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王蒙梁晓声书写“不老的青春”-新动态
2022年,73岁的梁晓声和88岁的王蒙宝刀未老,继续为青春讴歌。梁晓声长篇新作将目光聚焦在80后青年大学生身上;王蒙新书追忆初恋——他还捐出稿费,成立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书写新时代的“青春万岁”……
七旬梁晓声聚焦青春理想和困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4年后,同名电视剧作为2022开年大剧播出,首轮播出创下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新高,累计观剧总人数超4亿。
电视剧领域外,《人世间》也在话剧、文创、数字藏品等多个领域成功落地,同名话剧入选首届“大戏看北京”精品剧目,已在中国与24座城市的观众见面,巡演50多场。
需要指出的是,《人世间》书写的是作者梁晓声那一代与共和国同龄人的青春。今年4月,他推出的另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新作《中文桃李》,则将目光对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80后”大学生群体。
新作《中文桃李》以梁晓声在大学执教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写作中,已经年逾70的梁晓声向自己发出莫大挑战,设身为一名“80后”小城青年,以第一人称写其大学生活、恋爱、友情、闯荡北京、一次次成败得失……作者与主人公在年龄上的代际鸿沟是不可避免的,但小说主人公的青春理想和奋斗、他们的苦闷与困惑,相信会让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群体会有共鸣。
2022年岁末,梁晓声再推长篇新作《父父子子》。他打破常规的叙事角度,采用跨国视角,以东北哈尔滨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命运故事,串联起20世纪30至80年代“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涉及的大事件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乃至到“北大荒”垦荒拓野。
《父父子子》继续着梁晓声的“青春主题”。他说,“中国之近代的史,不唯苦难,不唯悲情,亦有大气节大义勇在焉!一批批铁血男儿,坚毅女子,乃是真真实实的存在。”
八旬王蒙追忆“从前的初恋”
2022年,与梁晓声一起在文坛上老骥伏枥般耕耘的还有88岁的王蒙。书写青春依然是王蒙今年的主旋律。就在年初,他找到了1956年写的中篇小说《初恋》旧稿。时隔66年,他用电脑打出来,作了一些编辑和修正。最终赶在年底前,《从前的初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从前的初恋》由中篇小说《从前的初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及老照片组成。“从前的真实日记,写在三十二开横线笔记本上。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轩然大波之时,我写下了孪生的《初恋》。”这两篇被王蒙先生戏称为孪生的小说,“互通互生互补互证同胎同孕异趣”,鲜活反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时代变迁与精神风貌。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王蒙如此描述自己2022年的生活状态:3月份闹点消化系统的病;可能吃药猛了一些,5月演变成外科功能性疾病;一直到10月动了手术,成功了,康复了。
尽管今年连续听到张洁、李国文去世的消息,但病中王蒙“青春”依旧——他透露,在病中自己工作学习都没有停止,讲课、采访、录像、视频,开会、协助发奖……《霞满天》病中结的稿,还在病中完成了谈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人生》并公开出版。
病中王蒙还不忘提携文学新人。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就在今年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仪式上,他捐出个人稿费,在中华文学基金会设立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该项基金设立后,由中国作协运作开展的第一个项目即为“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每年从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中选出若干名特选作家予以支持和鼓励。
首届扶持名单中,孙频、郑在欢、渡澜三位青年作家获选。1990年出生于中原农村的郑在欢,初中没毕业就因家庭原因失学,但凭借天赋和努力,硬是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路子,成为很受瞩目的青年新锐作家。他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等作品,同生活贴身肉搏,有乡土童年,有打工青春,也有漂泊奋斗……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和恣肆的野生感,将生活的艰辛创痛转化为意外的欢乐、绵长的温情。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用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以《青春万岁》享誉文坛的王蒙,如今将文学事业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回想起来,青年人开始写作是很困难的,文学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