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津门大侠霍元甲,冲开血路,挥手上吧,击败俄国大力士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岂能再让我们的土地被践踏,所有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成为大陆引进的第一部港剧,播出时盛况空前,万人空巷。

而早在此前十余年,由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演绎了类似的题材,也成就了一段精武英雄的传奇。

霍元甲、陈真、霍东阁,这些儿时听闻的许许多多的武林人物,在我们现代影视作品中也是时常出现。

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寄予了华夏子孙扬眉吐气的厚望,也是在那个在中华民族积弱时期,“东亚病夫”牌匾的最强击破者。

  • 一、平凡的脚夫

    天津的霍家,籍贯在河北东光安乐屯,是沧州地区武术之乡,霍家流传下来的武艺被称为“密宗拳”。

    据传闻,秘宗拳出自少林,后传至清朝一个名叫孙通之人,最后分为五个分支,其中重要的一支就是东光县的霍旭武,通过他的努力,最后发扬光大,成为霍家独门绝技。

    霍旭武的儿子叫霍恩第,也是一条好汉,行侠仗义,在当地很有名气,而霍恩第有三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就是霍元甲。

    霍元甲长大以后,少年英雄,开始出门闯荡世界,但是当时的他别无其他的长处,惟独练过武,养了气力,于是到了天津卫,以担柴为生,最后入了脚行。

  • 二、年少成名

    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也断送了许多武术家的性命与前途,盲目排外的神拳不能挽救中国,并不代表武艺就此一无是处。

    无数有思想的武林高手已经有了这样的共识:强国必须先强精神,强精神必须先强身体..

    1901年,一个叫斯其凡洛夫的俄国人在天津的报纸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叫嚣:“在中国打遍天下无敌手,病夫之国无人是其对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病夫”这个让中国人无比痛恨的贬义词出现了。

    流传于后世影视剧中的“东亚病夫”一词并非缘起于此。

    早在1896年,英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评价抗日战争,梁启超将原文一句译为:“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 后世李小龙演绎的电视剧里,中国人的代表击破“东亚病夫”的牌匾让无数国人为之沸腾,相当解气。

    到了清朝末年,中国人民沉迷于鸦片,积弱不堪,东亚病夫的说法,又被西方人捡了起来,四处传谣。

    这个时候我们的霍元甲不同意了,他来到天津找到报社说明来意,要挑战这个俄国大力士。

    报社不敢怠慢,立即与斯其凡洛夫传话,后者一听有人来了,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霍元甲一看这架势,很不高兴,跳上舞台,说他是病夫霍元甲,愿意领教阁下的高招。

    很快,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大力士不打了,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大意是:

    “兄弟来到中国只是来表演,耍个把戏,动手动脚多不好,霍四爷远道而来,大家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吧。”

    这一事件以霍元甲吓跑而胜利告终,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霍元甲英勇少年的威名一下在传遍大江南北。

  • 三、精武体操会

    到了1909年霍元甲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他突破千百年武术界的成规,把世代相传的“迷踪拳头”公开传授。

    这个举动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大力赞赏,为此亲笔题写了“尚武精神”匾额相赠。

    霍元甲的理想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就是希望国人能强身强国,现在成立精武体操会,也是广收门徒,发扬武术精神。

    相反,即使他没有按照历史成立精武体操会,他也应该能按照自己的梦想教导弟子大力发展武术。

    精武体操会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建设者与参与者并不仅霍元甲一人,它的身后是当时广大的社会名流,甚至包括同盟会中的一些人物。

    这种众人参与的方式,宣传力及影响力,与他一个人的独立发展,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 结语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元甲的英勇形象开始传播,霍家与精武会的声誉与名望也达到了顶点。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坏消息传出来,一代英雄,不明不白地去世了,终年四十二岁。

    等到霍元甲去世仅仅一年,武昌起义开始打响中国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席卷而来。

    综上,武术从来都不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只有侠才是无往不胜的精神,津门大侠霍元甲从未走下神坛,他一直在神坛之上,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