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娱乐圈,立刻停止这场闹剧

娱乐圈,立刻停止这场闹剧

作者:白蓉馅汤圆

现在的电影宣传能有多离谱?


(资料图)

那我告诉你:“狗都看哭了”!

没有骂人的意思,但确有其事——

为了硬造热度,影视圈的营销一卷再卷,都把主意打到狗狗身上了。

小狗的眼睛湿润,可能是受大银幕的光影刺激,更可能是强光造成的用眼疲惫,结果被字幕人为地引导成了看懂剧情、感同身受。

欺负它们不会说话是不是?!

在离谱且下头的宣传面前,小狗只能选择沉默,但我是真的忍不住了!

在电影院里演电影

影院reaction,指拍摄观众在观影时的反应的视频。

这股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尚没有确凿的考证,但能确定的是,影院reaction曾经确实掌握了流量密码。

在这类短视频营销中,哭和笑都是高频词。无论是“看哭上千观众”,还是“全场笑了数十次”,都曾戳中观众的情绪需求,从而助力票房成绩。

但套路用多了,大家也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比如关于某演员“看哭了”的相关电影营销视频,被细心的网友一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参加了不少于7部的电影点映,一搜索词条,出来是这样的——

《平凡英雄》现场,×××全程严肃,激动落泪。

《哥,你好》观影,默默流下感动的泪水,儿子还在一旁暖心照顾。

《中国医生》观影现场,×××哭红了眼睛,直接靠在丈夫肩膀上。

《海的尽头是草原》,一个草原额吉的爱,直接让×××哭肿双眼。

《你的婚礼》观影会,×××直言“今天哭惨了”。

《小Q》首映礼,×××在观影结束后心情依然不能平复。

《阳光姐妹淘》观影,×××数次默默落泪……

或激动或感动,或丈夫擦泪或儿子安慰,或哭惨或双眼哭肿或泪洒现场……

有网友对此吐槽:现在是不是有职业哭托?

话说回来,倒不是网友对泪点低的明星苛刻,而是业内惯常通过哭来营销的“好口碑电影”,到头来豆瓣评分可能连6分及格线都没到。

观众们一次次相信,一次次失望,真的有点腻了。

等等,你说观众看腻了?

那电影的宣传策划们就要开始整新活了。

业内人士悲喜交加的表演退场,如今的影院,摇身一变成为横店群演的再就业现场。电影剧情已经无法容纳编剧的脑洞了,在场观众演得比电影里的演员更投入。

有戴着头纱化身青春伤痛文学女主,久久不愿离场的:

有闺蜜现场安慰哄人,自带土味台词的:

哭的女生:终于哭出来了

边上的女生:好像有眼泪了,可以搂过来了

有观影现场发现原来我暗恋的人也喜欢我,最终牵手成功的:

有观影途中打开电脑加班,“一身疲惫被电影治愈”的:

诚然,观影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波动或小插曲,但你说巧不巧,当小插曲准备发生,在乌黑麻漆的电影院里,正好有高清机位对准拍摄,从因到果全部录下。

真真假假,观众心中早有判断。

从这些视频的评论区可以看出,网友早不吃这一套了,甚至有人委婉点出影院reaction的产业链:

“这种影院reaction的外快什么时候能轮到我?”

宣传营销,有苦说不出

影视宣传,是娱乐圈一份自带神秘感和滤镜的工作。

你以为他们手握几百营销号,一声令下就能刷屏屠榜,其实是卑微的乙方研究热搜机制、联系水军冲榜,把投放预算一分一分掰着花;

以为他们能提前享受VIP,其实是带着KPI刷剧情,运气不好还得对着烂片绞尽脑汁吹彩虹屁;

以为他们天天近距离追星,其实只是围绕艺人对接无数工作,大到地推扫楼发布会,小到播放平台里的一条评论或弹幕,不断地否定—推翻—重做—修改—更新……

所以,别光看这些铺天盖地的营销阵仗有多大,据业内从事宣传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这一行对影视作品并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哪怕前期驻组跟拍,也无法参与作品本身,他们更多的工作任务是挖掘成品中易于被传播的细节。

当然,对于那些剧本注水、逻辑不顺的影视作品,宣传时还得给潜在的bug提前想好舆情应对方案。其中,“情绪操纵”是近几年常用的招数。

先煽动起观众的期待情绪,再让他们产生观看意愿,通过营销来转移观众对剧本细节深挖,“上头”带来的评论还能助力作品热度。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院reaction,很多电视剧也爱以此为营销抓手,甚至有恃无恐,懈怠前期对剧本的打磨。

比如某部现代剧,首播当天就有这样一条女主改名的热搜:

显然,这部剧是想借女主的身世探讨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再通过女主的一系列成长,突破原生家庭的伤害,实现自己的目标,塑造一段积极正面的故事。

这意思我明白,观众明白,编剧也明白,但他写不明白。

在女主的回忆视角里,她的奶奶一心想要孙子,对儿媳和孙女始终心存不满。女主妈妈做阑尾炎手术时,她奶奶直接说:

女主一家三口去看望她,父亲提到她第一名的成绩,她奶奶说:

明目张胆的辱骂,把性别歧视演在脸上,是不是太直白了?生怕观众get不到这是在讲重男轻女话题吗?

