名分配座位,因为成绩被区别对待。

但问题是,当人们总是盯着成绩,那么势必会有人因为成绩而活在有色眼镜之下;当人们视规矩为铁律,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成为规矩的牺牲品;当人们总是以结果论英雄,那么“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就是一句空话

郝老师的主动争取,为14班赢得了应有的公平和尊重,也让剧内剧外的每个人,意识到教育若真正实现“公平”,最先抛弃的应该是这些无形但致命的偏见与束缚

《追光的日子》的官方海报上写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这似乎是给所有观众的一颗定心丸。

真希望剧中的改变,正在现实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