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馆感受阿拉伯市井生活
作为第一次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的世界杯,本次大赛的赛事受到阿拉伯各国的关注。阿拉伯人观看比赛,除了在家里,最主要的地方居然是阿拉伯国家随处可见而又形态各异的咖啡馆。
【资料图】“真正的故事要到咖啡馆去听”
在阿拉伯国家,有这样一种说法——“真正的故事要到咖啡馆去听”。在宾客们谈天说地之间,蕴含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都成为阿拉伯文学家的创作灵感。埃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就是这样一位咖啡馆常客。开罗哈里里市场一带的咖啡馆,很多都有马哈福兹的身影。而他的“开罗三部曲”据说就诞生在哈里里市场最古老的咖啡馆——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费萨维咖啡馆。马哈福兹还曾撰写过一部讲述平民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梅达格胡同》,书中描绘到梅达格胡同中集聚三教九流的卡达什咖啡馆。这家咖啡馆至今仍然营业,成为马哈福兹迷的打卡圣地。
其实,不仅仅是书迷粉丝们,对于初次来到阿拉伯国家的游客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亲自走到街头巷尾,挤进一家熙熙攘攘的咖啡馆儿踏实坐下来喝杯咖啡,吃块椰枣和粗麦点心,或者抽一次水烟,那才叫做真正来到了阿拉伯。
常常隐匿在居民楼密集的街道
和人们印象里的西方的那些高雅中透着浓浓小资情调、播放着爵士乐曲的咖啡馆不同,阿拉伯的咖啡馆非常接地气。它们的门脸常常隐匿在居民楼密集的街道一侧,两旁可能是你常去的一家菜铺。对于第一次来的外国人来说,根本想不到这里居然是喝咖啡的地方。咖啡馆的名称往往以店主的姓名命名,更加随意一点的则连名字都没有,就是居民口中的“那家咖啡馆”。
咖啡馆里的装潢更是简单朴素,几把椅子几张桌子,一部电视机,就构成一方小天地。柜台后面往往站着身兼收银员、咖啡师、服务员多重身份的老板。更有甚者,可能门脸小到根本容不下摆放桌椅,老板就把一张小小的吧台桌立在门外空地上,客人们在店里点好咖啡后,不能久留便要把咖啡端出来,在外面斜靠着吧台桌小口饮用。
但即便是如此“艰苦”的条件,咖啡馆却仍然不愁客源,尤其是傍晚下班时分,更是生意兴隆。来这里的客人们并不在乎四周的环境是否高档奢华,而是喜欢享受咖啡馆提供的放松、休闲的感觉,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少年,都能在这里找到聊得投机的朋友。从天气到时事新闻,再到人情世故和家庭琐事,实在不行,还有报纸和店里的电视打发时光。而一场球赛,特别是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赛事,简直就是一针兴奋剂,能激起咖啡馆里所有宾客的激情。从这里经过的人们甚至可以从咖啡馆里的声音来判断出球赛的结果。
此前,摩洛哥淘汰西班牙的比赛里,人们挤在埃及开罗的一家咖啡馆里全神贯注看球赛,并随着比赛进程发出呐喊的场面一度在社交网络上被多次转发。有西方网友评论实在难以想象。而这对于家有球迷的阿拉伯妻子、女儿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场面——比赛期间,找不到自己的丈夫或者爸爸时,下楼拐进“那家咖啡馆”就好。
出现多样化趋势
阿拉伯人对于咖啡馆的喜爱一定程度上与禁酒有关。多数国家没有像西方那样的酒馆作为公共空间,而家庭宅院一般只面向家人和好友。这种情况下,在外聚会、聊天、放松的场所就由咖啡馆来承担。与其说来到这里的人们品的是咖啡,倒不如说是为了享受一个轻松、自在的公共空间更为贴切。
如今,随着市场的多元和外来文化的引入,阿拉伯咖啡馆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从平民咖啡馆到有着皮沙发、银杯具等浓郁阿拉伯风格的奢华咖啡馆,再到星巴克等跨国连锁咖啡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人们可做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形式如何多样,小杯阿拉伯咖啡、薄荷茶、水烟、电视机和报纸、畅谈的人群和欢快的笑声,这些阿拉伯咖啡馆的市井元素却从未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