不是否定现实中存在这种过分的情况,而是大部分人所遭遇的性别歧视,往往是精心包装过的“软刀子”。

一个想探讨社会议题的影视剧,不是复制千万个坏在表面的角色让主角去闯关,让观众产生一时的愤怒,而是经由屏幕让那些隐秘的不公被看见、被共情。

但有太多电视剧在创作上偷懒,大纲式写剧本,写不清解决问题的细节,剧情的发展过程永远像作业本的主观题答案——略。

拿到这样质量的影视作品要宣发,让宣传人员怎么办呢?也只能靠营销各种上头热搜来博关注了。

仅热搜可见的“爆剧”

当然,观众们也不是抵制任何营销。剧集首播,靠热搜提高关注度来个开门红,大家能理解。

观众真正反感的是不用心讲故事,单靠挑起情绪爽感、蹭社会议题制造对立等来热搜营销的投机剧。这样的剧往往开局即巅峰,收视率和口碑随着播出一路下滑,最终成为仅热搜可见的“爆剧”。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对11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当下上热搜的影视剧名不副实,存在过度营销的现象。

很多电视剧都会在大结局时发布“收官战报”,列举各种数据记录播出成绩。

但翻看其中五花八门的热搜词条,仿佛见证了剧宣的一路心酸。

新剧播出前,先来几个热搜炒热:

《×××》终于定档了;

群星为《×××》打call;

《×××》追剧日历。

播出了,要有个首播反馈:

放大镜式观剧,从造型到演技,从眼神到台词,主角换了多少套衣服、一口气说了多少个字,通通安排上一轮热搜:

一部偶像剧,告白、吵架、道歉、重逢,仅靠热搜词条,观众就能勾勒剧情。

有吻戏,马上营销一波CP感;

有哭戏,再讨论一波演员的破碎感;

角色人设有争议,不怕,演员的信念感热搜马上到位;

剧播得还行,高开高走夸起来;

剧播得不行,甩锅给观众门槛,顺势再吹一波高级感……

靠这种机械式营销,多少观众直接在热搜榜上就看完了一部剧。

后劲开始“通货膨胀”

剧方对剧作质量想来心知肚明,但面对剧情的“水”,他们把劲使错了地儿,不肯承认剧本逻辑有问题,而是用营销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正如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王磊卿所讲:

“有个别都市剧还形成了非典型‘热搜剧’,所有的剧情只服务于能在社交网络上形成讨论的‘热搜’,把热搜凌驾于艺术创作之上,把正常的故事逻辑和人物逻辑置于其后,这种为了话题而话题,为了热搜而热搜,为了寻求热搜霸榜满天飞,却无观众真热情追捧的话题剧,也是不可取的。”

须知,营销宣传只是一种提高作品热度、吸引观众的包装手段,本是锦上添花,却被片方本末倒置,承担了无中生有、逆天改命的“使命”。

如果一部影视作品本身粗制滥造,那么就算营销人员再挖空心思宣传,对作品本身也是回天无力。

反噬还是助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热搜榜,看到一个社会话题,点开却是电视剧的宣传噱头。

看看阅读量和原创发帖量的差距就知道,很多人都是因为词条点进来,看到是影视内容后再划走。

网友对此早已厌倦:

如今,主打一个先把人骗进来的套路越来越多,本质上反映了很多片方对自己的作品不够自信。

虽然也能理解他们对热度的需要,但这样的宣传方式真的有好效果吗?

助推还是劝退,可能就在话术的一字之差,可能就在观众的一念之间。

比如这种好像不要命似的捧杀:

比如这种“我欠×××一张电影票”、导演还债的道德绑架:

要知道,宣传只是助推器,无法成为爆款影剧的发动机,宣传无死角也不代表有效宣传,好片的宣传叫锦上添花,烂片的宣传是哗众取宠。

面对优秀的片子,如今已经是“好酒不怕巷子深”,观众可以成为“自来水”,自己造梗玩梗,自发二创作品,自愿贡献热度。

面对烂片,哪怕营销得再好,播出时总会现原形,观众的信任一旦被透支,多精妙的话术也无法挽回。

希望各位制作方明白,营销不是成功的捷径,与其在宣传营销上绞尽脑汁,不如踏踏实实打磨创作。

直白地讲,就是尊重观众。

尊重观众的审美,尊重观众的评价。

无论是明确的喜爱、直接的批评还是真诚的建议,拨开营销的重重迷雾,坦荡地接受大家对作品的真实反馈,方是创作的长久之道。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