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哲学》描绘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
改编自老舍小说
【资料图】《老张的哲学》描绘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
话剧《老张的哲学》在南京星空剧场上演。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南报网讯(记者邢虹)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老张的哲学》近日在南京星空剧场上演,风趣幽默的语言、夸张诙谐的表演,让观众在笑声与掌声中收获对生活的思考。
《老张的哲学》由青年导演李伯男执导,老舍之子舒乙指导剧本改编,北京市曲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倾情演绎。剧本改编自老舍先生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第一部同名长篇小说。该剧围绕主人公老张,塑造了正义感极强的洋车夫赵四、满腔热血的学生王德、老张的独生女李静、趋炎附势的“墙头草”贾六等人物,音乐单弦演奏、八角鼓、串场词说唱贯穿其中,“京味儿”十足,描绘出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
“这是《老张的哲学》首次在南京亮相,一开始我们还担心剧里的京腔京味是不是能被南京的观众接受,没想到观众反应和现场互动非常好,完全超出预期。”剧中老张的扮演者、北京市曲剧团演员秦鸣表示,此前曾两次携曲剧走进南京,“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的观众乐于接受不同表现形式,演员和观众是互相成就的。”
“这是老舍先生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虽然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但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仍然意义非凡。我们创排这部戏,就是希望它能像匕首一样‘扎’进每个观众的心房,而‘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照亮——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导演李伯男说。如何让名著在舞台绽放光彩?以小剧场为切入点,主创的“解题思路”逐渐清晰:提取原著中精华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将宏大的故事聚焦到11个人身上;放大北京地域特色,展现“原汁原味”;借助一人分饰两角、梦境与现实交融、现代装置空间等当代表达,赋予戏剧时代特色……“话剧版《老张的哲学》虽然只展现了原著的‘冰山一角’,但希望观众从中可窥见老舍文学、北京文化这些‘大山’真正的魅力。”李伯男说,小剧场虽然空间小,但它可以打开一个辽阔的人生舞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景俊美表示,小说《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先生独特艺术个性的一个起点,话剧《老张的哲学》在小剧场艺术的探索上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不仅很好地演绎了苦涩的幽默,渗透着含笑的泪的悲剧性,而且通过全新艺术形式的营造,打通了戏剧与年轻人之间的隔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